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知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它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但也有一些数据会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被数字蒙蔽双眼,就要多了解统计的知识,我也建议每个人多学习一些统计的相关知识,让数据被我们所用。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能做简单的统计,如果还能识别一些简单数据背后藏着的秘密就更好了,这不仅对于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帮助,更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统计。
有一些人认为数一数身边有几个物体,有几个人等就是统计,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这些只是数据,是统计的基础,我们还应该透过这些数据看到背后藏着的信息。
我们可以先带着孩子做最简单的统计,让他们经历分类、数一数、记录、分析的全过程。以绘本第二页的插图为例,我们先将大树、人、蜡笔进行分类,然后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进行记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进行统计的,比如想知道孩子有多少本书,就可以先将他的书分为故事书、科普书、学习书、游戏书等,然后分类计数并统计,而得出数据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哪类书较多,从而判断出他更喜欢的图书类型,还可以引导孩子充实读书的类型。
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抽样统计。
当我们面对的统计整体非常大时,就要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代表来进行统计,从而用部分数据代表整体,这种统计方式就是抽样。比如我们想知道有多少父母希望校门前能装设红绿灯,如果询问所有的父母,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用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一部分父母来代表所有的家长。如果在选取样本时,能“平均抽取”,也就是选择各个年级的不同班级家长做代表,这个统计的结果是相对准确的。
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可以帮我们选择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校服,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果,同学们最爱看的图书等,给我们的统计带来很大方便。
我们通常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中。
记录统计结果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简单明了的获取需要的信息。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表格,从小要培养孩子能读懂表格,会从表格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主动利用表格记录信息的能力。
我们通常接触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的特点,比如条形统计图能够直接反应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则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某个数据的占比。
统计是很有用的。
农民利用统计,决定该种多少玉米;面包师利用统计,决定该烘焙多少面包;水果店老板通过统计,决定每种水果各进多少......如果我们有了统计的意识,在做很多决定之前,都可以先进行统计,用数据指导我们进行选择。
但是,我们也要避免一些统计的误区。
当我们看到一些统计出的数据时,通常要思考:这次统计是谁做的?这是何时的数据?如果是抽样统计,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这样的统计安排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但我们家长首先要考虑到,才能将这些思想传递给孩子,当我们引导着孩子思考的足够丰富,他们就会慢慢培养起统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