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深度研究行业及公司基本面, 一起探索大牛股的内在基因, 与企业一起分享净利润的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这是真客户,而且以后要钱也靠谱。@财happ ... ·  15 小时前  
广州买楼  ·  终于止跌!广州房价,见到曙光了? ·  2 天前  
财宝宝  ·  //@海岛上面没椰子:全员狠银-20250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纪要|出海 美国大选对中国出口链影响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 公众号  ·  · 2024-11-07 00:00

正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特朗普在7个摇摆州领先,当选概率高。 他计划利用IEEPA法案对中国加征60%关税,虽可能有行业豁免,但意图强烈,此举将影响中美GDP和对美出口。 美国还可能限制中国企业出海产能,特朗普上任后IRA法案或有变动,其政策执行还需看共和党控制两院情况及马斯克等人的支持。

资深中美贸易政策专家
主持人
Yang wan Song

论坛议题

1.美国大选后续怎么看
2.特朗普对华关税对哪些行业影响较大
3.特朗普对前期IRA法案预期如何处理
4.怎么看美国25年宏观经济
5.美国制造业回流实际情况如何

核心洞察

1.当前7个摇摆州,特朗普都较为领先,最终特朗普当选的概率可能有7成

2.特朗普可通过IEEPA法案,在上任后立马宣布紧急状态,即可取消中国最惠国待 遇,提高关税到60%,但是可能会离真正落地有一定时间,在此之间后续有一些行业可能得到豁免,或者进行一定谈判;但是总体而言,特朗普加征关税意愿非常强烈;加征60%关税后,美国GDP可能下降0.8%,中国1%,极端会到2%,并导致对美出口降低45%

3.能否豁免关税的关键要看是否除了中国产能之外没有替代,比如苹果的手机目前是0关税;依据USTR,还有可能获得豁免的还有手机电话类(552亿美元),计算机等办公设备(466亿),医药与化学品(155亿美元),矿物与金属制品(231亿美元),食品(31亿美元)等,其中细分品类也会有不同

4.对中国企业出海的产能,美国可以通过“双反+反规避调查”进行进一步进行限制, 比如光伏,电动车已经比较明显,此外还可能有生物医药,主要判断标准是行业有好的应用前景,且市场空间很大

5.特朗普上任后,IRA法案肯定会做出一些变化,但是要对法案进行修正,也需要看共和党对参众两院的控制情况;此外马斯克目前大力支持特朗普,那么也可能有一些变数

论坛笔录

Q:请您结合最新中美关系现状,简单介绍美国大选与中美经贸关系走向?
A: 今天一方面会谈论美国大选,另一方面也会谈论美国对华的政策,有一些具体的点可以接下来再聊。一方面是大选的选情,根据民调基本上能判断出大概,尤其是进入10月份之后,特朗普的支持率急速攀升,最高的时候哈里斯领先特朗普8.1%,现在只有0.9%。不仅如此,民调重点还是看各个摇摆州的情况,因为美国的选举制度实际上是双层的嵌套结构,普通民调更多代表的是普选,最终确定谁会当选,还是看选举人团票,选举人团票一共有538张,分布在各个州,主要跟人口有非常大的关联。

所以从现在的情况看,凡是蓝色的基本上都是民主党,有226张,是比较稳妥的票面盘,共和党是219张。但是现在有意思的是分布在7个摇摆州的93票,基本上都是特朗普领先,当然我们也可以看一下整个的领先优势,截止到10月22号的数据,特朗普整体在摇摆州领先1.1%,但有一些州实际上领先的并不明显,比如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州,如果哈里斯在威斯康星、密歇根和宾州没有能最终反转,那依然还有反转的可能。

但现在的趋势是特朗普在持续领先,且在把领先优势持续扩大,除非民主党有拿出非常亮眼的成绩,要不然这个趋势一旦形成是比较难反转,所以目前来看特朗普当选的概率有7成,哈里斯反转的概率是相对比较小,真正能成功可能只有3成。重点是摇摆州的民调情 况,能看到哈里斯真的是一点一点在失去自己的基本盘,她曾经在宾州,也是2024最为关键的摇摆州,赢了特朗普1%,但随后很快就被特朗普反转。

现在的领先优势还在扩大,上一周是0.3%,现在已经到了0.8%的优势,所以现在有可能反转,比如这些州加在一起依然不足以拿到270票,即哈里斯如果不把宾州拿下来,基本上是没有希望赢得2024年的大选。

一些老师认为2016和2020年民调数据都低估了特朗普,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实际上是民调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修正之后的情况是第一次使用,会不会修正之后修高了,把特朗普的支持率高估了,有这种可能性,确实修正的方法是把特朗普的支持率往上调。

但是也有同事去宾州进行访谈,在那待了1个星期左右,基本上10个人里面至少有6个是支持特朗普,并且这些人是沉默的人,即他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去进行接受所谓的电话访谈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支持特朗普,但他实际上是支持特朗普,认为特朗普的经济通胀各方面更好,所以这里给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特朗普大概率要回来。

下面是两党的政策,两党有非常多的政策,但是如果是非常有差异性的政策,就是我自己用红色字体标明的这些,一方面是关税,是特朗普对华的关税现在定在60%,对全球的关税是10%到20%,他现在还没有找到合法的法律依据,一会儿也会再分析。关于税收政策,特朗普是要减税,哈里斯是要加税,特朗普是要把税收从21%降到15%,哈里斯是要把当前的企业所得税从21%提到28%,并且对高收入人群额外加征资本利得税。关于控制通胀,双方都很想控制,特朗普是要加大能源的开采、降低油价,因为油价在CPI的篮子里面有8%的权重,哈里斯更多的是要进行哄抬物价的禁令,打压哄抬物价的行为,我觉得是有点胡扯,以上是他们俩政策最大的异同。

当然还有监管方面,特朗普是主张对科技企业更多要放手去干,认为拜登的一些行政令 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哈里斯是觉得监管应该先行,所以也能看到像比特币、金融科技基本上都是有受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会有一些利好。

下面是要重点去说的问题,即特朗普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对华加征关税?一方面市 场上说的比较多的是要对中国取消最惠国待遇,这个东西要拆分来看是不一定能落地的,因为2000年美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给予了中国最惠国待遇,现在要取消就必须同样要立法,

如果要立法就要看参议院和众议院到底是在共和党手里还是在民主党手里,目前来看,特朗普上台的概率有7成,但如果参众两院都在共和党手里,概率可能就只有3到4成左右。

目前参议院大概率是在共和党手里,但众议员是435个席位,共和党有把握拿到的可能是216到217个席位,并不能是超越民主党的票数,即他可能拿不回众议院,而如果要立法需要两面通过,所以立法的可能性不是那么高,存在一定的变数,因为民主党有可能投反对票,所以路径一即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是存疑。

美方智库更多的认为可能方法二更对特朗普的胃口,方法二的核心思想是他会引援国际 紧急经济权利法案,即IEEPA法案,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曾经对墨西哥用过同样的方法和行为,一方面是墨西哥当年更多的是移民问题,特朗普是对墨西哥施压,如果墨西哥不很好的去解决移民问题,就要对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统一加征25%的关税,后来在莱特希泽的回忆录里面是有提到这个事情,最后是墨西哥进行了妥协,所以25%的税没有加上去。

现在他会不会故伎重演,依然依据IEEPA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60%甚至更高的关税。至少可以先宣布,因为宣布之后,至于后面怎么去落实是另外一回事。一方面宣布之 后,肯定中国要对他开展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如果谈得好就可以继续来进行一些豁免,如果谈的不好,就继续加征。什么时候会宣布,我觉得资本市场是非常关注时点的。

按照当前的路径来看,可以在被选上之后,即1月20号之后随时都可以宣布,宣布之后不一定要立马实施,可以在6月份或者哪一个时间节点开始实施,但宣布当天市场可能就会有非常大的波动,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点,并且市场很多是认为加60%的关税会需要特朗普组建班子进行调查,所以会往后推,但我个人感觉可能在1月份就会引爆。

当然还有其他的法律依据,但目前来看更有可能是我刚刚说的这个方法,当然也有不同的机构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测算,如果对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60%的关税, PIIE、美国的智库认为会导致美国的GDP下降0.8%,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对中国的影响不言而喻了, 中性场景下也会导致中国的GDP下1%,极端情形会下2%,并且会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降45%左右,现在中国出口到美国整体的量是4,481亿美元,会降2,000亿美元的额度,即回到2,500亿的水平,大概相当于2005到2006年的水平。

特朗普还说要对全球普及10%的关税,目前来看特朗普要想对全球普加10%的关税是没有着力点,也就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为如果他要想实施这个权利,就需要通过特朗普的上一届任期,2019年3月份推了一个法案叫美国对等贸易法,但这个法案没有最终成型,所以 2025年特朗普如果上台,他一定会在两院层面让议员去推动对等贸易法。

对等贸易法里面就授予了总统的权利,即总统可以跟自己的贸易伙伴额外再加征10%或者是任意的关税,但如果说参众两院都在共和党手里,那这个法案通过的概率很高,但如果参众两院不在共和党手里,这个事就没影了,民主党肯定不会给他放权,所以对全球普加10%的关税落地相对会比较慢,更多的是对华加征关税会引用IEEPA法案,当然对于具体的国 别、国家也可以通用法案单独加征,但是至少不能一步到位。

筹款情况实际上是哈里斯是比特朗普更好,但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像之前 的给哈里斯捐款的科技公司最近也是在倒戈,比如说一些像小扎的Meta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公司,现在也是更多希望把票投给特朗普,可能不一定完全代表全部,虽然支持了哈里斯,但是现在发现他的政策,学术界称为科技行业的觉醒,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大选,并且会给特朗普未来当选带来一定的助推作用。

司法案件可以不用讨论,因为最近一次量刑是要到11月26号,11月5号都已经选完了,所以11月5号选完之后,即便特朗普5月30号被定罪睡了一个女明星,被定罪之后,要量刑到底是比如罚多少钱还是软禁等,但他的罪定是最轻级别的重罪,11月26号如果他已经当选为总统之后,估计也是罚个钱就完事了,所以影响不是那么的大。

下面这个可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美国的政策跟中国相关最有力度的、对整个行业影响 最大的关税,关税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未来哪些行业会受到的冲击最大?这是部分要分享的。首先简单用1分钟回顾一下特朗普上一轮对华加征关税的情况,当时是对华3,7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了关税,前面2,500亿加的税率是25%,后面1,200亿加的税率是7.5%,所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平均税率大概是在19%左右。

2024年拜登又加了一批,是在5月14号的时候公布的一批,最终定下来是在9月13号,并且最早生效时间是9月27日,5月份和9月份公布的单子之间唯一很大的区别是大幅提高了医药产品对美出口的关税率,基本上是2倍和4倍的翻倍情况,因为市场已经充分预知,所以就不用再讲了。

如果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加60%,所有商品都加吗?会不会有一些东西会豁免?回顾一下他以往是什么样的豁免路径,当时他对中国3,700亿的商品加了7.5%到25%不等的关税之后也开展了豁免流程,最开始享受豁免的产品是非常多,一共有2,000多项,价值1,100亿左 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豁免的品类越来越少。这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从2,000多到500多到300多到100多,100多项总共的价值规模大概只有56亿美元左右。

并且美国现在还在对海运、物流、造船行业开展新一轮的301调查,估计2024年年底或者2025年年初调查就会结束,就会对以上行业形成新一轮的关税,绝对是相对比较高的税 率,而不是低税率,回头可以再跟踪和讨论。豁免越来越少之后,可以看一下这一轮哪些商品会有所豁免,刚刚说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还有一个是对所有产品直接加到60%,因为直接加到60%就不需要具体去测算了,所以我是把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不同行业的关税税率大概会上升多少给大家码了出来,具体的金额也放了出来,并且哪些可能会更容易享受豁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决定是否对一个行业或者说对一个具体的产品进行豁免的时候,有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会问这个产品从中国购买是独一无二的吗?在全国在全球找不到替代了吗?如果回答的“是”,申请豁免通过的概率就比较高, 以往3,700亿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都被加了关税,但实际上有一些是漏网之鱼,并没有放在加关税的单子里。

比如苹果的手机,手机类、电话机类的税率实际上是0%的税率,即出口到美国现在是没有税的,如果取消了最惠国待遇,税就会上到35%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买。如果说是第二种路径,对所有产品直接加60%的关税,税就是从0%一下上升到60%,对这个行业的对美出口几乎是灭顶之灾,因为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所以这一类我觉得很有可能会豁免。

主要的逻辑是因为特朗普在上一轮加征的时候都加到玩具、服装了,都没加到电话和手 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苹果的游说非常强,因为他在中国有大量的组装工厂,如果一下加到60%,加到35%的税都受不了,所以肯定要进行游说的工作来争取自己在豁免清单里,这是第一类情况。

另外像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因为我还没有去具体的去梳理美国有多少生产计算机的企 业,在中国大概占整个出口到美国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有多少钱? 因为466是整个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一个金额,如果美国还是那样的路子,如果他的游说能力很 强,很多都是美国企业,依然可能会有一些豁免,但是如果没有豁免,在路径一下税会上到35%,在路径二下税会直接上到60%,是更糟糕的情况。

后面这些大家能看出来,是非常有基础属性的生活必需品,短时找不到替代,根据以往 的惯例基本上都会有豁免,像医药、化学品、矿物质、食品的出口金额相对会少一点,但矿物质是非常多的,可能会更容易享受到豁免,并且我刚刚捋了2,000多项到500多项到300多项,也能看出里面有哪些品类慢慢就被踢出去了。 但是矿物质本身是找不到替代,当然这个是我自己假设的场景,不一定是最终的落地,因为如要去看品类会非常细,里面有具体到产品端,所以只能给大概的行业分类。

后面这些我个人感觉想要享受到豁免的可能性是比较小,因为像玩具、服装、纺织品、 橡胶家具、投影机以及家用电器等,这些东西的可替代性非常强,我们经常会把美国制裁俄罗斯和美国制裁中国进行对比,会发现俄罗斯生产产品的替代性,比如油,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替代性,所以他的经济依然能撑下来,但中国生产产品的可替代性是比俄罗斯是要强很 多,所以这些能够替代的,当然里面可能也有非常小的子类是不能替代,但大部分是能替代,所以不太可能享受到豁免。

这里的指标也是一样,这是当2023年的数据,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后面是税率, 指的是享受最惠国待遇时候的税率和取消最惠国待遇之后的税率的变动,不一定是最终的税率,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像中国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很多是被加了25%的关税,所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可能要直接再加25%的税。

如果要具体到哪个行业,目前是多少税,是要重新再去查关税表的,我上面列的第一栏永远都是享受了最惠国待遇并且没有被加征其他的301关税的情况,这是要理清的,即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现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税率绝对不是2%或者是0.6%,而是20%多的税,为什么放在这里,是因为能直接看出来如果取消最惠国待遇还会上多少的税率。

下面是一个方法,即如果要去看具体的品类出口到美国到底现在的税率是多少?如果上到60%税要增加多少?可以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网站,有一个叫HTS的编码,上面会有具体产品的税率,我今天基本上都下来了,但是一共有22个大类,几百个子类,所以在这里没法呈现,只能去查到之后看,比如这个地方这个产品的编码是62660200,是8位编码,他的税写了4%,但不能认为现在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就是4%,因为现在这里带了脚注,要看到脚注上可能会有加的情况,加的情况会用到一个套表。

套完这个表之后,你就知道他现在的税率是多少,当然也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可以在出口的网站上去查这个产品的税是多少,上到60%就直接用60%减现在的税率,就知道它要上升多少。

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判断美国制造业回流会有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是说成效显著,一方面 是制造业就业人数,这个是在圣路易斯联储可以查到的最新的数据。 制造业一开始在2000年的时候就业人数有1,700多万,到后来回调到只有1,100多万,但是由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做再工业化,特朗普又推行美国优先,拜登是关键供应链提高韧性,以上全部都是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所以它是一个V型,但是不是对等的V,是到2024年的7月份制造业就业人数才 只有1,300万人。

一个反事实推断的简单模型,如果不是这么来操作,可能制造业就业人数现在能正常回归,如果正常持续下滑现在可能都会降到500甚至600万人,是600万人以下了,因为有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所以反而出现了一定的反转,这是制造业回流取得成效的肯定指标。

另外也要制造业私人投资,情况是比较乐观的,私人投资在制造业是有比较大的攀升,从2007到2024年的区间数据,大概是翻了好几倍,2024年跟2021年相比大概是翻了4倍左右,即私人投资的规模是能上去的。

投资到底有没有效,投进去之后能不能赚钱,更多的还是看利润怎么样,可以看到制造 业企业的利润上升幅度也是翻了大概有3倍,这是从2018到2024年的数据,所以跟同时期的投资额的增长几乎是一样,投资额上升2.3倍,利润翻了2.7倍,在这个情况下我觉得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制造业又分得非常细,可能会看具体的行业,还是可以上到圣路易斯联储的网站去查具体行业的就业人数、利润率、整个拉动GDP的情况,这些都是可以查。 结论是制造业回流成效还可以,但没有那么的显著,具体行业可能还要再细分才行。

下面是两党的博弈了,现在大家对美国大选的判断,比如知道特朗普可能大概率要当选了,是一个已知的事件,也知道他要对中国加60%的关税,听完我的讲座之后知道可能特朗普要引用IEEPA法案,美国进入了紧急状态,直接上来的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宣布要对中国加税,但是不会立马加,会给中美之间有一个磋商的时间,中国拿出多大的诚意?是拿3,000亿的采购?

上一次经贸第一协定谈判的时候是采购2,000亿,这次是采购3,000亿美国的商品还是采购6,000亿,要拿出诚意来谈,谈的不好可能就加了你,要谈的好,可能就考虑把税率调低或者延缓,看你执行到一定程度,如果你确实买了我这么多产品,我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松绑。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哪些产品可能会豁免,那些必不可少的带有美国利益的产品可能要进行豁免,这些品类大概有多少规模?价值多少?都是可以算的。

除了关税之外,特朗普会不会对其他方面也开展对华的打压,或者说还有哪些其他的工 具箱,我自己本人跟踪美国研究大概有10来年的时间,我觉得特朗普和拜登所有的政策都 是有非常好的延续性,拜登保留了所有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特朗普大概率也会保留拜登时期对华的科技小院高墙政策。

小院高墙主要是出口管制,像华为、中芯国际很多都是黑名单,采购美国的物象非常困难,并且现在他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统一的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不能说无所不用其极,但至少也是用了7到8成的功力了,后续发力的可能性也相对比较少。

下一步更多的可能会是投资端的金融脱钩,现在中国资本去美国投资一些关键的产业是 肯定会被审查,但是美国资本来中国投资,因为美国现在只有拜登2023年发布了一条行政令,现在没有成文的立法,所以特朗普是肯定要在这方面进行立法,即美国资本对华的投资进行限制。 并且现在 像他的团队里面的卢比奥已经在推一系列的法案,核心思想是可以对中国资本进行投资,也可以买中概股,但是资本利得税基本上要翻倍,以前交20%的税,现在要交37%的税,这个法案现在没有最终通过,但是下一步特朗普上台之后肯定是要立法,以上是投资限制端的风险。

另外还有进口限制,进口限制通俗一点来讲,中国有非常大的规模经济,很能转,生产 了很多有用或者物美价廉的东西,但是现在要限制美国的采购,尤其是含有联邦政府资金的采购,要减少对这类产品的采购,并且比如成熟制程的芯片、电池、生物医药的研发服务,都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进口限制。 特朗普下一步也会非常娴熟的来运用这个工具,关税都不用说了,已经说了60%的关税,另外是人员交流限制,并且还有新冠的溯源。

另外一个是金融资产,华为现在还是出口管制清单,他买美国的先进物象很困难,但是 还没有限制他用美元或者用人民币在海外进行结算,如果他被加入SDN清单,那很有可能在海外的业务会大幅萎缩,这也是他们非常担心的点,特朗普在金融制裁方面可能也会铺开,所以实际上是一个不太好的象限,让人觉得是很窒息。

所有的事情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一方面中国拿出诚意去谈,可能会缓和,毕竟当年墨西哥确实做了先进的举措,很快就把特朗普25%的关税给压下去,就是他拿出诚意去谈了。还有一个方面他很关注国内的财政刺激政策,到底多少财政刺激规模能对冲特朗普关税的影响?

现在就用中性场景做了评估,中性场景下会导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降低2,000亿的规模,对中国GDP的冲击大概是1%左右,如果要想通过财政刺激力度去把1%的降低给对冲 掉,初步算了一下,2023年中国GDP的产值是126万亿,乘下来之后算出来乘数效应可能是1.2,最终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就需要6.3万亿的规模,市场期待的比如10万亿的刺激规模,

肯定是足够去对冲影响,但关键财政政策现在的规模是没有定方向,有可能是用来化债,真正是不是促进消费、促进民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下面要重点讲一下CET清单,不要认为是民主党创设,其实是特朗普创设,特朗普在任期间给小院高墙设置了非常好的清单,让美国的商务部、财政部、国防部对于中国的管制有了一个更明晰的表格,他在2020年5月份的时候设了这个清单,在2020年10月份公布了第一版的清单,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了,他每两年更新一次,也就是特朗普非常看重这些领域,回过头来他可能还会在这些领域实施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系列的制裁。

所以小院高墙虽然是在民主党时期得到了升华,但是特朗普实际上是设立了一个对华科 技制裁的框架,因为我这里有很多涉华的法案,但是现在还没有过掉,很多都是在众议院层面,China Week那个周9月9号到9月十几号讨论了一系列的涉华法案,一共有25个,我这里是把所有产业链相关的都给放了进来,有涉及到电动汽车、生物医药,还有涉及到消费者路由器、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并且里面有一系列的穿透原则,以及800美元的小额包裹。

现在对于企业出海,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如果是原产地是中国,肯定会受到特朗普当年3,700亿美元的关税的限制,同时如果要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或者是直接对华的商品加60%的关税,那在中国生产肯定逃不掉。

但是有一些企业比较好,已经出去了,现在在东南亚、墨西哥建厂,这个时候美国如果 想管理,这些关税都是管不住。因为 所有的刚刚说的那一系列关税全部都是针对中国的原产地,如果你在东南亚或者墨西哥已经建厂了,美国不好管理,因为很多电动汽车产业链是跟着特斯拉的产业链跑到了墨西哥建厂,而现在马斯克是鼎力支持,拿了好多钱在支持特朗普。

如果他对于我们在墨西哥的产业链加征关税,有可能也会伤到特斯拉,所以在这一点上 我自己认为他可能不会采取一视同仁的方法,而会采取是非常好用的工具箱,叫反倾销和反补贴,可以对墨西哥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开展反倾销或者反补贴的调查。 调查完之后,根据不同的企业设立不同的关税,即特斯拉产业链可能会享受更低的关税,而其他的企业可能会享受更高的关税,这样也有效地阻止了中国企业通过在墨西哥建厂,继续赚美国人的钱,卖到美国的行为。

对于其他行业,比如不是电动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会不会也开展类似的双反?我个人感 觉不会开展非常批量的双反,因为中美的竞争或者博弈在第一阶段更多的还是针对中国的原产地,对于已经典型的出海到美国、海外的企业,比如光伏大量的在东南亚,电动汽车大量的在墨西哥,除了这些非常典型的行业之外,其他行业我个人感觉他不会立马开展双反,毕竟他的精力也很有限。

还有一个方面,特朗普是非常支持中国的企业去美国建厂,跟拜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去美国建厂,拜登一会设个门槛一会设个法案,特朗普是只要你给当地带来就业带来税收,他就欢迎。但是特朗普只有4年的任期,到2028年他不能还继续连任,因为上一次他已经当过4年了,所以他是不能连任,下一次是谁当总统,因为建厂是今非昔比,今天去建了,过了4年发现民主党又上台了,又得撤,所以也是对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

后面是降息和美国经济的情况,首先美国经济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他经济很健 康,虽然就业数据,非农就业来回下调,但是如果去看目前就业市场的非农就业情况,即便被下调之后,失业率依然是低于4.4,4.4即潜在的健康的就业情况,美国连续30多个月都是低于4.4,所以整体来看,我认为经济没有出问题,维持美联储的判断,认为经济未来在1到2年可能都是2%左右正常的经济增速,因为发达国家2%左右是常规的经济增速。

降息为什么来得如此之快,并且来得如此之猛?我觉得9月份一下子降50个基点,是有点出乎市场意料,并且汇总以往的降息周期里面,首次降50个基点的时候,是经济本身出了 问题才会这么做,所以我只能理解为联储在讨好民主党,毕竟在上一个任期,鲍威尔跟特朗普就处得非常不好,他实际上希望通过大幅降息来拉高选民在经济议题上对民主党的认可 度,所以11月份和12月份已经是大选过后了,11月份是6号到7号了,个人感觉他可能不再降息,2024年年内最多可能降50个基点,即11月降25%,12月降25%。

还有一种可能是11月不再降了,12月降25%,因为现在联储认为自己的经济没什么问 题,就业整体还在稳定区间,他没必要快速的去开启降息周期,甚至特朗普如果上台之后要对中国或者全球加那么多关税,目前测算会拉高通胀0.4%到1.2%,联储也在担心通胀上行的情况,所以会更加谨慎。 2025年的降息大概也是在100个基点左右,可能还会有调,以上是对于美国现在经济情况的总结。

另外我看到提纲里面有重点问到一个情况是说,特朗普上台会不会对通胀削减法案做一 些调整? 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的,我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了通胀削减,是民主党在2022年8月份非常微弱的趋势下,因为2022年年底就进行了中期选举,所以他是赶在中期选举之前, 因为当时共和党失去了两院,民主党掌管了参议院和众议院,他抓住了那个契机,在两院把 这个法案推过了,并且通胀削减法案当时推过的时候,是以非常微弱的优势过了,非常惊险。

过完之后,后来想对这个法案再进行否定,毕竟他是10年的支出,后面还有很多钱还没有往外支,再进行否定需要重新再立法,不是总统发个行政令就能把他否定的。国会的权力跟总统的权力是分开的,为什么是三权分立,国会总统白宫还有司法界是分开的,所以必须要国会再立法,这又回到一个终极问题,共和党能不能掌管参众两院?如果共和党像现在的国产网站上说的共和党特朗普上台,共和党掌管两院,概率大概是40%左右,如果掌管肯定对于通胀削减法案的部分条款,特朗普一定会推法案进行否定,后面的秩序就会变得很困 难。

但如果不是,共和党没有把众议院拿下来,就别想推了,根本推不过,不可能在民主党 眼皮子底下把这个东西弄过去,因为美国的法案通过的原则是100个人投票,至少51个人同意才能过,435个人投票,至少218个人同意才能过,你都没有掌管多数,怎么可能拿到这个票,所以这里是涉及到一个法律问题,他想否定,但是他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权限,还要靠两院,两院就要看后面的席位问题。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如果对华加征了60%的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就要看中国产能对美国整体的影响程度,应该如何量化地判断?比如中国的产能占美国需求的百分之多少时,是不能排除这部分对他消费价格影响,产能会不会紧缺?因为细分行业特别多,大家怎么判断自己看的那个行业,有没有可能会获得赦免?

你的核心问题是美国USTR贸易代表办公室对豁免有没有量化指标?我也试图去找一个量化指标,但是后来发现征询意见的时候USTR只有4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不能找到替代,如果能找到替代,很可能就不会对你再进行豁免。如果你跟他说实在没有替代,并且他也会去调查你说的这个东西属不属实。所以如果用这个问题去看量化,我个人感觉是可以进行一定的量化。比如以手机为例,手机会说只能在中国生产吗?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生产 吗? 至少看这个手机型号,不一定看那么大的能力,会看到很细的类别,你要告诉他只有在中国有产能,在别的地方没有产能,你还要出口到美国来,并且你如果是一个美国企业,他一定会考虑你的利益。

但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企业,他可能会有偏差,但是因为最终的定夺标准,不知道他怎么 进行筛选的。 他有1个问卷,问卷里面有4个问题,会围绕这4个问题展开,那4个问题我个人感觉还是能不能替代的问题。 这里面如果我要去看他能不能豁免,可能就要去思考比如是一个药品,这个药品中国也能生产,印度也能生产,都卖到美国,中国生产的占比,比如美国90%都是从中国买,只有10%是从印度买,这个时候你告诉他确实在别的地方有替代,但是一下子替代不了这么多,产能一下转不过去,他也会给你豁免。

他可能会给你一个时间,因为一般豁免是一年,有的是半年,有的是三个月,他会下一次再来问你,现在是不是在印度的产能提上来了,能到20%或者30%了,这样慢慢的把口子收起来了。所以一开始如果对4,400多亿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全部加征,我个人保守估计起码有上千亿的产品要享受豁免才行。我把4个标准发给你,即便在海外有产能,但在中国的产能更大,确实离不开中国产业链,短时间还是能享受到豁免的。

如果4,000多亿,我个人估计可能有1,000亿能享受到豁免。但这个排查是很难的过程,我自己刚刚也排查了一些系类,我觉得也不一定真实可靠,现在重点是美国人的用途,特朗普是想要跟你脱钩,还是只是震慑你,让你以一种他认为的公平的方式跟美国做贸易,但是目前讨论下来,我个人感觉特朗普跟你脱钩的意愿非常强,不像上一次那样,你只要给他一个大礼包,他可能就被你哄好了。

中国企业,以及中国整个国家,如果想通过谈判争取更多豁免,企业自己肯定会把产能往墨西哥、东南亚转移。国家层面上,有没有能应对的措施?

国家层面肯定是有诚意。
莱特希泽团队里面的人说你不要想着来回跟他去磨,他不是一 个那种说讨价还价,跟你来回磨的人,首先要把他吸引到谈判桌上来,吸引到谈判桌就要想好你的筹码,他就举着一张纸说,你想想你买哪些东西,你跟我说买能源多少,买粮食多 少,非常简单粗暴,总金额是多少,你要用一个非常能打动他的金额去跟他谈,上一次已经2,000亿了,这一次3,000亿能打动吗?

我觉得不是,3,000亿起码是保底。到底你愿意拿多少,你自己得先盘算我能买多少,把他吸引到谈判桌上才有谈的余地,因为共和党这边非常排斥,他们不想招惹一些麻烦,觉得跟中国接触,好像是中国又在贿赂,会找到这个漏洞,会让民众找到把柄,所以跟他的团队对接不太顺畅,但是如果你开了一个单子,让他觉得这可以让他津津乐道,中国人买了我这么多东西,我很好地缩减了中美贸易的逆差,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谈的意愿肯定是有,但是具体的金额筹码最终要关键人物拍板,我们给他设置一些方案一买多少,方案二买多少,方案三买多少,最终用哪个买不确定。

所以加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未来谈判可能性不是那么高?
对,因为30来岁新生代的共和党人,他们是不太主张跟中国去来回磨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加拉格尔很熟了,中国特色问题委员会的主席,最开始还提了生物医药法案,加拉格尔和博明这一派连高层交流都反对。 现在特朗普团队有科比,他不太反对高层交流,所以我们怎么从这些还继续愿意交流的人物入手,先跟他谈起来。

但是也有一些弊端,他现在把哈德逊研究所放到管制清单,因为当时台湾那边的事情哈 德逊研究所做得很过分,所以现在先接触,看看哪些人愿意去牵桥搭线,中美之间能先争取谈的机会。 所以这不能说已经是一个死局,至少还有一点点回旋,但是市场还是要谨慎。

除了电动车、光伏、新能源等在关税和反倾销已经来回拉扯非常多的行业,还有没有其他行业会面临在东南亚和墨西哥的产能反倾销?

能依据的单子是CET清单,光伏、电动汽车,光伏已经在东南亚被双反调查了,6月7号出初裁结果,说我们倾销力度特别大。 虽然最近商务部又出了一个管制条例,对光伏有一点点利好,但是后续一个趋势是排斥。 电动汽车也是,什么样的行业会被他来回这么拉扯,一方面这个行业中国有非常多的优势,成本优势,成本很低,另一方面是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市场量很大,可以从美国赚很多钱,具备这两个条件,可能会成为重点的双反对象, 其他非常高科技尖端的,他本来是他自己占优势,你也没有什么成本优势,他没必要对你双反。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生物医药可能会是一个,因为生物医药不是人家做不了, 我们是捡了一点边角料,我们做一些研发外包的,成本非常低,因为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很多,能做这个行业的人很多,这个价格很低,这样他也可以,但这是一个服务类,服务类的东西双反管不住,他不是产品类。 拜登最开始有一个供应链审查,我觉得特朗普也会做参考,审查里面就审查了4个行业,一个是大容量电池,一个是关键矿物,一个是半导体,另外一个是生物医药。

因为现在对生物医药铺开都是CRO行业生物研发这一块,但实际上那个里面有提到对中 国和印度的药品依赖太严重,但是很长时间内他也很困惑找不到替代。 所以这一次他对于药品的加税,就能看出初衷,特朗普肯定会保留拜登所有的加税政策,我们的一些医用手套口罩都加100%的税,加完税之后,肯定会有一批药企跑出去的,因为这些企业被加规模挺大的。 这一次药品加税金额涉及到31亿美元,还是非常大的规模,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才 4,000多亿,这个药品就有30多亿,这些产品肯定要跑到外面,跑到外面建厂之后,可能也会对你开展双反调查,这是判断的逻辑。

基于他的市场大,基于你有成本优势,基于拜登之前还对你开展过供应链审查,基于这一次大幅提高关税,本来5月份说加25%,后来变成了50%到100%的税率,肯定要跑,你要跑我就要追,用什么追,是用双反追,这是一条很明晰的路子。至于其他的比如服装、纺织,要是像现在这么加税加到60%,纺织企业说现在净利润才3%,有一些好一点的5%,你都不用跟我说40%、60%的税了,现在额外再加个10%的税,如果整个都由我来承担,而不是由美国的采购商承担,那我就死掉了,肯定要跑,也要转移,转到东南亚转到其他地方,我转完之后他会不会对我们调查?

我觉得如果他真的想跟中国脱钩,或者中国也没跟他去谈,甚至中国还反制,直接对等 加60%,就撕破脸了,撕破脸之后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加的跑的都能一并清算,所以我觉得生物医药有可能是下一个,但其他的那些行业除非中国非常强烈的反制,全面铺开之后各个行业就没有差异了。

如果特朗普是关注headline数字,他对台湾和中国一篮子谈判怎么看?

我自己对台湾问题的研究并不多,现在看到特朗普对于台湾的做法说法,一方面他现在 已经明确说要对韩国加保护税,相当于上了个保险,中国大陆为什么不敢打,是因为背后有美国,就相当于是台湾的保险公司,你得交保护费,所以台湾这边我觉得他会双收购,所谓的双收购是一方面我会加大对台的军售,卖军火赚钱。

另外一方面也会要求台湾用什么样的方式交保护费,因为特朗普和拜登想法有一点是很 类似,都希望全球先进的产能在美国本土生产,现在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产能没有搭起来,各个方面都很欠缺,是不是台积电要再跑到美国多建点厂,多表示一下你的诚意,用产业链来换我对你的保护,同时加大对你的军火的销售。

中国会不会成为一篮子里面的谈判筹码,我觉得很难。如果特朗普把台湾变成了一个谈 判筹码,跟中国进行利益交换,这个时候美国的老百姓肯定不同意,我自己有朋友在那边,他现在是个助理教授,他说美国人最关心的4个问题,第一个是芬太尼,第二个是间谍横 行,第三个是知识产权的盗窃,第四个是台湾议题。 现在已经变成家常便饭了,他们很担心中国大陆打台湾,特朗普上来如果最后把台湾给卖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因为他无法平息国内的民众,他在不断的加大对台军售的同时,中国这边也是不断的武装力量,所以双方实现了一个恐怖的平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