专栏名称: 综艺报
《综艺报》以独特视角透视国内外传媒娱乐产业热点,关注有实力和有潜力的公司及产业领袖,梳理产业脉络,发现产业趋势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坐在家里赚美金,又一万亿新商机崛起 ·  4 小时前  
我是腾腾爸  ·  这个瓜好大! ·  19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突发!史上最大盗窃案,108亿元不翼而飞 ·  昨天  
厦门日报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综艺报

小长假上亿人云游故宫 文博直播还能收割多少流量?

综艺报  · 公众号  ·  · 2020-04-06 22:30

正文







清明小长假期间,闭馆72天的故宫博物院联合多家网络平台开启了“云游”模式。在4月5日上午首场直播中,仅央视新闻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已超过1亿。疫情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纷纷试水直播,接下来文博机构的直播还有多少故事可讲,还有多少流量空间备受业界关注。

2月至3月期间,国内多家博物馆开启了直播首秀。一直闭馆中的“网红”故宫也加入其中,在4月5日、6日邀公众线上云游赏春。


与其他博物馆普遍在单一平台直播的形式不同,据了解,这场“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主题直播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中信出版集团协办,联合了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腾讯网、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在清明小长假的两天时间中,分三个时间段带来三场直播。


首场直播为4月5日上午10点至12点,两位故宫宣教部的工作人员担纲主播,带观者从观众参观的入口午门开始,一路往北往西,参观太和殿、慈宁宫,欣赏慈宁花园。



对于首播流量问题,协办方、中信出版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涉及多个直播平台,首场故宫云赏春的线上流量需叠加统计。可以看到的是,单央视新闻的抖音在线观看人数已超过1亿,整体首播流量应在2亿以上。

第二场直播于当日下午4点开始,游览路线路线更为特别,贯穿了故宫的东西两道门,从西华门往西会经过一小段不开放的员工通道,之后将途径武英殿、太和殿广场、午门、文华殿,到达东华门。

与近期部分博物馆采取的云游园加文创推介的双重模式不同, 故宫此次直播以专业解说古建与文物为主,仅在直播末设置抽奖环节,随机送出儿童读物。 谈及云游观感,网友的声音各异,“每次去故宫看到的都是人山人海,能这么静静的‘听’一次故宫,听一听它前世今生的故事,感觉真是很舒服,”有网友表示,直播视角能够弥补一些线下参观的遗憾,“看到了此前未开放的慈宁宫,满足了。”

也有人认为直播镜头的调度有待改进,“跟拍和镜头切换跟不上解说的节奏。比如解说介绍门洞,大殿台阶等的时候,镜头完全没有切换到场景;镜头还总颠倒。”

多平台“云进宫”直播


此次多平台联动的“云进宫”并非是600岁“网红”故宫的直播首秀。


“在直播方面,我们曾与故宫合作过多次,基本都是围绕出版物展开。如之前的“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故宫里的博物学”直播都是和故宫合作的。此次作为协办方,最后把合作书做了介绍并作为赠品赠送。”中信出版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故宫“第一次自主网络直播”始于2016年,围绕“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而在微博平台展开直播。主播由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担任。最终有5万人在线观看,留下千余条微博互动评论。

在2016年之后,故宫博物院曾围绕“故宫讲坛”的学术讲座及相关文化论坛做过多场直播。在游园方面,门票限量的2019元宵节故宫“上元之夜”曾吸引多个平台进宫直播,上千万网友“云夜游”。


文博知识辅以游园视角的“故宫+直播”在近年来流量陡然攀升。在淘宝直播平台,故宫的文创与出版也于近两年走上了直播带货路。“故宫出版”于去年9月起陆续直播售书,“故宫淘宝”于去年10月开启文创带货,观看人数峰值在2万人左右。“故宫文创种类众多,眼花缭乱。我还是选择性地去看知识类的‘干货’直播。”有网友表示。

对于多平台、多线开展的营销路,有业界专家表示也应关注用户体验,对文化IP本身予以保护。“对外合作端口越多,对于故宫来说管理就越难。”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 文化营销应该与故事传播成一体,形成“故事传播+互联网+粉丝”一体化。


从线下到线上的“逆袭”路


“故宫所走的正是一条许多知名博物馆都在走的路,这要求故宫在将博物馆的展览功能、研究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延伸更长的产业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同时指出,虽然“云春游”是非常时期的特殊选择,但直播看文物是势在必行的生活方式。


在疫情期间“云刷馆”十余家的文博爱好者杨先生表示,能感觉到现在博物馆人正在不断以“拓展数字产品的效应”等行动来实现“逆袭”。“通观下来,包括故宫在内的多数文博机构还是将常规的线下讲解搬到了线上。有部分内容是大众所熟知的,加上比较严肃和互动较少,有时候看着看着会失去耐性。”

除了泛泛的“云春游”,为了增强直播体验,故宫之外,一些文博机构也在探索着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设想。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文静表示:“希望以更加新颖、专业的视角带观众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能够‘云逛甘博’,日后也计划以‘甘博国宝十六件’‘博物馆人的生活’等独特视角为主题策划更多的直播活动。”


虽然文博直播“遍地开花”,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还有许多故事可讲。西安碑林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白雪松表示: “直播平台现在最缺的还是内容。与普通消费品相比,博物馆文创的内容丰富、故事多,这仍是潜在优势。”

有业界人士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后疫情”时代,网红博物馆的下一步或许是“明星产品”和“明星主播”。


慢直播:“云游”故宫


下面,让我们跟随直播镜头,看看故宫的“小秘密”。


在进入后廷的隆宗门牌匾上,讲解员也指给大家看一个箭头,景运、隆宗二门是进入内廷的第一道禁门,因而是需要严加防卫的。但是在嘉庆年间,竟有一支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农民起义军在头领陈壤、陈文魁率领下,由内应太监刘金、阎进喜带领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打到了景运门、隆宗门的门外。在隆宗门的激战中,农民军将一利箭射在了隆宗门的匾额之上。


在隆宗门的门口的水缸上,也有着自己的身份编码“故204430”,其实故宫的每一件文物、即便是这样摆在大门口的水缸也是故宫正式入藏的文物,是不可以随意触碰和损害的,另外,隆宗门门口的水缸也是故宫为数不多的带盖子的水缸。防火也是现在故宫重中之重,70年代就有一只消防中队入驻故宫。


与身份编码为“故”相对的,是身份编码为“新”的,在慈宁宫花园的这个铜鼎正面写着“大明正统七年岁次九月吉日造”,背面写着“新94204”,故宫宣教部的讲解老师介绍,这是建国以后新入藏故宫的,从文物局调拨的文物,根据推断应该是明代皇家建筑中的,故而摆放在这里。


在故宫的雕塑中也隐藏了一些小秘密。如慈宁宫正中有一个石雕的御路石,石雕除了龙凤之外有一个彩蛋,就是在下方的假石山中有一个小壁虎。在传统文化里,壁虎是吉祥的动物,有一种趋吉避凶的吉祥寓意。


由中轴线从右翼门穿过,到达外西路参观慈宁宫区域。途经冰窖,门口的一块石头上写“雪窖冰天”,是从乾隆御制诗中所摘。冰窖不是大殿而是库房,是储存冰块的场所,建筑是少见的半地下建筑,1.5米深,四周用2米条石砌成,形成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冬天从筒子河、北海等湖面上取1尺5见方的冰块,储存起来夏天使用。清代5座冰窖,每座5000块,足够皇家使用,用不完赏赐给大臣。


慈宁宫花园里的临溪亭 有三个看点,天花有一个贴金盘龙藻井,一般是木头雕成穹庐状,藻井与水有相关的防火寓意。临溪亭藻井别具一格,不是凿成,是贴金彩绘绘制,有立体感。化验发现,明代末年就存在了,清代重修。该亭子中的方砖也与众不同,故宫大殿铺的是金砖,这里铺的造价与金砖相仿,甚至更加珍贵。这里的是天然石材花斑石,颜色丰富,为海底天然鹅卵石数亿年沉积形成,主要出产于河南浚县和江苏徐州。临溪亭的墙面四角是琉璃墙,有缠枝纹和宝相花,大背景是龟背纹。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澎湃新闻



欢迎大家扫码关注《综艺报》新公号“视听广电”




购买请见微店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