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荐读
平度这5所学校,统一配餐啦……
在1月5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我国每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2000例到3000例,特别是
冬季多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旦出现了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中毒表现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
专家介绍,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首先是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的症状。其次是中度中毒,患者一般会出现面色潮红、多汗、心率加快、躁动不安、昏迷这些症状,
严重者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死亡
。
生活中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场景包括:
-
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炭火炉取暖,包括燃气热水器洗澡取暖,容易造成室内通风不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中毒;
-
有些司机,特别是出租车司机,长时间在怠速空转的车里休息,发动机没有关,汽油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废气会通过汽车空调的入风口进入车里引起中毒;
-
在一些农村地区燃煤取暖,烟囱堵塞、烟囱倒风,或者烟囱连接不紧密,往往容易造成一氧化碳泄漏,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中毒。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 孙新:
一氧化碳比空气稍微轻一点,所以救助人员进入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匍匐行动比站立要更安全。进入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要严禁明火,室内一旦一氧化碳浓度比较高,开闭电灯造成的火花往往引起爆炸。另外,施救或者自救,应该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切断一氧化碳的来源。
专家强调,对待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把他移离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注意患者保暖,解开衣物,特别是领带、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微科普
冬季需警惕“隐形杀手”:
一氧化碳中毒
↓↓↓
0
1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阻碍氧气的运输和利用,使人体器官和组织缺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世界范围内意外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常涉及多器官系统损害。尤其是大脑和心脏等具有高代谢需求的组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0
2
一氧化碳从何而来?
所有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时都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
比如在封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烧煤炉、炭火取暖,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差的地方且使用时门窗紧闭,或在停驶并开空调的密闭车内停留时间过长等情况,都极易导致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03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会有哪些症状?
中毒症状根据吸入一氧化碳的量和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
。
轻度中毒者
可能仅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度中毒者
则可能陷入深度昏迷,甚至死亡。更为可怕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在中毒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去大脑皮质状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
4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该怎么办?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需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处。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部导致窒息,解开患者衣扣使其呼吸流畅,并注意保暖。同时呼叫救护车,将中毒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05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急救方法?
及时吸氧:
尽快给患者进行吸氧,以缓解缺氧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疗法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手段。在高压环境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显著提高,增强了与一氧化碳竞争血红蛋白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迅速解离碳氧血红蛋白,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还能提高血浆中的物理氧含量,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此外,高压氧还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和代谢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脑病症状的患者,高压氧治疗也能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
其他后续治疗:
给予患者进行营养神经、改善脑供血,预防并发症,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治疗,减少剧烈活动,定期复查,清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忧虑焦躁。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风:
使用煤炭火炉、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时,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燃气设备,防止漏气。
正确安装燃气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安装在浴室内。
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
避免在车库、隧道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中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在汽车内睡觉时,应确保车窗开启。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但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这提醒我们,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一起守护生命安全,温暖而安全地度过冬季。
转发,提醒身边人!
在1月5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我国每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2000例到3000例,特别是 冬季多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旦出现了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中毒表现应该高度警惕和重视。
专家介绍,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首先是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的症状。其次是中度中毒,患者一般会出现面色潮红、多汗、心率加快、躁动不安、昏迷这些症状, 严重者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死亡 。
生活中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场景包括:
-
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炭火炉取暖,包括燃气热水器洗澡取暖,容易造成室内通风不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中毒;
-
有些司机,特别是出租车司机,长时间在怠速空转的车里休息,发动机没有关,汽油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废气会通过汽车空调的入风口进入车里引起中毒;
-
在一些农村地区燃煤取暖,烟囱堵塞、烟囱倒风,或者烟囱连接不紧密,往往容易造成一氧化碳泄漏,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中毒。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 孙新: 一氧化碳比空气稍微轻一点,所以救助人员进入一氧化碳中毒现场,匍匐行动比站立要更安全。进入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要严禁明火,室内一旦一氧化碳浓度比较高,开闭电灯造成的火花往往引起爆炸。另外,施救或者自救,应该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切断一氧化碳的来源。
专家强调,对待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把他移离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注意患者保暖,解开衣物,特别是领带、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阻碍氧气的运输和利用,使人体器官和组织缺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世界范围内意外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常涉及多器官系统损害。尤其是大脑和心脏等具有高代谢需求的组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所有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时都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 比如在封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烧煤炉、炭火取暖,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差的地方且使用时门窗紧闭,或在停驶并开空调的密闭车内停留时间过长等情况,都极易导致一氧化碳积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症状根据吸入一氧化碳的量和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 。 轻度中毒者 可能仅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度中毒者 则可能陷入深度昏迷,甚至死亡。更为可怕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在中毒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去大脑皮质状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需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处。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部导致窒息,解开患者衣扣使其呼吸流畅,并注意保暖。同时呼叫救护车,将中毒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及时吸氧: 尽快给患者进行吸氧,以缓解缺氧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疗法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手段。在高压环境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显著提高,增强了与一氧化碳竞争血红蛋白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迅速解离碳氧血红蛋白,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还能提高血浆中的物理氧含量,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此外,高压氧还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和代谢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脑病症状的患者,高压氧治疗也能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
其他后续治疗: 给予患者进行营养神经、改善脑供血,预防并发症,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治疗,减少剧烈活动,定期复查,清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忧虑焦躁。
注意通风: 使用煤炭火炉、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时,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燃气设备,防止漏气。
正确安装燃气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安装在浴室内。
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 避免在车库、隧道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中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在汽车内睡觉时,应确保车窗开启。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但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这提醒我们,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一起守护生命安全,温暖而安全地度过冬季。
转发,提醒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