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公社
原创是第一生产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驾仕派  ·  评测吉利星愿310km梦想版:高速续航折扣有 ... ·  14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10-15万潜在销量王,车内功能很实用 ·  3 天前  
有车以后  ·  搭载华为智驾的豪华SUV,最低不到20万! ·  3 天前  
杭州网  ·  已确认!将大规模裁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公社

宝能,虚假的汽车梦

汽车公社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12-26 08:30

正文

国家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汽车领域遂成为一个更高维度的投资布局方向。于是,宝能多次挥师汽车行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12月21日下午,关于宝能收购观致股权的事宜终于尘埃落定,观致汽车官微发布了《宝能集团战略投资观致汽车,观致汽车进入新时代》的公告。这份晚来的公告还是赶在了2017年末出来了,这件事已经兜兜转转接近一年。

同一日,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观致汽车有限公司25%股权转让项目成交,宝能以16.25亿元获得奇瑞出让的25%股权。而加上收购量子公司的25%股权,宝能持有观致汽车50%的股权。未来,宝能或许还将通过增资方式将自己的股权增至51%。

创始于1992年的宝能集团靠农业起家,后又进入医疗领域,而今宝能系已经构筑成了一个集地产、金融、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



擅长于做资本生意的宝能在2012年进入金融行业之后,一年规模保费就突破百亿,2015年其前海人寿的保费规模超过600亿元,而今正朝着千亿元的目标前进。比起汽车企业的保守谨慎,宝能集团的快速扩张、大举布局的行事风格显得如此另类。

局内人的保守谨慎

不久前,也曾传闻福田汽车因资金压力,有意向为旗下宝沃汽车的股份引入其他股东,而宝能将会参与。不过此事在风闻许久之后,福田公开发声称:“宝沃自上市以来取得较好的市场业绩,引起了国内外诸多投资者的关注,有许多投资者表达了合作意向,不过目前公司尚未与任何一家达成协议。”

也就在本月中旬,有知情人士透露宝能已经派人到昌河汽车做尽职调查。而另一知情人士更是透露其目标是入股昌河铃木。这是在观致、宝沃之后的再一目标,宝能集团正以疾步走的速度迈向汽车行业。



而从汽车行业看来,在转型风口做得最多的是实现产能的优化以及对劣质产能的剥离。事实上,昌河汽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北汽集团确有意“脱手”昌河汽车。目前昌河汽车重磅推出的车型都与北汽旗下的其他自主品牌北汽绅宝有出自同宗的味道,产能的同质化较为严重。

而这与北汽集团通过同平台打造差异化产品的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目前看来北汽集团“抛弃”本非亲生品牌的昌河汽车是可以预料的,要知道今年前11个月昌河汽车的SUV销量大幅下滑,MPV的车型更是月销不足千辆。

与宝能大刀阔斧不同的是,汽车行业的局内人在行业转型期的行事风格也仍然保守谨慎。有汽车行业的产能优化剥离,也就有资本行业的入股。汽车行业在“四化之风”的转型风口,产能剥离并不令人意外。有的是董明珠、姚振华、李嘉诚这样的资本市场老手的接盘。



接近北汽集团的人士称:“不管是观致、宝沃还是昌河汽车,对于车企来说都是处于发展低谷的板块,但对于宝能来说却是完整的工厂与资质。”

相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方向在国家的引导下成为投资的风口。宝能在被禁止举牌地产公司后,目光早就已经投向汽车产业。宝能在汽车行业的布局,这是资本寻求出口的表现。

目前宝能与杭州富阳区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年产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加之与昆明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项目加起来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这已经充分说明宝能汽车快速扩张的触手已经伸向汽车领域。



宝能旗下的几家上市在汽车零部件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平。韶能股份旗下拥有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的子公司;中炬高新除了生产汽车精密锻件,还与国家高新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合作成立子公司从事镍镉、镍氢系列电池产品。

而宝能目前占有51%股份的观致汽车作为自主品牌向上突围诞生的第一个品牌,在2013年推出首款产品,但却未能获得成功。2014年至2016年的销量分别是6967辆、1.4万辆、2.4万辆。尽管增速较快却仍因基数小而徘徊于主流市场边缘。

而在经营状况上,观致汽车仍处于亏损的泥淖之中,尚未实现可供自身发展的造血能力。观致的年报显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观致汽车分别亏损了22亿元、25亿元和19亿元,目前仍然需要靠两家母公司“输血”维持。



观致缺钱,但如果说观致只是缺“金主”这话就过于片面了。事实上,观致从郭谦时代开始,因管理团队的频繁更换,到现在仍然无法回答:观致是谁?为什么而来?这就意味着观致一直还处于自我定位的混沌之中。宝能集团所需要做的是,解决观致过去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

局外人的剑走偏锋

为避免业内人士对于“宝能系”强势干预,主导话语权的担心,观致汽车特意强调宝能集团是战略投资,这或许是向外界告知宝能仅仅在战略方向上拿主意,强力干预、强势介入、直接接管的可能性并不大,观致有很大的自主管理空间。

不过无论如何宝能都有主导权,从根本上看,实业发展规律和资本运作是有明显差距的,宝能的金融思维或许并不能给观致更多的实业缓慢发展空间。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宝能,在汽车行业的野蛮收购就能看出端倪。



有业内人士称:“宝能当前还是资本运作层面的企业,对于做实业并不懂。”对于观致汽车来说,向来擅长于资本运作的宝能主导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或许也不是那么美好的事,钱来了但“麻烦”也会追随而来的。

过去,宝能集团无论是在金融行业,还是房地产,都是一个贴着“资本玩家”标签的企业。在国家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宝能汽车只是需要一个更高维度的投资布局。或许,对于宝能集团来说,这是一个带着虚情假意的“汽车梦”。

在汽车行业的人都对宝能系多多少少有些莫名的神秘色彩,不论是在资产上的快速增长,还是万科一役中的强势阻击都让人叹服其资本运作手段。



然后我们暂时跳脱出汽车行业,进宝能的地产行业看一看。姚振华曾经在2009年至2014年间,亲自导演了宝能在地产业务上的“大跃进”式发展,宝能在短短的几年间,旗下的地产布局从一城一盘,扩展到了2014年底的约30城40盘,这样的开发体量甚至超过房地产大佬万科。

宝能快速扩张的地产业务大多在2013年至2014年间密集拿地、动工。然而,在2014年之后就逐渐出现部分项目规划承诺兑现乏力的现象,一些项目相继遭遇销售迟滞、工程进度缓慢、停工等问题。尽管没有公开宣布,但姚振华曾在以此内部讲话中承认,宝能在地产开发中犯下了“大跃进”式的错误。

随后宝能的很多地产项目停工,在地产领域“退居二线”,其旗下原本为地产业务输血的前海人寿等融资平台开始转而为资本并购提供弹药。专心布局资本市场的姚振华,继而导演了入股华侨城、控股万科这样的“大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