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真说
谈谈天,说说地,中间聊聊空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吴真说

房屋养老金,怎么说得清?

吴真说  · 公众号  ·  · 2024-09-09 07: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只有社会主义,才有“统筹”这个概念。


照片| 资金构成


本公众号一开始主要就是写房地产评论的,今天算是回归主业。讲讲最近以来最热的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是最近房地产领域乃至经济政治领域的一个大热点。但95%是故意的误读和无知的误解。剩下的也不敢讲得很明。我在微博上开了一次直播进行了详细讲解。视频我也拷贝出来放在“吴真说”的 视频号 里了。 不过有的读者不喜欢 看视频,而且我这个人讲话的确比较啰嗦,喜欢例子套例子,一讲就讲老远。所以,用文字再简单写几句吧。


房屋养老金不是新名词,早就提了。 未来中国的一切政策方向,都在2022年的大报告里。 这些天大传特传、断章取义的那几句话,来自住建部门负责人的一次解读。 而这个解读的对象,是两个月前的会议决定。 那个决定,是对2022年报告的进一步强调。 建议大家读原文、看原话。 一切与原著不一样的,都是谣言。 所有现在还传谣言的,少部分是蠢,大部分是坏。


所有说“房屋养老金是变相收房地产税”的、说“这是又一轮割韭菜的”、说“财政空虚、搜刮人民”的、说“地方政府没钱修房子的”,我建议你们全部拉黑。除非你把这些自媒体当戏看。就算看戏,你也不可能从它们那里获得任何对你的思想提升、工作提振、生活提升的正面作用,仅仅可能是实现一种情绪的宣泄,而且这种宣泄还是负面的。


更恶劣的在于,这虽然不能完全算“谣言”,因为它们会说,这是它们的“个人理解”。但 就像以前有些脱口秀节目一样,说自己“只是讽刺和冒犯”的艺术,那你为什么只讽刺一个方向、只冒犯一种主义?而且, 那些“理解”,实际上不是原创性思维、自主性思考,其实都是海外倒灌进来的舆论战内容,跟德国百年下水道、美国霸气小护照一个套路,根源 是故意制造政治不信任。


我注意到,甚至有极个别左派大V也发表了与报告精神完全相反的言论。 我只能理解成,呵呵,因为他自己真的在上海有三套房。 于是,小资产阶级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这时候,他就不再从社会主义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了,私心上来了,就自然会觉得,上海、中国政府没钱了,就盯着他口袋里那三瓜两枣了。


正确的方向是:【 这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设计。是“统筹”这个社会主义独有概念在城市管理与运营领域的运用 】。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根本性质。这一点,永远不要忘了。城市房子、土地都是全民所有,个人只有一定时间段(比如70年)的使用权。 谁家的房子坏了,都是人民的房子坏了。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不仅世界领先,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独有。所以,很多记忆迭代也很快。我的读者们,很多都住在2017年以后造好的新房子里。但你们忘了,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是从2003年就开始的。就算在此之前,也有了十几年的开发。直到今天,还有些未被拆掉的“老房”。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结构很复杂、数量很庞大的存量状态。不能盲人摸象,也不能刻舟求剑。


目前,我 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已经20%,而再过十年,这个比例将高达70%。 外墙脱落、设施设备锈蚀、管线老化、楼梯过道不稳固、结构安全隐患会非常多。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自1999年才开始实施,2004年后才强制缴纳。而且按购房款的2%-3%比例缴纳,再加当时房价较低,导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额较小。 直到2008年才改为按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米造价的5%-8%缴纳。


以上,造成一个问题,21世纪之前建成、已经要“养老”的房子,几乎没交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1世纪前十年 建成、即将要养老的房子,有很多没交,也有很多交的很少、却已经用了很多;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 建成的房子,交的很多,但却没怎么用过(而且使用程序极其繁琐),结余了大量资金。


那么,你住的新小区,现在还不用修。其它人民住在老小区,他们的房子坏了应不应该修呢?


应该。但为什么要用我的钱?谁让他们自己不交钱。哼。


我前面已经说了,我们是房屋和土地国有,老房老规矩、新房新办法, 坏了都应该政府去修。那 钱从哪来呢? 钱从政府来。 一切政府,都是中国政府。 我们不是美国,没有联邦和州、县、市的区别。所有 政府的税收和非税收入,都汇总在一起用。


【另外,要强调一下: 加电梯这种事,不是维修、也不用维修基金,那是改善。可以也应该受益业主集资。还有, 你觉得你们小区哪里不对了,业委会勾结物业了,掏空账户了,你举报就是。 纪检部门刚扩编,欢迎你的资料】。


一个小区的钱,只能用在这个小区。这是一个伪概念,起码是一个“半伪”概念。比如, 你交的医保钱,的确只能用于你自己看病,不能给别人看。但每个月都有几亿人在 交、但同时只有一千万人在看病,钱从“医保资金池”里出,你告诉我,那个池子里,哪一滴水是你的?


这种错误观点,其实也来自于西方式思维。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式的、私有制式的。 是把人民与政府、这部分人民与那部分人民对立起来的思维。 完全不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


在西方式思维中,当然不可能有“统筹”这个概念。奥巴马搞的医保搞不下去,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西方逻辑中,凭什么我交的钱要给那些交不起医保的人看病?他们搞不了扶贫的原因也在于此。一是他们认为,穷人有流浪的权利,你不应该强迫他工作和学习工作技能。二是他们认为,我交的税,养的政府机构,给穷人发点救济粮吃吃,勉强可以,但不能用于给那些老少边穷地区修路造桥建学校。他们可以像印第安人一样发展原生态旅游嘛,他们可以像万斯一样出来奋斗嘛。


其实从实践上说,你以为那些维修基金,就放在账上动都不动么? 不可能。一直在“流动”中。 但使用并不一定就是挪用、挪用也不一定就非法。比如, 中央一级预算,教育1万亿、国防1万亿,难道是设两个账户,1月1日各打1万亿进去,各自用各自的? 不是的。 是根据付款节点,1亿1亿、1元1元的付。 别说现在,就是以后数字币了,那个1元,上面印了只能教育不能航母?


但由于物权法、预算法、各级管理条例和办法等法律和一系列制度,当前想“统筹”使用维修基金,不仅仅一个小区的申请和拨付很麻烦,地方政府“挪用”也存在制度障碍。 因此,在不修订法律的情况下,出一个新制度,把原有的旧制度包进去,用一个更大的概念,把原来的做法装进去,是成本最低的一项行政行为。 是不破而立的高境界。


此次解读讲得很清楚了,原有的维修基金就是房屋养老金的 个人账户 直接平移就行了, 不要你再交一遍钱(老小区理论上也不用交。因为当时就是这个政策,这是历史欠账,不是个人原因)。 国家的钱打入 公共账户 两个账户合在一起,就成了完整的房屋养老金。


这些钱,很有可能先是市级统筹,以后会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所有的钱合在一起用。河南郑州的一个小区要修了,可能是从上海调来的钱。但五年后上海一个小区要修了,可能是山东调来的钱(只是一个形象比喻,事实上,当统筹实现后,就是 一池子水 了,哪一滴从哪来的,都融入了这池子)。这些钱,用于购买保险、做做房屋体检、进行长期投资保值,流程上就顺了,制度上 就合规了。不像现在,分小区建账户,查账的时候还要保持动态平衡。


而且随着全面体检的展开,再配合其它工作,我们就能建立起数字孪生城市,进而是数字中国。


但这个制度,只是单一的。 它还需要其它制度共同配合,形成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和街道、住建部门、纪检部门,都要动起来。 要不然,小区要维修了,一个民主程序走大半年,今天你不同意、明天他不同意,资金池里的钱也拨不出来。 虽然一切都是公有,但又具象化为一个个小区、一个个人民,党在训练人民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咱们 自己也要从身边事开始参与公共管理,这才是中国式的全过程民主。


民主,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每一个人去奋斗才能实现来的。 少在网上发牢骚,多到现实中去奋斗。 加入业委会,改造业委会,从和其它业主吵架、和街道干部干仗、和住建部门对怼开始训练,为中国更加民主和自由的美好明天去干吧。


扫下面图中的二维码

加入吴真说知识社区

随便提问、深入畅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