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想与现代法治有机相结合,能够为现代社会服务,必须实现三大转化:
一是国学要从崇拜公权转向适度的警惕防范权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公法理念。尊重公权力和防范公权力要并行不悖,如果只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而优则仕”,而不注意从制度上和胆量上抗衡公权力的滥用,那专制主义就容易发生。现代法治既要防止无政府主义,又要防范专制主义。
二是国学要从提倡义务优先转向法治提倡的权利优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私法(民法)理念。权利是做人应有的尊严、利益、自由的资格,如果没有这种资格做前提,就被要求去尽奉献义务,那与奴隶、会说话的工具还有何区别?在私有制社会,权利靠恩赐得不来,如同《国际歌》唱的那样:“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无私奉献,少数人可以做到,多数人做不到;一时可以做到,长期做不到。自己不去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平不会或很难自动送上门。
三是国学要从“天人合一”向“天”“人”适度相分、从内倾文化向适度外倾文化、从重视内心体验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和论证等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程序法理念。程序法落实了,那些“归去来兮”、“真凶暴露”式的冤假错案才能避免。
这三大转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儒学如何从“内圣”开出一条“外王”(即如何和民主法治相结合)之道,这恰巧是近代以来的新儒家们没有真正回答的问题。
儒学实现三大转变转化是需要下列条件的:一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平等经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官本位”经济。二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实行法治。遇事讲规则、讲程序,破除圈子文化。三是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以选举、罢免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民主包括许多层次,但最核心的是选举权和罢免权。
时代性决定了儒学总体上是与现代法治对立的。它要想与现代法治有机相结合,为现代社会服务,必须实现三大转化:
一是儒学要从崇拜公权转向适度的警惕防范权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公法理念。尊重公权力和防范公权力要并行不悖,如果只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而优则仕”,而不注意从制度上和胆量上抗衡公权力的滥用,那专制主义就容易发生。现代法治既要防止无政府主义,又要防范专制主义。
二是儒学要从提倡义务优先转向提倡权利优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私法(民法)理念。权利是做人应有的尊严、利益、自由的资格,如果没有这种资格做前提,就被要求去尽奉献义务,那与奴隶、会说话的工具还有何区别?在私有制社会,权利靠恩赐是得不来的,如同《国际歌》唱的那样:“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无私奉献,少数人可以做到,多数人做不到;一时可以做到,长期做不到。自己不去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平很难自动送上门来。
三是儒学要从“天人合一”向“天”“人”适度相分、从内倾文化向适度外倾文化、从重视内心体验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和论证等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现代程序法理念。程序法落实了,那些“归去来兮”、“真凶暴露”式的冤假错案才能避免。
这三大转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儒学如何从“内圣”开出一条“外王”(即如何和民主法治相结合)之道,这恰巧是近代以来的新儒家们没有真正回答的问题。
儒学实现三大转变转化是需要下列条件的:一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身份平等条件下的的经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官本位”权力经济。二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实行法治。遇事讲规则、讲程序,破除讲人情的圈子文化。三是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以选举、罢免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民主包括许多层次,但最核心的是选举权和罢免权。
实践早已证明,儒学是可以转化的。儒家很重视“礼”,所以这里就以礼节仪式为例。我觉得,推进中华民族优秀礼节仪式化的现代化,需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只要和现代生活不冲突的礼仪,都可以保留。比如,中华民族礼仪传统中的热情、责任、敬老精神,它们和现代生活没有什么抵触。中国对宾客有接风宴,还有饯行宴,宴请伴随载歌载舞,喝酒通过酒令让客人参与其中,想方设法让客人吃得高兴。而西方祝酒仪式结束后,基本上就是自斟自饮,人情味不足。西方婚礼中的男女誓词体现的都是男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婚后责任,与国家社会无关,与父母双亲无关。而我们中国一般的婚礼誓词是男女双方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这里的天地实际是指国家社会,高堂是指父母双亲,这表明夫妻双方不仅要有互爱责任,同时对国家社会、父母双亲也负有责任。中国敬老,一般四十岁之后要开始举办寿诞礼,春节要回家与老人团聚,春节早晨要对长辈行跪拜礼,第一碗饺子要送给家中辈分最高者。而西方人从不愿说自己年龄,也没有敬老活动。在注重礼仪的科学性方面,西方的亲吻礼还不如中国的揖让之礼讲卫生。西方的见面握手之礼容易互相传播疾病,没有多少科学性。而中国古代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这些礼仪都做到了身体部位互不接触,有效防止疾病传播,比西方亲吻、握手等礼仪要科学。
第二,要注意借鉴现代西方礼节仪式中的科学、平等、人权精神,有些东西可以直接拿过来为我所用。例如,在饮食方面,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实行共享制,事实证明,分餐制是讲卫生、防治疾病传染的良好方式,不分餐的共享制是病从口入的重要渠道。次如,美国老师上课的基本习惯是把一堂课分为两半节:上半节老师提出问题或该课的内容;下半节,老师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会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再如,美国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谈话时习惯于两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是在120-150厘米之间,最少也不得小于50厘米。行走于街巷时,不得窥探别人院落,更不得未经许可进入私家院宅。
第三,融通古今中外,推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中华礼仪。例如,在饮食礼仪方面,西方人的分餐制较科学,中国人的共餐制较有人情味,结果演进下来,现在就出现了有自用筷、有公用筷;或一人两双筷,一入自己口,一用夹菜肴;小菜共用,其它菜分食,等等,这些礼仪吸纳了中西饮食礼仪之长,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西方人说没有三代培养不了一个贵族,国学要成功的创造性的转化,适应现代生活,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是无法分割的,两者需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