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uobicom
带你走进最精彩的比特币bitcoin世界! 每日最火的比特币资讯,实时的比特币价格行情信息,都浓缩在这里。火币huobi,专注数字货币产业基础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心禅道  ·  投资#785 ...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785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huobicom

火币袁煜明专访:这几种生意不需要区块链

huobicom  · 公众号  · 比特币  · 2018-04-26 17:51

正文


袁煜明:原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曾连续5年上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写出多篇行业影响力巨大的深度报告。

    

                         

3月初,袁煜明正式加盟火币中国,担任区块链研究院院长,负责区块链行业研究与规范制度。

 

硅谷密探对袁院长做了一次独家专访,来详细解读他对区块链行业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和所提出的宏观商业体系。

 

最重要的原则,是没有上帝视角,只有持续的试错迭代

 

密探您之前是证券分析行业的意见领袖,加入处于垦荒阶段的区块链行业,有什么初步观感?

 

其实担任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院长也就一月有余,但是却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个圈子的整体节奏非常快,氛围是热火朝天的。

 

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是:我接触过很多别的行业,有一些是外人看来特别光鲜的,但是里面的人却盛名难副。而区块链这个正相反,我看到很多业内人士比外人要有热情的多。很多人非常有理想,非常想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有个流行词汇叫“佛系”嘛,而区块链行业的人,和“佛系”正是完全相反的。因为大局未定,大家都深感时间紧迫,争分夺秒。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区块链专业人士分享有启发的研究结论。但是,现阶段行业初期,一切都没有定论;现有结论,未来也可能被推翻。

 

我们研究院节奏也很快,并且人员背景很多样化,有曾经的大学副教授、多个区块链项目主管、加密学博士、连续创业者、数据分析师等等。

 

研究区块链,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终极形态,没有上帝视角,只有持续的试错迭代。


我们没有全能的上帝视角

 

区块链的本质是共赢


和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不一样,区块链不是一次生产力革命。和他相似的是印刷术/造纸术、股份制、互联网,也许在技术上没有特别大的突破,但是能解放生产力。

 

追溯回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大家为了扬帆冒险,必须凑钱造起大船,然后按出钱比例分利润,就诞生了股份制的雏形。

 

然而股份制结构到今天,已经落伍了。原因在于:它强制企业把获取利润作为主要目的,市场把利润作为评估公司成败的标杆,从而造成畸形。所以我们看到:为国为民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型军工企业,全部加起来市值不如三瓶酒(茅台五粮液加洋河);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利润必须使劲各种办法从用户身上赚钱,最后变成自己最初讨厌的样子(例如Facebook);A股有些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买不起上海1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只要卖掉1%的股份,马上可以买下整套别墅...等等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事实上,现代企业已经变成非常庞杂的、能牵动社会各个环节的体系。一种好的机制,应该能够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并且实现共赢。

 

而通过区块链,通过通证(即 token),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共赢机制,把所有的员工、用户、供应商、广告商等等,都绑定到一条船上,可以极大的激发企业的活力。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我们知道:若单个矿池的算力超过51%,就能控制区块,为所欲为。但比特币诞生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出现这种情况?中本聪不知所踪,为什么没人选择操纵比特币?

 

因为一旦矿池算力接近甚至超过51%,群众就开始担心,币价会下跌,矿工们纷纷退出这个矿池,最后矿池自己也去主动限制算力增长。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有凝聚力,是因为矿工、矿池有崇高的情怀和对比特币的热爱吗?

或许有一些,但多数矿工都是普通人,最主要的,是因为
比特币设计的是一种共赢机制——让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密探难道共赢机制下的区块链项目,就不必追求盈利么?

 

股份制思维下才需要追求盈利。区块链模式下,最后会做成一个生态体系——产生、获取和使用token,并构成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跑起来就可以。

一个体系的目的,未必是利润。比如以太坊,它也不盈利,但是它做成了一个产生、获取和使用以太币、循环流通的生态系统。于是ETH 价格大幅提升,持有以太币的各路人马,都能从中受益。

 

密探注:我们最近获悉,火币上线了矿池业务,将矿池平台与交易平台连接,成为全球首家集数字资产开采与交易一体化的数字交易平台。


 

这样做,正是为了建立一套从挖矿到交易的完整生态体系。矿工获取挖矿收益后,必然要通过交易平台来套现。火币矿池开采与交易一体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矿工获取收益后仍会在该平台进行交易。这样一来,火币的用户数、活跃度以及平台的流动性也都会进一步以提高。火币发行的通证价值也会提高。我们可以持续观察:这是否是一套共赢的生态系统。



产业有学习效应

 

区块链业内人都非常的紧张和勤奋,因为产业有学习效应,区块链的演进可能会比互联网快上很多。

 

密探:什么叫学习效应?

 

其实就是以史为鉴。我举个例子。曾经我有件事不理解:为什么2014年,Facebook 的扎克伯格,要花 190 亿美元收购 WhatsApp。WhatsApp 2013 年营收才1020 万美元,这笔收购费溢价也太多了吧?

 

其实后来想明白了:这就是扎克伯格懂得以史为鉴。曾经雅虎有两次机会收购谷歌,第一次还是谷歌主动求收购,后来扬名天下的网页排名算法,开价才 100 万美元,结果被雅虎拒绝。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雅虎搜索被谷歌彻底击败。有鉴于历史经验,扎克伯格明白了: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要立刻消灭它或者收编它,价格与之相比,不那么重要。

虽然,每一段历史都不会简单重复,但它的确具有周期性,比如人工智能从五六十年代至今的起-落-起-落-再起,就是循环发展的。区块链承接自互联网,这个行业,能从互联网发展史中总结到一些适用规律,套用到区块链情境中加以思考和决策。

 

密探注:加密货币交易所也许借鉴了此前 Uber 发展和共享单车行业大战的“历史”,意识到“高筑城、广积粮”是成功必备之道,因此在央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纷纷转战海外市场,寻求版图扩张。继续以火币网为例,3月24号火币美国刚刚宣布,已经在美国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完成MSB 牌照注册,可以在美国的大多数州进行币币交易。时隔不到一周就在 30 号继续放话:30日正式进入韩国市场,将为韩国用户提供合规的韩元数字资产交易服务。

 

完全标准化产品且供给无瓶颈的体系都不需要区块链

 

区块链行业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行业涌入了一些投机倒把的人。很多人就是生搬硬套,把区块链和一个现行的生意强行结合,然后发币割韭菜。

 

但是不是所有行业、所有生意,都需要区块链的。不要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目前来看,完全标准化产品,且供给无瓶颈的体系都不需要区块链。

这里两个意思,一个是完全标准化产品,比如做个抹布啊、袜子啊或者打印纸之类,这个压根不需要区块链,不需要激发人的创意,做好基本的生产管理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人能在这些商品上做出创意来,那是很厉害的。)

一个是供给无瓶颈。如果供给有瓶颈,比如就算是做袜子,但是是1000双限量版的偶像签名袜子,那也是可以用区块链来调节的。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指出
“概率优先权”就是通证(即 token)的高阶权利之一。比如你听偶像的课或演唱会,买他的书或手办,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打call,都可以获得token,你的token越多,你就有越高的几率被抽中,获得这双限量版偶像签名袜子。

 

高阶权利即组合式、条件式的权利,复杂度和灵活性要求较高,你没法用传统金融工具或普通积分来实现,必须用智能合约。通证如果不具备高阶权利,那这个区块链项目也未必有发行token 的必要。

 

SMART要素判断项目靠谱程度

 

密探:您也提到区块链有各种奇怪的不靠谱项目,那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有做如何判断项目是否靠谱的方法论研究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