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逝世九周年,朋友圈里一轮悼念,说天才去了天堂,人间乏味极了。
其实人间脆弱的很,实在没有能力承受多几个乔布斯这样的天才。进入凡人生活的一切强大之物,必有其弊端。用什么标准,可以断言乔布斯去的是天堂而不是地狱?在人间打开一个又一个潘多拉盒子的,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发明互联网的伯纳斯-李,早已经后悔了。他设想互联网会促进去中心化和平等自由,但结果是中心化、操纵、假新闻和情绪泛滥。而智能设备更是推波助澜。美国 15-19 岁女孩的自杀率比世纪初提高 70%,而 10-14 岁女孩提高 151%,美国人认为这跟移动互联网直接相关。在中国,有小学生因为手机被父母收走玩不了游戏而跳楼,摔断手脚。也有高中生因为做错事被母亲当众掌掴而跳楼,死掉了。
乔布斯带来了触屏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引发更多玩法,比如触屏游戏,这不仅让成年人着迷,也让三岁小儿能轻松上手,凭本能指指点点,就打开浩无边际的互联网。消除了人和机器之间的障碍,这是乔布斯最伟大的功绩。
这使得未成年人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出现一个几千年未有的变局,孩子不再只是处于父母和老师的围护之下,而是跟互联网里的陌生人开始接触,而谁来担保这些内容制作者是人是妖?幼年是奠定一个人心性的最重要时期。中国人所谓“七岁看老”,西方的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一致的证据。
智能手机之前,也有电视带给孩童有风险的信息,可每个家庭的电视时间还是可控的,而智能手机 24 小时伴随,手机里的内容要比电视妖冶 100 倍,电视只是单向而手机是双向,它获取信息,甚至比父母更了解孩子。
智能手机至少是削弱了甚至是取代了父母的地位,这是几千年人类之大变局。孩子更信任手机里的满足其一切愿望的人物,而不是讲另一套的、婆婆妈妈的、有时候“面目可憎”的父母。犹太谚语说,孩子在街上说的话出自他父母的嘴。可如今,孩子在街上说的话,更可能出自网红的嘴。
美国女孩自杀率陡然升高的年纪是10到19岁,今天的19岁女孩出生于2001年,在第一部iPhone诞生的2007年,她6岁。今天的 10岁女孩出生于2010年,她3岁时就赶上了3G应用的大爆发。
有个新名词叫雪花一代(snowflake generation),指2010后出生的青年,与前几代人相比,看似自信,却适应性差,易怒,脆弱。他们习惯了被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人、各种内容不间断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潜移默化的讨好和喂养,活在了一个虚假的世界,而在现实世界里会必然遇到挫折,于是有了割腕和跳楼。
可惜天才如乔布斯,可能也没预见到这一切,当然,也可能不在乎,就像他不断寻找避税方法、对中国iPhone组装线上的低收入工人的恶劣环境熟视无睹、允许非法回溯股票期权……这应了那一句专来形容古今豪杰的老话:只管挥洒我天才妙智,哪知身后洪水滔天。
不过这自然招来科技业的反感,有个朋友讲,触屏手机就像家家户户的菜刀,乡亲们拿菜刀互砍时,你也埋冤发明菜刀的人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其实工具跟工具的差别蛮大,菜刀这种东西,没有主观意志,也不会跟其他东西勾结,而触屏手机是通向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最不缺人精,他们不断引诱你。
朋友又说,乔布斯、盖茨、劈柴等等,都各种限制孩子使用智能设备,比如在家里不能用,规定屏幕时间,或者14岁之前不能有手机,而其他的家长做不到管理自己的孩子,连这个也要算到乔布斯头上?
这就是强者思维,不管不顾。伯纳斯-李活得长,已经后悔很多年了。爱因斯坦活得长,原子弹在广岛杀死了千万无辜妇孺后,他也后悔。可惜乔布斯死得早,若活到今天,他未必会跟崇拜者一个调调,他也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人脸识别,来防止少年沉迷。也可能只有苹果这样的使用体验远好于对手的产品,才能在“剥夺”用户上瘾权力的同时,不至于把用户彻底推给对手。
工具都有两面性,能用其利而被其所伤,就是所谓强者,比如用互联网大大扩展了知识和眼界。不能受其利却被其所伤,就是所谓弱者,比如在互联网里被烂俗绑架。于是屁股决定脑袋,强者必然本心里认可工具的中立性,极力推广之,而不会背负照顾弱者的责任,对弱者的窘境不能感同身受。
强者会说,管好孩子是家长的责任和应有的能力,不能推卸给社会和他人。可试想一下整天在外奔命只为挣口饭钱而无暇顾及子女的鲁钝家长,儿女被手机里的声色犬马、花花世界熏陶,对老实巴交的父母看不上、看不懂,更不要说受父母的管束了。而最极端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面对触手可得的游戏、色情、赌博,完全无抵抗力。
强者的致命处正在于他们的强大本身,他们很难切身感受到弱者的无力和无助。
所谓强者思维,就是以强为强。所谓弱者思维,就是以难为难。都非出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弱者的出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强者的出路。
西方谚语谓,lions for lambs。强者换位,为弱者想,才是真强者。老子所谓,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荣而守其辱,反者道之动。孔子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好用在这个地方。
师父要传吕洞宾点石成金之术,可以此接济残废病老孤寡,吕洞宾却先问,这石头变成的金子,会再变回石头吗?师父答,500 年之后。吕洞宾就说,兴利 500 年前之人,遗害 500 年后之人,那这门手艺我不学了。
据说,虽然吕洞宾并未做什么实事,只是心念如此一动,就积累了无量功德。所谓“断恶行善”,断恶为先,若不断恶而行善,那是假善。现在企业尤其如此,拿卖白粉的钱接济困苦,实在说本心上不是做慈善,而是为了心安理得的继续卖白粉。
更走深一步,弱者遭殃,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就不会把强者拉下水?报复社会的惨案现如今还少?那些拿着刀进幼儿园、以及守在小学门口乱砍的狂夫愚妇,那个载着一车人开进长江里的公车司机,是何其绝望,何其无力。回望建国前几十年前的战乱和革命,就是一条,农民没法过,那这片土地上谁都别想过。
被全球化抛弃的美国锈带上的红脖子工人,为了叫醒和报复那个把自己牺牲掉的政府和祖国,宁肯把一个川普纵容到何等程度?说谎也好,霸凌也罢,摧毁程序正义也ok,因为他们觉得打破旧世界,新世界才可能建立。
为弱者想,强者才可长久自保。盖茨前几天公开信呼吁,疫苗分配要照顾好穷人和穷国,否则富人和富国也会遭殃,大家是一体的。这是慈善,也是明智。
马斯克则是另一番模样,疫情期间要自由、要开工,说他和他的孩子都不怕病毒。在推特上跟人打嘴仗,说米国想颠覆谁就能颠覆谁。一副以强为强、不管不顾的模样。
牵连到人生观,马斯克是放纵即自由,盖茨是自律即自由。
马斯克还说,不跟智商低下的人论理,即使有人说2+2=10,他也会说你是对的。相比一下盖茨,疫情期间一直呼喊要自律、要禁足,需要更多疫苗,指名道姓揭穿政客的谎言,可被群众骂成阴谋家,被怀疑成要借疫苗进行人口清洗,甚至受到死亡威胁。盖茨说“心累了”,但如此不易,也是不改一副婆婆妈妈、不离不弃的唐僧模样。
若没有盖茨,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马斯克高明又潇洒,所幸有个老盖茨出来现身说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强者。
当然每个人的身份对他的处世方式是有影响的,屁股决定脑袋。盖茨现在做的是社会慈善,而马斯克还在创业。
张勇前几天出来痛说家史,对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是2011年的“十月围城”。张勇说他的本意是提高商家的门槛,提高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可大量的小商家活不下去了,说这是卸磨杀驴、不留活路,于是围攻天猫总部,成为一个关乎稳定的社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