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绩效HR
OD与HR实践者必备公众号。用匠心输出最具学习价值的干货福利,用恒心搭建最开放共享的社群圈子,致力于打造最具实战价值的组织与人力资源赋能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不是清仓,根本不敢想,高端四件套只要99!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投资人不等IPO,开始搞BD了 ·  2 天前  
HR笔记本  ·  招聘不是搜简历面试聊天 ·  2 天前  
人力资源管理  ·  有没有办法让领导知道你干了很多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绩效HR

连锁企业究竟应该复制什么?

高绩效HR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1-07 08: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连锁企业如何通过复制人才和文化来实现持续成功,强调人才复制在连锁企业中的关键性和难点。文章以海底捞集团首任人力资源总监王奋为例,介绍了其对于连锁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看法和实践,包括复制关键岗位人才和复制价值观一致的人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通过西南航空和奈飞公司的例子,强调了选拔与培养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连锁企业应通过复制人才和文化实现持续成功。

连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复制关键岗位人才和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人才,这是实现持续成功的关键。

关键观点2: 关键岗位人才的复制是连锁企业的重点也是难点。

企业需要建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标准化和结构化培训来复制关键岗位人才。

关键观点3: 企业需要抓住主要矛盾,聚焦于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

在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时,企业需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聚焦于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关键观点4: 价值观一致是人才复制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除了基本素质和技能外,企业还需要重视人才的价值观是否与公司一致,只有价值观一致的人才是值得复制的。


正文

超级会 员年卡

2000+名企HR已加入
了解

点击下方预约免费直播

连锁经营智慧:解锁企业持续成功的方法

作者: 王奋 海底捞集团首任人力资源总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兼任数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人才组专家

连锁企业究竟应该复制什么?我相信,这一定是很多连锁企业 在复制时苦苦思考的问题。 不同的连锁企业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过复制“天天平价”的商业模式,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 商; 通过复制“汉堡文化”,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通过复制管理,微软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分公司; 通过复制团 队,如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由此可见,对连锁企业而言,复制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形形 色色。但是,其中有两点是任何一家连锁企业都不可忽视的: 一是人才,二是文化。 人才和文化的复制,既是连锁企业复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本节和接下来的一节,我将专门讲述人才和文化应如何复制。
复制“对”的人
人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源头活水,对持续扩张的连锁企业而 言,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匮乏, 成了很多连锁企业的痛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本原因在 于这些企业没有做好人才复制。 而纵观那些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连 锁企业,虽然业态不同、拥有的产品优势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 成功因素,那就是人才复制做得非常好。
对连锁企业来说,只有具备强大的人才复制能力,组织才能 进化,组织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才不至于变成 “镜中月、水中花”。
那么,人才复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常说,人对了,事才能成, 人才复制也是如此,复制“对”的人,企业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得 力干将。
连锁企业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最需要清晰地“想明 白”和“做明白”的是: 究竟何为“对”的人?
1. 复制关键岗位人才
连锁行业有这样的说法,“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门店强 不强,一半看店长”,这些强调的都是要抓关键岗位、抓决定性因 素—店长。 店长对于连锁企业至关重要,无论是日常经营还是扩 张发展,都离不开店长的努力。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就非常重视店长的作用,还曾经提出了 “店长论”: 连锁经营不应该以总部为主导,而应从门店为中心,店 长才是公司的主角,店长的重要性堪比CEO。
2020年,柳井正为优衣库设立了年销售额5 万亿日元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要求优衣库在未来7 年内培养出至少4000名 新店长,每位现任店长培养出3~4位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新人。 在他 看来,只有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培养到位,企业的业绩目标才有实现 的可能。
英雄所见略同。在我筹办海底捞内部培训机构时,张勇曾告诉 我,其定位是实现“培训体系与行政体系高度结合”。 起初,我对这 句话还不甚明了,随着对业务的逐渐熟悉、办学的逐步深入,以及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我不仅想明白了,也越发做明 白了: 多、快、好、准地复制店长,就是实现“培训体系与行政体 系高度结合”的最有效的路径。
所以,当人们错误地把服务当成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时,张勇 却始终非常清醒: “服务并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 力是独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事实的确如此,在海底捞,所有直 营门店的店长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至于“服务好”其实是结果,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之一。
连锁企业在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时一定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聚焦 于关键岗位的人才培养,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我曾经合作过的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存续已近20 年,生意时好 时坏。 老板创建新品牌的能力非常强,也一心想扩张,但每个品牌 开到十几家店时就开始扩张乏力,老板思来想去,把原因归结为顾 客口味变了,于是关店,重开新品牌店,再关店,再重开新品牌店, 如此循环往复。
当我第一次给这家公司主品牌的近20 个店长开培训会时,竟 然发现,每个店长对自己岗位的理解都不同,因为店长们的“来处” 不一,管理方式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而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部 门对他们的培训方式是有什么人才就“上什么菜”,课程质量不高, 对店长们的成长没有太大的助力。
面对此情此景,我快速地将店长的标准化复制作为这家公司人 力资源体系建设的“牛鼻子”。 这个主要矛盾被抓住并解决了之后, 这家公司的其他次要矛盾也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 关键岗位是由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客户价值主张来定义的,切忌把职位高低、学历高低、经验多少甚至薪酬高低当作确定关键岗位的依据。
复制关键岗位人才,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个人能力与岗位要 匹配。
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人- 岗位匹配模型包含两个部分,“知岗”与 “识人”。 “知岗”,即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要求,每个工作岗位都有 相应的报酬; “识人”,即个人要想胜任某一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 定的知识、技能、才干,而且要有工作动力。 岗位与个人的匹配度, 会产生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见图1)。

图1:个人-岗位匹配模型
所以,在培养关键岗位人才时,企业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综合 分析模型来对人才进行知识结构、年龄、经验、技术水平、性格特 质等全方位的画像,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模型来解构和分析岗位 特征及能力要求,用以评估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
具体到连锁企业的店长岗位,无论是内部培养还是外部选拔, 对关键能力的界定都必须务实地基于其对客户、对行业和对企业自 身的充分理解。 尤其要把选拔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胜任岗位的能 力要求区分开来,不要混淆。
我曾合作过的某食品企业在选择店长时,从六个维度确定了店 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见表1)。

表1:店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这些基本素质是通过对行业的深度解读、对企业内标杆店长和 快速成长的店长的特质充分而认真的分析后形成的基本标准,是对 所有同职位的人都适用的评估维度。 无论是评估有经验的职业人士, 还是评估没有经验的“职场小白”—应届毕业生,只要职位相同, 就 都同样适用。
基本素质确定后就可以开展结构化面试了。因为有了明确的基 本素质,管理者在面试时有了统一的评估工具,面试组织工作由此 实现了标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不同的人对岗位的理解有 差异而导致的人才选拔的差异化。
当拥有相似潜质的人被选拔出来后,企业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统 一的胜任能力训练,这主要体现为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懂客户、懂 产品、强执行、常创新等多个方面(见图2)。
完成胜任能力训练后,这些店长就会拥有同样的待客之道、同 样的思维方式,以及同样的问题解决能力。 尽管门店分散于城市的 不同角落,但各店长的处事行为、管理方式却如出一辙,这就是人 才复制的力量。

图2:店长的基本技能训练
2. 复制价值观一致的人
基本素质模型和胜任能力训练是人才培养的“术”,我们通常将 其称为关键岗位的小门槛。 与之相对应的,店长的选拔与培养还有 一个大门槛,那就是用人的“道”,即与公司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有那些与公司的价值观一致的人,才是值得复制的人。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简称西南航空)在招聘与面试人才时,重 点考察的就是他们是否与公司的价值观一致。
早年航空业蓬勃发展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应聘信像雪片一样寄 往各家航空公司。 作为全球知名的航空公司,西南航空也收到了无 数应聘信。
西南航空是怎样处理这些应聘信的呢?它首先筛掉了基本技能 不符合要求的人,剩下的凡是跟职位有点相关的人,它都会进行初 次面试。 面试的过程是这样的: 参加面试的应聘者每20 人为一组, 坐在会议室里,每人有3 分钟的演讲时间,讲述自己叫什么名字、 应聘什么职位、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等,时间一到就换人。 就这样, 20 个人的面试,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这个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什么呢?很多人认为,这是在考察 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等。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南航空的“醉翁之意”并不全在“酒”。 它的主考官看的不是上台演讲的人,而是当别人演讲的时候其他应 聘者在干什么。 这是因为,西南航空非常重视客户服务意识,那些 来回溜达、接电话、看报纸、写自己的东西、跟别人交头接耳、轻 蔑之色溢于言表的人,会被它当作不具有客户服务意识的人,在初 次面试时就被淘汰了。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进入下一轮面试呢?那些注重倾听别人讲 话、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西南航空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我们的成本优势可以被超过,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