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别了,特朗普!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1-22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循迹晓讲(id:mylifeano)

作者丨颜方平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当地时间2021年1月20日,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拜登宣誓就职 图源于网络


可以说,这次美国总统大选创造了历史,竞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不仅总投票率极高,在一些重要的摇摆州如密歇根州,投票率更是达到了90%——如果所有选票都是有效的话。


在如此之高的投票率之下,两党候选人的得票数都创下了历史新高,拜登拿了史上最高的七千七百万票,川普拿到了七千三百多万票,都打破了奥巴马的记录,成了美国历史上得票第一和第二高的总统侯选人。

|抗议者爬上国会大楼 图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在大选结果基本确定的最后阶段,还发生了抗议民众冲击国会事件,更出现了现任总统川普的社交账号被各大媒体封杀的大新闻。


但不论怎么说,川普总统四年任期已满,拜登成为新46任的美国总统,美国政坛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我们回首过去的四年,川普做了很多事,其中最著名的口号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被人们概括为“美国优先政策”。


在一系列围绕这一主题而制定的政策实施下,拜登政府也不可能完全推翻或者消除川普这四年对美国乃至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


01

推出减税政策



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复苏,经济学界一般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调整和衰退期。为了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奥巴马政府采取了扩张债务规模、加大政府购买的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2000-2020年美国失业率 图源于网络


我们应当承认债务扩张和量化宽松对宏观经济的刺激作用,延缓了社会投资的缩减,拉平了失业率上升曲线。


但是债务扩张和量化宽松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需要建立在政府持续获得高额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才能支撑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国债背后所需要的政府信用。


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偏高,大规模的跨国公司纷纷把产业布局到税负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造成美国制造业岗位在数十年中结构性流失,留在美国的大多是高技术、高层次管理性岗位,在这些阶层收入越来越高的同时,普通民众收入长期停滞,低收入人群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


|2010-2021年,美国国债总额(十亿美元) 图源于网络


这当中还夹杂着种族问题,因为历史原因,低收入人群当中少数族裔较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又加剧了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种族矛盾和社会撕裂。

川普出身于商人阶层,自然深知税负对于企业运营的影响,故决定以税收为突破口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

2016年开始,川普政府开始研究起草《减税与促进就业法案》,经过政府与国会长期的磋商、酝酿,在2018年中期选举之前,借共和党同时掌控参众两院的政治优势在国会获得通过,得以颁布实施。

这一法案从研究开始,就没有得到民主党中很大一部分力量的支持,他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减税必然导致政府预算缩减,将影响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能力,进而加剧经济衰退,引发失业率上升。但对于美国纳税人的税负高这一点,两党并没有争议。


|2008.01-2020-12,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盈余为负)(百万美元) 图源于网络

同时,传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来就包括加大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两个方面,奥巴马政府仅仅采纳了前者,而川普政府则力求将后者补充上来,但这依然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根本面并没有改变。

长期来看,减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税基,最终达到财政收入增加的效果。

减税政策推出之后,对美国GDP增长的刺激效应立竿见影。川普总统对社会的承诺是,减税之后未来10年的美国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3%,这个目标在2018和2019年都基本达到。


不过,随着2020年疫情席卷世界,已经无法验证在正常的条件下能否按照川普总统的预想发展,而如果拜登当选,很大可能会对川普的减税政策进行改动,自然也无法继续验证川普减税政策的有效性了。


减税带来的红利还刺激了企业把多出来的利润用于股份回购,成为川普任期内美国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02


努力增加就业



除了减税,川普政府也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上一轮经济全球化,形成了资金管理中心在避税天堂,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在美国,而中间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制造在人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局。

在美国的企业,资本支出长期走低,造成了美国高技术、高层次管理岗位需求大、薪资高,而制造业工种需求小、薪资低,引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低收入人群的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1940-2020年美国制造业岗位 图源于网络


企业所得税的减少会增加企业盈利,所以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征税对象从属人制向属地制的切换,也会增加企业在美国本地购买设备,投资建设和扩大产能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把制造业工作机会带回美国。

川普政府接连会晤了跨国制造企业巨头,包括鸿海的郭台铭、台积电的张忠谋、甚至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都承诺会在美国加大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其中马云甚至承诺将会为美国“带来100万个就业机会”。

|川普和郭台铭在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工厂的奠基仪式上 图源于网络


事实上,郭台铭承诺会在威斯康星州设厂,却迟迟只打雷不下雨,期望中的“富士康美国工厂”并没有出现,而马云承诺的“100万个就业机会”更是完全不见踪影。

出现这一局面,主要原因还是川普在当选总统之前并没有受过专门的政治训练,其学识水平和政治经验都十分欠缺。虽然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生意上确实很有一套,但他缺乏在政治方面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所以“被骗”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川普的行事风格和语言习惯,也十分不受主流政坛的欢迎,一些与主流政治人物有千丝万缕的传统美国商业巨头甚至专门与川普总统“作对”,如通用汽车不顾减税红利,决定关闭部分美国工厂,这些问题都让川普总统降低就业率的努力大打折扣。

|川普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决定非常不爽 图源于网络


尽管如此,美国已经迈入了资本回流的通道中,这一大的趋势已经不可回头。


不仅是美国国内的政策变动,更因为世界局势越来越变的不可预测,一些传统的对外投资目的地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人力成本不再低廉,营商环境越发恶化,贸易摩擦愈发频繁,促使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不得不考虑其投资的安全性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在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开始汇回其存留的2500亿美金的一部分,用于将部分产能迁回美国。

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美国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都迎来了增幅的扩大。很多公司借助于减税带来的盈利增加,向员工发放了一次性奖金。资本回流、投资扩大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雇主不得不增加工资,甚至向很多结构性失业群体提供在家工作的机会,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劳动力大军。

即使疫情席卷让很多政策不得不中断,但经济恢复之后,企业已经习惯于在较低税负下回流资本、扩大投资,未来的政府及时政策上有变动,也很难将税负提高到奥巴马时期的水平。


而从长期来看,美国将从主要的资本输出国转变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这一趋势已经不可扭转了。


03

社会撕裂问题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即使最原始的美国居民,其主体也都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殖民者及其后代。


在建国伊始,十三个殖民地州迅速结成联盟,并在多个方面达成重大妥协,最终形成了美国立国的共同价值,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无古人,很可能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

然而,美国立国的原初价值本身随着历史的发展就不可能永远正确、一成不变,再加上不同来源不同族裔移民的不断涌入,融入美国社会,现如今的美国人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熟稔或者认同美国立国的原初价值了。

|拜登政府将每年接收难民数量提高至12.5万,并随着时间逐渐提高上限 图源于网络


让几亿人甚至全世界认同美国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后来的美国人并没有能够好好回答这个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但美国人也因此承受了本不应当由美国一个国家单独承受的代价。

贫富差距、种族冲突、左右之争,由此而引起的社会裂痕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数十年里越来越大,到川普总统时期几乎迎来了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川普总统被认为是保守美国传统价值的代言人,而民主党人则代表自由的、激进的社会思潮,甚至还有桑德斯这样被广泛认为是社会主义者。

|2017年川普赢得大选后,反对他的抗议游行在全美就没有停过。甚至还有反特朗普人群扛着苏联国旗,喊出“我们要社会主义,不要特朗普!” 图源于网络


保守主义传统价值在美国正在失去民意基础,但自由主义激进思潮却也会给社会造成负面的破坏,这本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两方都应该好好反思并作出改进和妥协,但在如今的美国却显得非常困难。

一个简单的例子:2020年美国大选投票之前,川普总统的团队正在不遗余力地劝说选民不要通过邮寄选票的方式投票。这被外界看作是川普团队认为邮寄选票不利于川普和共和党,不过反对川普的人不仅不会因为川普总统的劝说而放弃邮寄选票,反而促使他们加速团结一致,最终的结果是邮寄选票绝大多数都投给了民主党和拜登。

邮寄选票原本只是投票的补充,适用于因故确实无法亲自前往投票站投票的选民,但邮寄选票也确实存在选民身份无法核实、可能造成重复投票等漏洞,而本次大选的争议很多也确实都来自于邮寄选票,这就是邮寄选票不宜被当作选举投票主要形式的最好证明。

|两条推文称邮寄选票会导致“人为操纵的选举” 图源于网络


但是川普和共和党却没有提出保障投票时减少疾病传播的指导性意见,或者革新传统投票站投票的改革建议,只是一味的反对邮寄选票,在美国社会严重撕裂的当下,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这是川普应当好好反思的地方。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BBC访问时指出,美国媒体放大了城乡差异、移民政策、社会不公等问题的仇恨和争议。与奥巴马认为是川普总统放大了争议的判断不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反对川普的人在刻意制造分裂。

|科技公司采取行动封杀川普及其盟友账户 图源于网络


因为如果按照奥巴马的说法,川普制造了分裂,可是事实上绝大多数美国媒体都是不遗余力反对川普,那么奥巴马口中放大争议的“美国媒体”又是指哪个媒体呢?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发声门槛极低,导致人们并不在意事实,假消息泛滥。

川普已经决定,如果失去了总统大位,他将投资媒体界,与联合反对川普的主流媒体们竞争话语权,这又将成为川普四年留下的另类遗产。


04

政坛人士风波



川普是一位典型的个性领导人。


他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在社交媒体上总是使用小学水平的英语表达最通俗的意思,这让那些曾经在人前风度翩翩的政客们十分不悦。

而在行事风格上,川普总是言出必行,只要是在他总统权限内能做的事情,他往往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因为川普的这种特点,他时常被人贴上“个人英雄主义”或者“独断专行”的标签而被人诟病。

但仔细想来,川普的所作所为都在他作为总统的权限范围内,他没有任何一项越权的行为,绝不应该把川普与有些国家那种说一不二的领导人相提并论。

在川普任内,他对于人事安排与他的说话风格一样,捉摸不定。

|川普辞退的部分官员 图源于网络


川普经常性罢免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官员,上任以来就撤换过国务卿蒂勒森、首席战略顾问班农、白宫办公厅主任普利波斯、两任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和博尔顿、白宫经济顾问科恩、国防部长马蒂斯、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司法部长塞申斯、情报总监科茨等等,大选之后川普又撤换了国防部长埃斯帕。

首次涉足政坛的川普总统,始终用商业领袖的方式处理政府的人事问题。在川普的公司,只要与老板理念不合,必然是卷铺盖走人,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带到了白宫。

但是政治人物一般不会如此行事,因为政治的本质是妥协,不管哪个国家,不管什么政体,都不存在真正的“九五之尊”,领导人都必须学会要与里里外外各种力量和各种观点妥协,更不应轻易使用企业管理当中“拉一派打一派”或者鼓励内斗的“驭人之术”。


因为川普不是董事长,他做总统必须尽可能多地争取支持他的力量,那些支持力量才是美国的“董事会”。

|博尔顿出版的《事情发生的房间:白宫回忆录》以及知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所写的《恐惧:特朗普在白宫》 图源于网络


在川普撤换了如此之多的重要职位人员后,他原本于2016年大选中形成的支持力量也在分化瓦解。其中,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甚至出书公开了白宫的一些决策秘辛,或明或暗地在当中指责川普的施政错误。博尔顿甚至公开表示,下一次大选一定不会选川普。

博尔顿的书中所讲的事情未必都是事实,但博尔顿的行为代表了很多原川普支持者的态度,包括同为共和党人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和现任参议员多数党领袖的麦克康奈尔,他们从头到尾就对川普抱有疑虑,2020年大选之所以造成如今的局面,绝对少不了这些老牌共和党政治人物的“贡献”。

有人说,2020年美国大选是一次“政变”,那就是川普和各路反对川普的传统政治人物之间的对决,是包括民主党、共和党两党人物在内的传统政客对政坛另类川普的总攻击。

如今,虽然川普输掉了选举,但是那些反对川普的政治人物们大概率也要好好思考怎样才能守好政治这碗饭,不要下次再让政治素人抢了去。


而他们也必然要改变曾经的做派,去争取投票给川普的那七千二百万人民的支持,不管是谁当下一任总统,这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05

重塑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十年。在最近三十年中,它大规模扩大了规模,几乎囊括全世界几乎全部的经济体。

但是随着WTO规模的扩大,它的作用却在下降。

后来的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在加入WTO以后,在获得利益的问题上寸步不让,在承担义务的问题上却百般推诿。还有一些经济体对其他经济体排除准入,却连一纸行政命令都没有,似乎这个经济体的市场主体一夜之间就“自动自觉”地一致不与被排除的经济体做生意了。

因此而遭受损失的经济体在现有WTO体制安排下却完全求告无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WTO机制已经事实上失效了。


|WTO已经失效了 图源于网络


目前世界各国应对WTO失效的方法主要是签订新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如区域性贸易协议或双边的自由贸易协议(FTA)等。

川普总统上台以后,应对这一问题的做法显得非常激进。上任伊始,川普就对WTO的“无能”进行无情攻击,大力列举美国在数十年来面临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市场准入不公、贸易逆差巨大等问题,并且高举关税大棒,以关税作为武器和筹码迫使贸易对手与美国坐下来谈判。

川普的做法被很多反对川普的人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


这一解读是错误的,川普动用关税手段的目的并不是征收关税或者保护国内产业,而是通过抬高筹码的手段迫使对手遵守规则,如果规则得到了遵守,关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图源于网络


川普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来了大量的争议,而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反对者反对川普的最主要理由就是,动用关税手段的目的虽然不是贸易保护,但关税本身却是不折不扣的贸易保护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手段会严重损害目前十分依赖全球化贸易体系的跨国公司的利益。

即使川普的政策从长远看有利于那些跨国公司,例如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对跨国公司都是有利的,但当前的损失却是他们不愿意承受的。

不过,即使川普的关税手段得不到延续,但川普对贸易体系发起的“大闹天宫”却已经深刻影响了全世界。

在川普的影响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得不重新探讨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疏失,通过新的机制重新建立贸易体系,而长期不遵守贸易规则的国家也正在逐渐被排除出国际供应链之外,产业大转移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


0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