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学的角度,任何一件事只要概率不为零,就代表它一定会发生。
有一位韩国裔的股神,真正的股神,名叫Bill Hwang。
他曾在老虎亚洲基金工作,自己名下的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80亿美金,年化回报做到了40%。
2012年,他决定自己单干,不给别人打工了,自己开了一家名为Archegos的私人基金,那一年他的个人身家是2亿美金。
经过8年多的打拼,Bill屡战屡胜,盈利极为惊人。
然后,他一天之内给亏光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单个投资者最大的单日亏损记录。
Bill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创造出如此之大的财富增值,奥秘就在于他动用了极高的杠杆,高达5倍的杠杆。
5倍杠杆是一个什么威力,普通人可能毫无概念,我下面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
如果你买入了1亿美金的股票,通过投资赚了一倍,那就代表你赚了1亿,然后你会有2亿美金。
但如果你动用了5倍杠杆,你就可以用1亿的美金,买入6亿的股票。
1亿美金的本钱,历经一轮翻倍的涨幅后,你的本金会直接膨胀到7个亿,而不是2个亿。
如果你再经历一轮翻倍涨幅,那你的本金会膨胀到49个亿。
而没有动用杠杆的人,此时身家最多也就4个亿,双方的差距极其明显。
如果你动用了5倍杠杆,用1亿的美金,买入6亿的股票。
当你持仓的股票下跌16%的时候,你将亏损0.96亿美元。
和6亿的持仓规模相比,0.96亿美元并不多,但对于你而言,这代表你输光了自己的一切。
实际上,当你的本金还剩20%左右的时候,杠杆借贷方基本就已经开始准备强平了,不会等你还剩4%。
当然,等你平仓完成了,可能连4%都没有了,很多人会倒欠券商钱。
在bill的持仓里,有一支股票叫ViacomCBS,仓位相当之重。
没想到,这只股票在高位区域进行了增发,也就是俗称的圈钱,导致股价直接暴跌。
这只股票的暴跌,导致bill在某个券商那里开设账户上的保证金出现了不足,现在他必须拿出现金来补充保证金。
Bill有150亿本金,加上杠杆总持仓接近800亿美金,是真正的金融巨鳄,这么多股票当然不可能只放在一家券商那里。
而且,也不可能只放在Via这只股票身上,除这只股票外,bill还持有了大量的中概股,对中国概念非常有热情。
迫于追加保证金的压力,bill开始抛售自己持仓的中概股。
由于bill的体量过大,抛售的速度过快,中概股承受不了短期内这么大的抛压,股价出现了迅速下滑。
这导致bill在其他券商那里的账户,也穿仓了,连锁穿仓,都需要追加保证金。
任何动用杠杆的人,都已经是把自己身上的每一分本金都拿出来之后,才上的杠杆,因为杠杆的本质就是借钱炒股,利息是相当之高的。
如果自己身上还有富裕的本金闲置,那谁会高息借钱去炒股呢。
拿不出本金之后,券商为了保证自己贷款的资金安全,开始强平bill的账户,这导致了更剧烈的下跌。
跟上了美股十年大牛市,利用自身全球顶尖的操盘水平,加上高杠杆,bill在十年里赚到了百亿身家。
这个亏损的金额,非常可怕,因为bill持仓的金额实际上是800亿美元以上,但他的本金只有150亿,亏完本金之后亏的全是券商的钱。
3月29日,日本最大券商野村控股表示,旗下一家美国子公司因和一美国客户的交易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公司对客户的索赔金额约为20亿美元。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两名瑞士信贷的知情人士声称,Archegos基金的爆仓风波对瑞信造成的亏损在30亿到40亿美元之间。
而瑞士信贷的声明中是这么写的:
“一家位于美国的基金在追缴保证金时违约,将对第一季业绩造成“显著且重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还有高盛等一大批银行涉及了这次的爆仓风波,他们的亏损目前并不清楚,但每家亏个几亿到几十亿美元是轻轻松松的。
过去十年,美股走出了大牛市的行情,高杠杆炒作美股的bill,获得了让人眼红的收益。
Bill名下Archegos基金的爆仓风波,因为涉及到近千亿美元股票的出售和数百亿美元的损失,甚至引发了白宫的关注。
腾讯音乐、爱奇艺、跟谁学、唯品会、百度集团、雾芯科技等一大批中概股,上周下跌极其惨烈,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三天腰斩这种瀑布跌走势。
当时,一众分析家纷纷认为这是因为中美在高层会谈中谈崩了,猜测拜登可能对中概股下手,才导致投资者恐慌性退出。
一个人的爆仓,把整个中概股的市值几天之内给砸下去接近一半。
特朗普制裁中国没有做到这一成就,拜登威胁中国也没做到这一成就。
所以,上周中概率的超级大跌,不代表中国企业扛不住美国拜登的威胁。
历史上所有的顶级交易员,在进行心得交流的时候,都会反反复复的说一句好像是废话的话。
只需要1个半跌停,5倍的杠杆资金就已经爆仓了,会被直接强平。
只需要2个跌停,4倍的杠杆资金就爆仓了,会被直接强平。
只需要3个跌停,3倍的杠杆资金就爆仓了,会被直接强平。
只要我一直赢,那我岂不是可以只享受这把双刃剑的好处?
从统计学的角度说,任何一件事只要概率不为零,就代表它一定会发生。
目前人类史上所有的投资公司,都没有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来头大,这家公司创始人的来头简直吓死人。
1994年,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
成立,创始人和管理者堪称是群星闪耀。
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两人,分别是默顿和马尔隆,还有一位是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兼美联储副主席戴维。
除了这三个绝对大佬之外,还有十几位可以和他们称兄道弟的学院派教授,个个都是顶尖的经济精英。
他们独创了一套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坚信市场是精确、纯粹、连续的正态分布,因此是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的。
简单的说,他们认为资产的价格会因投资者的不理智,在不同的时间内有细微的差异,但终将弥合,而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公式发现全球各地资产定价的不合理之处,买入后进行套利。
当然,这种利差是非常微小的,但只要通过杠杆来放大这种利差,获得的收益就非常可观。
这些群星闪闪的创始人,异常坚信自己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十几位骨干创始人,包括那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美联储副主席,都把自己的全部个人身家都投入到了基金里面。
然后又对外募集了点,总共以12.5亿美金的规模,在1994年正式开始运营。
运营的结果堪称可怕,LTCM的这群数学怪物,他们的胜率不是什么99%,而是100%。
虽然每次出手瞄准的利差都很小,但长期资本公司使用了33倍以上的超高杠杆进行了放大。
如果你在1994年投资了1美元在这家公司,那么1997年,仅分红就派息了2.82美元。
因为LTCM的可怕胜率,美林证券,J.P摩根,高盛,瑞士联合银行,花旗与旅行者银行等多家金融投资机构甚至不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索要贷款保证金。
整个华尔街都相信LTCM是战无不胜的,所以33倍的高杠杆这不是什么问题。
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这导致俄罗斯的国债价格连续下跌,利率上涨。
大量的资金恐慌式逃离俄罗斯,涌入到美国去购买美国的国债等资产,导致美国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价格暴涨,利率大幅下调。
LTCM的精英们认为,俄罗斯的国债利率上涨的过高,价格下跌的过多,超过了其应该的水平。
理论上来说,未来俄罗斯国债的利率必将下跌,国债价格必将上涨。
于是,LTCM大量买入俄罗斯的国债,卖出美国国债。
俄罗斯也以核大国的身份做出承诺,绝不允许卢布贬值,并一定按期偿还国家欠款。
于是,俄罗斯的国债价格继续暴跌,导致利率持续上升。
但再高的利率,都没人愿意买入俄罗斯国债了,价格跌的可怕,而美国国债那边价格持续上涨,再低的利率都有人愿意买。
这次史无前例的俄罗斯国债大暴跌,导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穿仓了。
LTCM不仅以33倍的杠杆直接借入了1000亿以上的资金,还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把杠杆继续放大,给市场留下了超过10万亿美元的风险敞口。
LTCM的精英们确实很厉害,经过多重对冲风险后,哪怕俄罗斯的国债价格出现如此离谱的下跌,他们的亏损比例都很小。
而且从长期来看,几年后,俄罗斯的国债价格确实也回归了,LTCM精英们的判断并没有错。
但他们的杠杆太大了,哪怕一点点亏损,都直接爆仓了。
至于后面俄罗斯的国债价格是否上涨,利率是否下降,在爆仓之后,已经和LTCM没什么关系了。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人没有错,哪怕最后一次的致命失误,从长期来看也没有错。
1998年,美联储和华尔街主要银行给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提供了36.5亿美元的紧急援助,堵住了他们制造的巨大金融黑洞,让其不再继续被迫抛售各种头寸,导致美国金融动荡。
但包含2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1位美联储副主席在内的十几位超级精英,全部破产,彻底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