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不要赌中国输是对的,不要赌中国股市输就不一定了。
实际上,根据过去十几年的经验,赌中国股市输才对。但这也造成了中国股值长期严重低估的现状。
中国GDP增速在放慢,但依然在增长。按照成熟经济体的标准,还是强势增长。中国自称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都笑了,全球北方都哭了。中国还在发展没错,但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定位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特权”中国也没有,一些是内部因素,更多是外部因素。比如说,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只要中国政府下决心,这是妥妥的下一个硬通货,不存在拿着人民币到世界上找不到人收的问题。这是内部因素。但中国人出国免签还很少,这就是外国政府才能决定的了,中国政府只能决定外国旅游者来华免签。
中国“发达”了,最大的特征是经济的。GDP不说明全部故事,但确实是言简意赅的单一指数。股指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股指应该与经济增长相连。这只是应该。在现实中,股指可以遥遥领先于实际经济,也可以“遥遥落后”于实际经济。
2010年以来中国GDP及增长速度,速度有快有慢,但一直在增长,即使在疫期(图中没有显示)中也依然如此
除了2015年有过短暂高峰,上证指数大体是平的,毫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实况
2008年以来的美国“真实GDP”,大体保持稳定但相对低速的增长
2008年以来的道琼斯指数,增长幅度大大超过GDP
显然,上证指数在2015年崩盘后,长期低迷,“遥遥落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期中国GDP继续增长。美国GDP也在增长,只是速度很缓慢,而道琼斯连年强势增长,2008年到现在,当前道琼斯是2008年崩盘前的三倍多,遥遥领先于扣除通胀后的“真实GDP”约30%的增长。
美国道琼斯为什么与经济增长脱节是另一个问题,上证指数与中国经济的脱节才对理解当前股市飙升有意义。
必须说,中国股市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物,与一般人对股市的理解完全不同。
割韭菜思维肯定对中国股市有影响。当股市不再是正当融资渠道,而成为欺诈圈钱的工具,这样的股市必然要崩盘。中国股市里有这样的害群之马,但和生活中所有事一样,只看到害群之马,就看不到正人君子了。中国股市最基本的现实不是欺诈和圈钱,而是股值严重低估,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无数技术分析都证明了这一点。最简单的“看图说话”都能说明,只要看一眼GDP走势和上证走势就能看到后者的低估了。
股票交易在中国的历史不短,但人们的实际认知很浅。解放后到90年代,股票在中国的污名化依然留有深刻印象;90年代有一段“无法无天”的恶意炒股更是留下了惨痛记忆。
对股市的三心二意也是因素,股市长期不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中国企业至今的主要融资手段依然是银行贷款和私人融资。
不太上心是一个因素,不懂可能是更大的因素。最大的因素:中国股市还是wild west。中国的起点低,这也意味着一切都既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摸着石头过河,既可以顺利摸到对岸,也可以摸进走不通的深水急流,还可能脚底打滑、淹到水里。在市场秩序、党政反腐等一大堆艰巨挑战面前,股市纪律只能搁一搁。
在党纪国法重拳打击之下贪腐依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在,股市的内幕交易和恶意炒作只可能更加猖狂。这些是股市信心的最大杀手。
完整、严格的审计是另一个问题。离开完整、严格的审计,股市交易是不可能正常化的。审计对反贪反腐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大漏洞,即使不为了股市,也需要补上。
在房地产成为主要理财工具的时代,股市也没有成长的空间。不过现在房地产去泡沫化了,也去理财化了,有可能把这一方向的非理性投资逼迫回到股市方向,或者直接逼进储蓄。这还有待观察。
在中央还有很多野火要灭的时候,股市这边只好像当年搞开发区试点一样,当自留地留着,弄到哪里是哪里。
欧美股市也有这些问题,但问题的主次不一样,一般说来,价值投资还是主要的。中国股市反次为主,就只能避利趋害了。
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和消费市场一样:缺乏信心。
在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人习惯了高速增长,一旦增速放慢,就惊惶到以为衰退到来。实际上,欧美意义上的衰退这一代中国人根本没有经历过,因为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无所谓衰退问题;改革开放后,经济一直在增长,只是高速到火爆到减速的差别
政策的多变是另一个因素。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的过程中有调整是必然的,但调整也必然影响一些人的利益。比如说,在互联网经济和教培产业无序发展的年代,一些人狠狠捞了一桶金。他们在政策收紧后必然要控诉政策多变,带着一桶金出国也很自然,并通过道听途说影响了很多人。
欧美唱衰中国也是一个因素。政治唱衰除外,早年利用中国科技和产业低洼时代涌进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外资,在中国制造卷到自己头上而卷不过逃跑的时候,带出一波“外资撤出”,成为唱衰中国的“实证”。
“六个钱包”一方面确实掏空了一些家庭的钱包,但带出的“消费降级”舆论抑制了并无“六个钱包”问题的家庭消费,也抑制了人们对整体经济的信心。
实际上,这一波股市暴涨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总体而言,中国人是有钱的,只是不大敢放心花钱。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方面大量国营企业关停并转。另一方面,新产能在大干快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改善。这说明一个问题:发展的不平衡是现实,既要承认,又不宜扩大化到对总体的认知。
中央当前这一波政策操作未必是针对股市的,但首先在股市上掀起大风大浪,这说明:
1、民间是有钱的,别被“六个钱包论”和“企业负债论”带偏了
2、股市如果发挥作用的话,是比政策银行厉害得多的工具
3、中国股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是时候培养一把了
上证指数从9月中的2700多点涨到现在的3300多点,已经上涨20%以上。这可以粗略地看作相关企业的“身价”暴涨了20%。这不只是个数字,对相关企业很有用。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融资能力提高,有利于扩大研发和生产。对于万夫所指的房地产行业,都有利于融资和度过当前难关。
当然,这需要股市上涨可持续。未必是可持续的暴涨,而是可持续地跟上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取决于“中国股市严重低估”这一事实得到股众的承认。如果能做到,这就成为这一波涨势的最大的可持续动力,政策利好只是触发。中国股市是被压太久太深的弹簧,希望这一次真正弹起来,但不只是短暂弹起。
要维持股市的涨势,使得股市最终跟上经济发展,中央需要对股市和审计秩序像反贪反腐一样下大力气。反贪反腐重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股市和审计整肃重建人民对经济的信心,都是重要的。
股市的正当作用一旦发挥出来,民间积聚的大量储蓄就能释放出来。在这一波暴涨中,估计已经有万亿级甚至十万亿级人民币的真金白银涌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