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晒爱思PsyEyes
教心理学的唐映红老师个人专栏号。以心理学为基础诠释世间万象。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江湖事,无不可用心理学来诠释、解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童俊邀请你:开年大作,仅招60人,拼手速! ·  14 小时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时间就是金钱——吗? ·  5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人人都是NPD?|《新疯狂时代》 ·  4 天前  
壹心理  ·  MBTI有那么多人相信,真的靠谱吗?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晒爱思PsyEyes

人性 | 社会难免有坏人,但再多坏人也不抵社会败坏

晒爱思PsyEyes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6-05 23:25

正文


好人变坏会怎么样?

(《悟空问答》用户提问)



哈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首先界定什么是“坏”?为何会有“坏人”?

先说“坏”, 衡量和标度“坏”有三个范畴,三个不同的范畴。一是 普世的自然的“坏” ,谋杀、暴力强奸、故意伤害他人等自然犯罪所表现出的“坏”在任何文化,任何社会都被视为反社会的恶行,都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坏”。二是在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乏必要的以及适宜的教化和规训,以至于其人格与后天生活的环境存在冲突。 例如,在养育过程中缺乏必要规训的熊孩子,成年后会缺乏必要的自制和对他人的尊重,成为一个惹人烦,甚至令人憎恶的角色。三是 相对于文化价值或者社会主流规范被标度的“坏” ,在一个社会里被标度为“坏”,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未必是“坏”,甚至被誉为美德。例如, 一个主张民族自治的人在C国视为坏人,同样的言行在B国却可能被视为英雄。

普世的自然的”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即天生”坏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暴力犯罪者大脑与生俱来就缺少某些特质,如镜像神经系统被抑制。人类的同情、怜悯源自镜像神经系统的运作。大多数人在愤怒的时候可以摔杯子,砸沙包,但不会摔小孩,砸邻居,因为他人遭受的痛苦会令我们自己也感到痛苦,所以”不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镜像神经系统受到了抑制,他就不会感受到他人遭受的痛苦,因此他愤怒时摔小孩与其他人摔杯子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他砸邻居与其他人砸沙包的心理感受也是一样的。

因此, 如果你是正常人,你就不大可能变成这样的”坏人“。 天生”坏人“在人群中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小比例,而天生的”坏人”是否真的就成为“坏人”则与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以及成长经历有关。 好的社会将“坏人”教化成普通人;坏的社会,将普通人塑造成“坏人”。


社会化过程因为缺乏必要和适宜的教化和规训,以至于造成成年后与所处的社会情境和主流规范相冲突,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来,这样的“坏”根源在早期,特别是青春期及以前所历经社会化过程的教化和规训本身就具有反社会,反人类的特点,导致他们成人后的人格也相应地具有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 现时代许多人所谈到的“坏人变老了”,其实就反映了50后部分人群,因为其童年和青春期生活在不正常,反人类的社会环境中,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教化和规训就以人与人你死我活血腥斗争为常态,以狭隘、偏执和极端的观念来看待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来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人往往具有权威型人格障碍,不懂得尊重以及与不同的他人共处。他们的"坏“是相对于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和判断而言的,如果把他们的言行举止放置到塑造他们的斗争哲学的社会意识形态下面,他们就显得坚毅而不是”坏“。

严格地说, 这样的”坏“是社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具有反人类的教化和规训塑造出来的结果,他们不是”变坏“的,他们是被”教坏“的。

至于第三种情形其本质上谈不上”坏“,在美国嘲讽本国总统是正常甚至受到鼓励的行为;在泰国表达对国王的批评就是犯罪。 如果一个社会本身就是”坏“的,是不道德的,那么许多在别的社会正常的,正当的行为也会被视为”坏“,视为犯罪。

概括起来,

1、 有些人因为生理因素而成为天生的”坏人“,但好的社会能使他们天性里的”坏“被抑制而不表现出来

2、 一个反人类、反现代文明的社会可能教化出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在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评判下的”坏人“,他们一旦置身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就可能与社会主流规范相冲突

3、 一个不道德的,”坏“的社会会将许多在其他文明社会里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行为视为是”坏“的,甚至是犯罪。

所以, 好人不可能变成坏人,坏人要不是天生的,要不是教化出来的,要不是被不道德的社会标签的。

(这篇文章首发于5月31日之悟空问答栏目。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访问本师悟空问答专栏。)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2017-06-05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