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
01
大约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画※,表示这一章自学的时代,一个少年降生在美丽的天山南麓。
他不叫库尔班,也没有小毛驴,他的爸爸——一个启发了《西游记》的作者编出“女儿国”故事的反面人物,热泪盈眶地发了一条朋友圈——“这都什么事儿啊。”
于是,孩子就叫鸠摩罗什,如果他有弟妹,可能就叫鸠摩罗么,或鸠摩罗事儿……
孩子的爸爸叫鸠摩罗炎,从天竺来,原本打算到西方极乐去,却在半道上被龟兹国公主给截了胡。
“不都说父母出生地相距越远,生出来的孩子越聪明吗?”
长公主耆婆跟王兄撒娇。
那一年,她都二十了。从小玩到大的古丽、买买提她们都是三个娃的娘了,公主还没对象。
“咱们国家以后要是没能青史留名,指定因为多音字!”
龟兹国国王懂妹妹的point,他不仅给全国各大媒婆都发了一本《龟兹字典》,还贴心地在shi那页折了角,然并卵。
所以,当妹妹一脸花痴地恳求王兄逼迫鸠摩罗炎还俗时,他二话没说,就把这位普通话还说不太明白的印度僧人给扣下了。
“Anglee!Valley Valley Diffigo Do Dog Do Dem。
①
” 鸠摩罗炎置顶了一条微博。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字幕组打出“十个月后”的光景,鸠摩罗什就诞生了。
后人在形容鸠摩罗什天资聪颖时,一般都会追溯到他还是个卵的时候。
“你看人家,生个孩子的功夫把二外都学会了!你这孕傻都第四个年头了!可咋办啊。”那几年,龟兹国的婆婆都这么教育儿媳妇。
公主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怀孕期间,怎么就张嘴就来天竺歌,抬手就跳天竺舞了。
总之那几年,感性赢了理性那一面。
02
“我无处不在”,公主活在“别人家的儿媳妇”的Title下,正经风光了几年。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聪明,到后来快hold不住了。
最后,她就像《超体》里的Lucy一样,
开始更关心“存在”,而不仅仅是“拥有”
。
她开始思考很多哲学的问题,就像很多人在礼拜二上班的时候会瘫在工位上,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要到哪儿去?”一样。
深邃。
“我想出家。”
有一天,公主突然跟正在追肥皂剧的鸠摩罗炎说。
罗炎给了公主一张正宗的黑人问号脸。
“还要带上儿子。”
于是,接下来,就没有鸠摩罗炎的戏了。
母子二人踏上了慢慢取经路。
只有一个问题,他们本来就在西边,周围又都是山,所以貌似只能在原地打转。
“妈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呢?”
“儿喳,瞎逛吧。”
“妈妈,为什么你都不拿行李,都放我头顶上呢?”
“儿喳,因为剧本就是这么写的呀。”
据史书记载,当时幼小的鸠摩罗什,头顶着巨大的瓦罐出行,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不对啊,我还小,怎么能负担这么大个东西呢?瓦罐马上掉下来碎了一地。
“儿喳,咋了?”
“妈妈,我心动了。”
03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嘴动。
出家那年,鸠摩罗什七岁,跟七岁才开口叫爸妈的文征明不同,少年鸠摩罗什,“每天背上千首佛教诗,每首都有三十二个字,一天要说三万两千个字,没有老师教,他统统无师自通。
②
”
关于文征明的故事大家可以关注大般若宗书院公众号(ID:dbrshuyuan)回复“文征明”查看,故事很有意思的
这个嘴皮子,可以说是非常溜了,并为以后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鸠摩罗什二十岁那年,已经在整个西域成了家喻户晓的少年偶像,TFboys和小虎队加一起,距离他都还差一个甲壳虫乐队的距离。
他“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妈,也在这一年做了一个决定——去天竺,做少女。
她交代给鸠摩罗什的话简直让人竟无言以对——
“儿啊,我看你Buff加得也差不多了,咱们就分开打野吧,你负责中路,娘去下路了,擦狼黑。”
于是,这位少女人生中第二次,看到了一个XS号的黑人问号脸。
那一年,《晋书》里是这么写的——
“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智入辅中国。”
(万能鹿注:分野,意为分开打野)
04
“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诗词大会》,但绝不会有历史典故大会吗?”
有一天,鸠摩罗什跟舅舅白纯一边吃哈密瓜一边闲扯。
对,白纯就是那个憎恨多音字的龟兹国国王,耆婆的哥。
“因为诗词优美?”白纯说。
“不对,因为历史年代不好背。
我打赌,再过一千六百年,咱们这个时代不是必考题。”
一语中的。
你可能知道魏晋,却不一定知道和两晋并列的西部历史——五胡十六国。
这段历史怎么说呢?随便拎出一个知识点,你都会懵。
吕光就是这么一个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原来是前秦王朝的一元大酱,皇帝苻坚看他有点“咸”,就派他出征西域,顺便把那个叫做鸠摩罗什的能人,给X丰快递回来
③
。
此时,鸠摩罗什掐指一算,大事不好,大龟兹药丸!
于是,他赶紧提醒舅舅,说打东边来的可不是个喇嘛,你可千万要假装成个哑巴。
白纯舅舅不辱此名,见到“知识点”就是一顿喷,什么“你愁啥”“有本事你打我呀”统统说出口。没多久,龟兹只停留在字典里,供后人查阅。
世人亲切地把白纯称为——“傻白纯”。
05
吕光为鸠摩罗什建造的鸠摩罗什寺塑像
另一边,被“知识点”虏获的鸠摩罗什一脸不开心。
他还记得,曾经有个算命的瞎子跟他妈说过,佛陀有三十二相,鸠摩罗什有三十相,但是命里注定犯桃花,要是过了三十五岁,还没有破色戒,那就是当代第二佛陀了。
“我还没经历过桃花劫呢,咋就成了阶下囚。”
正说着,“知识点”给他塞了一个姑娘进来。
不是别人,正是他舅舅的女儿,大表姐。
“我是个僧人,我不能娶妻的。”鸠摩罗什义正言辞地跟“知识点”说。
“你爸原来不也是和尚吗?有什么不行的。
④
”
在万般屈辱之下,鸠摩罗什只好从了(究竟是不是逢场作戏已无从可考)。
从一从二,就可以从三从四。
就这样,鸠摩罗什成了“知识点”的军师,给他排忧还给他解难。前秦的国王在凉州左等右等也等不来“知识点”,一个不小心就挂了。
于是乎,“知识点”自立为王,成立了一个凉国,主要经营丝绸之路上的凉茶产业,取义人走茶凉。
然而好景不长,挂掉前秦的boss姚苌是鸠摩罗什大师的粉丝,江湖人称“罗师粉”。
“罗师粉”一看,“好你个知识点,居然敢不划重点?”
于是,率兵大举讨伐凉国。
就像做过《十年高考五年模拟》似的,罗师粉在应对知识点时,简直如学霸亲征。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知识点”。
他的后人以此为傲,成立了一个名叫罗X思维的公司,主要宗旨就是“消灭一切知识点”。
当然,这是后话了。
06
粉丝互怼常有,死伤遍野不常见。
鸠摩罗什踏着这一路的尸首,内心感慨,选了法师角色也不带玩得这么残暴的,难道国号叫“秦”的都这么会坑队友吗?
(秦始皇:昂?)
答案是肯定的。
“罗师粉”把鸠摩罗什迎请到都城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给地位,拜他为国师;
第二件,给资源,拨给他八百个僧人在西明阁和逍遥阁里,共同翻译三百部佛经;
第三件,给人。
“法师,这12个美女送给您!可千万不能让咱这智慧的血脉绝了后啊。”
这一年,鸠摩罗什刚好三十五岁。
算命瞎子说的那个坎儿。
他没过去。
于是,鸠摩罗什从此不再住僧房,改住民宿。
一三五住东屋,二四六住西房。
他觉得自己不能带歪了风气。
然而风气就像雾霾,是不会因为单双号限行而主动变好的。
后秦的很多僧人,开始学着鸠摩罗什的样子偷偷结婚。
“你愿意娶她为妻吗?”
“我愿意”
“你说啥?”
“我愿意”
“你大点声,我听不见!”
“
我愿意!
”
“愿意个屁!”
鸠摩罗什气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他把所有僧众召集起来团建。团建的项目只有一个——吃面。
面不是一般的面,那是相当劲道,一个大碗里,装满了长长短短的针。
“你们谁要是能像我一样把这碗“针面”吃了,谁就可以跟我一样娶妻纳妾。”
说罢,抬起碗,吸溜吸溜地就把针给吃了。
底下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不愧有天竺血统,吃饭都不用筷子!”
“那你说可不咋地!”
07
于是这些弟子们收了心,一心一意跟着鸠摩罗什搞翻译。
那时候,参与翻译的都是一顶一的人才。
鸠摩罗什经常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你们没去过天竺,你们不知道天竺人有多爱唱歌,经常好好唠嗑呢,突然就唱起来了。你说这样的唠嗑,难不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