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明星人手一对的小金豆耳钉!百搭好看提气质! ·  2 天前  
中国人力资源  ·  我的公司不发年终奖合法吗? 打工人速看! ·  2 天前  
高绩效HR  ·  华为绩效管理方法与实践:提升组织执行力 ·  2 天前  
HRTechChina  ·  【深圳】开年盛会:Inspire ... ·  3 天前  
HR新逻辑  ·  AI+HR:涵盖50+人力资源典型工作全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阿里无人超市火爆开业,如果你首先想到“逃单”问题,建议你好好看看这个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7-12 19:41

正文

“既要相信技术的力量,同时也要抱有敬畏之心。”

/

文|陈静    编辑|王咏倩、渠丽华    来源|经济日报(ID:jjrbwx)


扫码通过闸机,随意在店内选货,离店时经过一道“支付门”,在经过这扇门的几秒钟时间内,不需要拿出钱包或者手机,用户就会被自动扣除选好的商品款项……这个看似“神奇”的黑科技,就是最近在“2017淘宝造物节”上亮相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在它背后,是蚂蚁金服的物联网支付技术。


因为亚马逊“Amazon Go”的一部宣传片,无人超市开始进入人们的概念,尽管原定3月底向公众开放的Amazon Go推迟开业,“淘咖啡”也尚无商用时间表,但国内也有已经商用了的无人超市缤果盒子和快猫、TakeGo。无人超市果然有这么神?它是否会遭遇共享单车曾经遇到的诚信尴尬?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无人超市,就仅仅是为了减少几个收银员吗?



▲阿里无人店“淘咖啡”测试视频。


“逃单”难不难?


“无人超市”到底靠什么来实现无人?“江湖”上竟然也有“流派”之分。从Amazon Go公布的视频来看,亚马逊使用的是纯计算机视觉技术,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则介绍说,淘咖啡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并叠加了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非配合”的意思是在用户无感知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来识别人和商品,降低误判率。


“传感器感应主要是感应商品的信息以及定位商品的位置。生物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体特征完成身份核实。它们能够辅助视觉技术做商品和用户的识别。” 曾晓东告诉记者,正因如此,在同样200平方米的超市里,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Amazon Go只能支持20人同时进店,淘咖啡能支持50人。


▲扫描店外的二维码,进行授权许可后,就可以得到一张二维码“入场券”,5分钟有效。本报记者陈静摄


在“淘咖啡”开业以前,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做了一次内测,“成心”制造了各种混乱,比如把商品放进书包里、塞进裤兜里;多人拥挤在一个货柜前抢爆款;戴墨镜进店……“从内测来看,用户带着帽子或者墨镜进店基本也能识别,商品放在包里或口袋里也都可以被识别到。目前身份误识别率是0.02%, 商品误识别率为0.1%。” 曾晓东表示。


▲在进入无人超市前,需要刷一下手机,让无人超市获得用户的ID。本报记者陈静摄


由此看来,想在无人超市“逃单”并不容易。不过在极端场景中,也有让技术“傻眼”的情况。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技术专家陈力坦言:“比如用户同时戴着墨镜、口罩和帽子入场,那就会难以识别,如果用肢体紧紧捂住商品,由于我们的商品检测是视觉加上信号感应,就像手机在电梯里收不到信号一样,如果紧紧捂住,就会导致不能识别和定位商品,假设计算机视觉技术也没有检测到这个商品,那就会导致无法识别。”


▲顾客需要在支付门内站立几秒,等待商品识别和自动结账。本报记者陈静摄


在淘咖啡背后,涉及到会员账号打通、商品链路和支付三块技术方案。其中物联网支付方案,是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的研发工程师研发的。这个实验室目前已有三十多位研发工程师,是蚂蚁金服博士比例最高的团队,负责包括VR,区块链等各种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去年底蚂蚁金服发布的全球首个落地应用的VR支付技术,也出自这个实验室。


“无人”技术哪家强?


比较国内外已经亮相的诸多无人超市,它们最大的不同有两个:一是规模,二是技术,因此也各有优劣。


从规模上来看,国内已经商用的缤果盒子和快猫、TakeGo,都是客流量上限只有1-2人的迷你超市,缤果盒子性价比高,复制性强,但更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自助支付便利店,因为客人需要自己将商品放在收银台的商品识别区上,识别然后完成扣款。从这一点看,缤果盒子的技术含量不算高,客人购买的商品超过5件,还得分批结算。


快猫和TakeGo则使用“黑科技”纯计算机视觉技术,它们提前将商店中的货物信息通过摄像头记录在数据库中,只要客人拿起商品,摄像头对商品进行商品图像识别来确认购买订单,但也正是因为纯计算机视觉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实际体验中会有不少异常错误出现。


“大块头”的Amazon Go和“淘咖啡”则都还没有商用。Amazon Go开了无人超市的先河,也成为“计算机视觉识别”流派的“开山祖师”,代表着未来“无人超市”的主流技术,但缺点在于,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成本过于昂贵,难以商用,同时由于人与人,人与商品之间会有遮挡,因此在客流密集的货架前准确识别难度依然很大。此外,也有专家“吐槽”说:Amazon Go的识别规则太君子,它假设当客人拿起一款商品后又不想要了,是会自觉放回原处的。但现实哪有这么和谐美好?


和Amazon Go相比,淘咖啡的亮点在于商品识别和支付环节都集中在“支付门”内完成,这样已有的线下超市就能比较便利地进行“无人化”改造,对顾客随手乱放不想要的商品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但缺点在于,从现场体验来看,商品上还是使用了传感器标签,这本身就有局限性,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此外如果要在每件商品都贴上传感器标签,还不仅仅是标签本身成本的问题,还需要供应链的高度配合和全盘改造,也不太现实。


以此观之,无人超市现在要么还不够大,要么还不够准。那研发无人超市的商业逻辑在哪里?


为“新零售”探路


在曾晓东眼中,无人超市是这样的存在:每位进店客人都会被单独辨别;每一个商品都是数字化的商品,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数字化的订单,而支付是一个电子支付。“无人超市不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酷炫,我们更希望它能带领线下实体店开拓出零售业的新大陆。”


这样的期望,来自于无人超市的技术核心就是,顾客从进门到出门,所有一举一动都能数字化,并且能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男人和女人各自进店最集中的时间段,大部分人逛超市最喜欢走的路线是怎样的,哪些商品被拿起又放回去的频次最高,哪些商品最常被客人毫不犹豫地带走,货架最高处的商品是不是许多人想拿但够不着所以放弃了。“这说明当地人身型偏小,是时候调整货架的高度了。它甚至可能可以进行一些预测,比如,传感器感应到进店的女客人很多都是穿高跟鞋的,敏锐的老板就会在女鞋区多放些半跟鞋垫和脚踝磨损修复霜。”曾晓东告诉记者。


无人超市另一点价值在于,每个进店的用户都能被识别,像一个会行走的ID,这是无人超市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比如,在客人进店时,无人超市会根据客人前几次的购物记录,推送一个补货清单。或者当有顾客刚运动完,传感器感应到他的排汗量以及心跳异常后。就会主动提示他,你该买瓶运动功能饮料补补水和盐分了,如需要,走过前面两个货架右拐。


“总之,无人超市背后的技术,就是想提高超市的效率,降低超市的成本,让超市变得更智能、更善解人意。”曾晓东说,蚂蚁金服不想做无人超市,而是想为线下超市提供一套物联网支付技术。陈力则透露说:“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目前这套硬件,其中主要是支付门的成本是数万元,超市的收益一方面在于人力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在于客流量、客单价、购买率的提升。如果能持续工作1到2年,应该能够覆盖成本。”


不过,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大家普遍的担忧是,无人超市过于精准的推送,会令消费者觉得毫无个人隐私,同时还有打扰之嫌。因此精准的边界也仍然需要探索。陈力坦言:“对于未来零售业的想象,确实是要考虑到用户体验和用户感受的问题。AI再智能,也很难做到完全了解人性以及对人的心理的洞察和体恤。既要相信技术的力量,同时也要抱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