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记者 岳三猛)6月30日,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题字并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的延安书局,在延安新区揭牌并正式运营。
看法·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
记者梳理发现,这位
生在延安、长在延安的
副国级领导人已经81岁,曾动情地说:“我是延安娃,是延安母亲的孩子。”
退下领导岗位之后,李铁映的生活非常丰富,不但亲手设计、制作紫砂壶,还擅长在瓷器的泥坯上刻书法作品,被称为“中国铁笔刀书第一人”。
副国级为阅读空间题写社名
《延安日报》的报道显示,延安书局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延安市委、陕西人民出版社共同组建,核心职能是红色文化研究与红色文化图书出版、阅读与销售服务,是中国首家集红色文化图书出版与销售于一体的阅读空间。
看法·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
记者注意到,作为组建单位之一——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会长,李铁映担任了延安书局指导委员会主任,并题写了社名。在《陕西新闻联播》的报道画面中,李铁映并未出席,代之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官网显示,它是由一批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倡议,经民政部批准,于1990年5月18日成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挂靠中央党校。2004年、2010年,该团体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其实,早在2005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李铁映就再次当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李铁映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精神这面旗帜决不能丢,丢了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延安精神这朵花不能谢,谢了我们就失魂落魄,六神无主。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再次当选6天后,李铁映就率领该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理事等人,赴西安、延安等地,讲话的开场白便是“我是陕西人”、“我是陕北人”、“我是延安人”。
“我是延安娃,是延安母亲的孩子”
李铁映生于1936年9月,其父是首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其母是长征女红军金维映,曾任辽宁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电子工业部部长等职,1987年-2002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003年3月-2008年3月间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看法·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
记者梳理发现,李铁映之所以在81岁高龄时还担任延安书局指导委员会主任这一新职务,与他早年的经历有莫大关系。
2012年5月9日,延安大学官网刊发消息称,李铁映携夫人秦新华(秦邦宪之女)视察该校。这是继1992年5月12日和2002年4月6日之后,他第三次到延大,不仅帮助该校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还带给师生们巨大精神鼓舞。
(李铁映视察延安大学)
当时,李铁映动情地说:“我是延安娃,是延安母亲的孩子。我于1936年在延安志丹出生,1938年到延安城,先后在延安保育院、抗日小学等地,学习和生活了整整10年,与延安母亲建立了特殊的联系和特别的感情。”
2000年《福建党史月刊》刊发《李铁映和延安保育院的妈妈们》一文称,李铁映之母金维映于1941年牺牲后,李维汉忙于工作,无法照料儿子,便把从老百姓家中接回来的李铁映与照看他的阿姨曹和静一同送到了延安保育院。
对此,李铁映回忆道:“到保育院后,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就是把百日咳传给了他们,很多孩子纷纷住院,我也住进了医院。从医院出来后,我就没有再回去,然后就到了洛杉矶托儿所。”(原称中央托儿所,后为感谢洛杉矶侨胞和美国友人捐助而改名)
(李铁映与曹和静之女)
文章称,李铁映从小很少得到母爱,这使他很独立,不像有父母溺爱的娇宝宝可以任意撒娇,他从小便表现出明显的坚强与独立,有事自己拿主意,做游戏要当头。他很调皮,但也很有办法、有组织力。
长大后,李铁映从没有忘记经常去探望从小养育过他的老妈妈,不论工作多么忙,他都会抽时间去看她们。当年他在辽宁省委工作时,一位同志去看他时谈到了曹和静,说该去看看她。李铁映听后马上去寻找曹和静。听说曹和静在“文革”中受到了刺激,20世纪80年代病逝,李铁映的心情十分难过。
“中国铁笔刀书第一人”
看法·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
记者注意到,除了像上文所述担任会长、视察延安等革命老区外,2008年卸任之后,李铁映并未完全歇着,而是继续发挥余热。
比如仅在去年12月,李铁映就赴深圳参加了3个活动:出席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产业创新论坛、调研宝安中心区、考察指导众创空间等。
作为老一辈“创客”,他对于深圳的创业环境和创客们的创业激情十分肯定,并以自己艰苦创业的故事鼓励新一代青年创客,并指出”要想创业,就不要为自己找理由”。
(调研无线充电技术)
鼓励创业、创新之外,李铁映还非常注重弘扬传统文化。比如2015年6月16日上午,李铁映就看望了杨绛,两人促膝而坐,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