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郁苏皖(硕士生):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2-16 20:42

正文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法学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子:

求学路上,他们凭借“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韧劲坚定向前;

对待目标,他们秉持“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态度精益求精;

面对疑难,他们铭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脚步不停;

迎接未来,他们将以“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的决心再度出发。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共同聆听他们的心声!

个人简介




郁苏皖,2022级刑法学硕士,安徽滁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保送至北师大法学院。研究生期间获国家奖学金、珠仲“仲裁”人才奖学金等,参与部委院校课题、国社科基金项目等5项,独立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曾任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二、经验交流



大家好,很荣幸获评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感恩一路走来,导师王秀梅老师和学院各位老师、实习单位的带教和同事、师兄师姐、家人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学院和研会学术部的邀请,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些感悟。

于我而言,荣获这份学生生涯的至高荣誉,是我平凡学习生活中一次不平凡的见证。本科期间,我虽两次入围国奖答辩,研一亦再度入围,却屡屡与之擦肩而过。不过,我的“抗击打能力”比较强,困难失利让我愈挫愈勇,使我不断反思总结,自我完善。研究生期间在科研、学工、学习、实习之间穿梭,虽然忙碌,所幸收获了成长与友谊。最终,在毕业之际,为这段“三选三落”的曲折历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认为首先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平凡是生活的本色,起伏是人生的常态,研究生阶段挑战与迷茫并存。我曾为科研瓶颈、论文投稿石沉大海、活动筹备等的担忧而辗转难眠,也在这些经历中领悟,接纳平凡与起伏,保持乐观平和之心,方能在挑战中寻得机遇,在逆境中觅得良策。

其次,终身学习,踏实勤勉,乃法律人必备之素养。法律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无论是导师的指引、同学的建议,还是前辈的经验,皆应虚心求教,博采众长。同时,理论与实践需并重,孜孜不辍,以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把握机会,敢于试错是研究生生活乃至整个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一课。在科研探索与实践活动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面临未知的领域和全新的挑战。如果因为害怕犯错、担心失败而选择退缩,将会错失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的可能。

习法有道

国奖风采

荣誉是对过去某一阶段努力与成就的阶段性肯定,俱往矣,我也要迎接下一个挑战了。“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共勉,愿你我都有光明的未来,在各自的追梦路上前行,在平凡中铸就不平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