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 学术成果 -
近年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从城市传播的角度出发,关注城市形态与市民生活,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提供学术支持。近日,由我中心学术团队主持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城市治理重点专项课题《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研究》结项。本期,我们将推送该项目第二篇子报告《网络时代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分析》(执笔:孙玮、钟怡)。该报告以六部上海城市形象片及网络流行的上海城市影像为经验材料,探讨了当前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基本议题、表现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城市形象片如何塑造人与城市的新型关系、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提出四条建议。
网络时代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分析
孙玮、钟怡
在影像技术滥觞之际,城市形象片已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部分。本报告试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国家战略为背景,从人与城市之关系的视角,分析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基本议题与呈现方式,探讨网络时代城市形象片如何达成建构城市认知、激发新型城市实践的途径与举措。本报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部上海城市形象片作为经验材料,包括,《上海协奏曲》(2007)、《上海》(2012)、《上海:灵感之城》(2012)、《行走上海》(2014)、《上海:创新之城》(2016)和《我们的上海》(2016)。也兼及网络流行的非一般形象片意义的上海城市影像,如彩虹合唱团的《魔都、魔都》、微电影“天台”、动画短片“十分钟了解上海”等等,以展现移动网络时代技术变迁与城市叙事主体多元化造就的城市影像多样性的状态。本报告主要采取城市影像的文本分析方法,兼有观者及创作者访谈。
一, 存在的问题
1、过分倚重“非人化”视角的景观表现方式。
对于城市空间的呈现,是城市形象片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观看的视角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本报告所涉及的影片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上海城市空间是外滩、陆家嘴、黄浦江、城隍庙、石库门、新天地、弄堂、南京路、世博源、上海中心等等。观看视角大部分可归为列斐伏尔所说的相当晚近的空间俯视视角,高空拍摄的俯瞰画面被大量地使用。这种视角的景观表现方式,呈现的是一个没有人类正常活动的(人被极度矮化、细微化了)、宏大的、奇观式的空间。它的一个极大用途,就是给予观者看见日常生活中不可见的城市景观,恰如上帝的全能眼睛。如,将不同时空中的视觉元素加以拼贴,制造出城市幻象,由此生发出全新的城市意象,创造崭新的城市意义。在时代广场城市形象片《上海》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当下的外滩场景以肉眼不能觉察的方式拼贴在一起,空间是连续完整的,场景中的人物甚至形成了虚拟的对望、交流的互动关系。这个被制造出来的上海幻想,生产了异常丰富的意义。VR技术在形象片中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景观化的奇异效果。如《我们的上海》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制造了一个极度虚幻甚至是怪诞的城市景观。人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嵌入在城市空间中。一些受访者表示,这些形象片中呈现的非人视角的空间,和我们日常感知的城市相去甚远。观者能够意识到是为了用“气势磅礴”的奇异景观体现上海城市的“现代化”与时尚感,但这种呈现方式同时给人造成了一种“不真实感及”与城市的“疏离感”,和市民的日常城市生活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勾连。
《上海协奏曲》中的“最上海”的场景。
2、城市历史的碎片化与断裂感。
城市历史是串联众多上海城市形象片的重要线索,在上海的大多数形象片中,两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至今,其它则大多被忽略了。城市历史的断裂感非常明显,呈现碎片化状态。例如,时代广场城市形象片《上海》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下上海在人物、建筑、场景上交叠、拼贴,拉黄包车的车夫与当下南京路街道上风姿绰约的女郎甚至形成了眼神的交流互动,并置的空间突出了城市历史的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租界上海与改革开放的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租界上海“时尚之都”、“摩登城市”的形象得以突显。上海的历史如果从唐代说起,已经千年。就是以开埠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也有百余年。城市形象片仅仅从城市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节点,而忽略、遮蔽其它,致使城市历史缺乏连续整体感,上海城市形象因此也显得单一、苍白,缺乏多侧面的丰富性。
《上海》中两个时间点拼贴而成的外滩。
3、城市生活呈现的两极化。
城市日常活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表征,上海城市形象片对于城市生活的表达呈现两极化状态,与真实的城市生活脱节。在大多数城市形象片中,城市生活要么是极端的传统,如下棋、吃小笼包、穿旗袍等,要么就是极端的新奇,如滑板、蹦极、杂技等活动。这些生活场景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些刻意表演的场景和上海市民的真实生活有较大距离。时尚、精明、务实等这些广泛极具上海特色的文化精神,上海作为东方国际大都市特有的忙碌、紧张的城市节奏与状态,以及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都没有得到独特表现。
4、城市动态发展的静态化表现。
创新发展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特征,大部分的城市形象片对于这一议题都有涉及。例如,在《上海,创新之城》这部以“创新”作为关键词的城市形象片中,通过同济智能汽车项目、天马望远镜、洋山深水港、上海光源、凌空SOHO等高空俯视的静置空间来呈现。在《上海,灵感之城》中,同样通过上海中心、卫星、电脑应用等建筑、基础设施等静态画面来呈现创新主题。创新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化过程,仅仅以建筑、设备等体量巨大的空间景观表达,使得形象片对于创新的解释等同于技术设施本身,忽略创新最重要的元素——人。“我们用了大量的航拍表现创新,好像航拍一使用就觉得高大上,但又离市民生活远了。所以最终我们自己也不满意,市民和创新这两大元素没有统一起来”,一位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创作者如是说。
5、过于追求完美的宏大叙事。
城市形象片的画面表现,过于追求一种所谓的“唯美”,追求一种千篇一律的宏大叙事和“完美”的表演,审美趣味较为单一、陈旧。为了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示城市的风貌,目前上海城市形象片中,大多数的城市空间都是空的,日常的城市空间中的大多数的“人”和“物”都被除去了,因为会显得“杂乱”不够完美,如此仅仅留下一个空旷的、方方正正的城市空间。这样的表现方式,固然能够清晰地呈现城市空间中的建筑面貌及城市肌理,保证画面所谓的“完美”。但是,缺乏人之活动的空间仿佛失去了灵魂,城市生活喧嚣繁忙的气息也消失了。形象片中涉及人物的场景,为了保证画面的“完美”,大量采用专门的表演、刻意设置的场景,给人以做作、死板、不真实的感觉。
6、声音、语言作为城市体验的重要元素被遮蔽。
城市形象片给人的惯常印象,就是城市空间宏大景观的堆积。在身体的城市体验中,声音常常是被忽略的一个元素。至于形象片的配乐,制作方或许会很重视,但观者的注意力大多为影像的视觉元素所吸引。2017年爆红的彩虹合唱团作品《魔都、魔都》,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范例,这个以声音元素为主的城市影像,被网友们戏称为“上海城市形象片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个片子将声音元素(合唱歌曲)与上海城市影像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形象片模式,开启了城市形象片的一种崭新类型。这个视频以合唱曲的舞台表演为主要内容,歌曲演唱穿插着上海话的市井对白(语言)。在歌曲演出之前和之后,即整部片子的开场和结尾,出现老上海影像以及当下上海城市景观,合唱团指挥者装扮成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上海滩》主角许文强,游走在这些上海影像的背景前,以此串联起整部片子,这个开头和结尾的音乐则是隐喻老上海的旧时流行歌曲《夜来香》。声音元素在城市形象片中的巨大作用,被史无前例地突出了。相比之下,《我们的上海》也是以男声合唱曲作为基本内容,但VR技术呈现的离奇、空洞的城市景观,几乎将声音元素遮蔽了。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目前上海城市形象片存在问题的分析,同时借鉴了一些国内外影响力比较大的城市形象片经验,本报告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片的传播效果。
1、城市形象片的主体是人不是景观,市民才是城市形象片的主体。要从人的视角、普通市民的视角展现景观,建立市民与景观的联系,揭示景观的意义和价值。假器的观看,毫无疑问是城市形象片的基础。但假器的观看并不必然排斥属人的视角。如《行走上海》,通过一个外国游客的步行旅程,使用了个人的平视视角,展示了从外滩出发,穿行南京东路、豫园、田子坊等城市空间的景象,特别突出了这些空间中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近年来,这种移动性的平视视角,直接取景而非刻意表演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为城市形象片采用。如2012年推出的《伦敦申奥宣传片》,通过跑步者串联起了图书馆、球场、道路、大英博物馆等各个城市场景;《伦敦2014深秋城市宣传片》等,同样采用了平视视角,通过行走的方式,呈现了博物馆、伦敦塔、大剧院等著名城市空间,有效地建立了人与建筑物、空间、景观、城市的关系。对于街道、广场、公园等空间中的人群的表现经常采用直接取景的方式,这样的画面真实自然,同时也拉近了人与城市的关系.
2、城市不是唯美的观赏性景观,而是多元化主体、多重社会关系的交互界面,是陌生人相遇、异质文化交织碰撞的场域,城市是有个性特点的不完美存在。城市形象片应该更加多元化,充分体现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开放和包容。例如,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短片《十分钟让你了解上海》就呈现了一些其它影像片中几乎没有出现的城市空间,如“人民公园”相亲角,充分展现了上海特质的文化现象与城市景观。同时,该片还将民间关于上海的种种有趣的说法表现出来,如,上海人自以为是全中国最文明的人看不起外地人;外地人认为上海人小气、势利,但上海人则认为是有经济头脑、契约精神;上海男性尊重女性、崇尚家庭,等等。也呈现了一些主流媒体回避的议题,如上海的环境污染问题,黄浦江、苏州河整治的困难;上海对国民经济贡献非常大,列全国首位等等。这些城市文化不那么完美方面的暴露,不但没有造成负面观感,反而与观者的现实体验产生极大的共鸣,大大增加了形象片与上海城市本身的亲切感与感染力。
3、增强互联网思维,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注重技术与内容之间的融合,最大程度突显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力。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用最新技术提升城市形象片的表现力,开拓城市形象片的制作模式、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如延时摄影技术、4k高清技术等在城市形象片中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影片的表现力;移动网络传播能够大大拓展甚至超越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不应该流于形式,应该与内容密切勾连。不同的技术都有其表现力的偏向,因此,应该根据技术自身的特色,搭配合适的内容,做到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例如,网络上流传的短片《50部手机拍摄旋转的纽约》通过将50个手机拍摄的纽约城市场景用旋转的方式连接起来,生动地展现了纽约的街道、地铁、公园、广场等空间中的日常生活,特别呈现了这些空间中人的活动。新颖的技术运用方式使得整部影片更为生动,也提供了观看城市景观的特别视角,值得我们借鉴。
《行走上海》中被形形色色的身体充斥着的上海城市空间。
4、加强身体体验与空间的代入感。在城市研究中,身体被认为是非常重要但又被忽略的一个元素。因为强调身体的体验,可以建构一个与静态城市规划不一样的“实践城市”概念。对身体体验的发掘,是当前城市研究的一个崭新趋势。以身体体验作为感知城市的方式,一个稳定的城市空间(比如外滩),就有可能转变为被不同主体、不同时间所占有使用的多样性场所,城市空间不但具有了多元化的丰富意义,也提供了普通大众实践“城市空间权利”的更大可能性。
影像技术目前尽管无法替代身体的直接参与,即,以全息方式感知城市,但可以部分实现逼真的身体代入感,这也是影像视觉技术相比于文字印刷媒介的优势。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爱上海”微电影大赛影片“天台”,就通过非常简单的影像技术给予观者这样的身体参与感,摄影机跟随拍摄者的身体移动,晃晃悠悠,一路敲门、入户,在居民的引导下登上天台俯视上海。镜头的不稳定持续性地晃动,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交替转换的观看方式,制造了极强的身体代入感,观者仿佛感觉是自己小心翼翼地行走在上海老式房子逼仄的楼梯上,慢慢地登顶天台。身体本身也成为这个短片着力呈现的一个对象,片子在结尾处,借用一位阿婆之口说,“你们来拍电影?我带你们去看电影”——画面呈现的是夜幕中透过窗口、阳台展露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集中于身体活动:抽烟发呆、晾晒衣物、打麻将、看电视、晒衣服、做体操、织毛衣、打太极拳、拖地板、写作业、男女拥抱等等。如此,通过突出嵌入日常生活的身体活动,将观者代入到城市生活的具体场景中。
在微信等新媒介成为中国人整体生存方式的移动网络时代,市民与城市生活的连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普通市民获得了更强大的移动能力和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他们渴望自主性地建设城市社会。城市形象片的思路如果仍然停留在奇观展示、宏大叙事、灌输式宣传的范畴,即便使用了最新技术,也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在广大市民通过网络接触到全世界形形色色的城市影像,并且有机会游走于全世界城市的情形之下,城市形象片必须重新理解城市、技术、时代,才能找到创新之路。
执笔:孙玮、钟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方菜单选择“查看公众号”并进入“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