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铁蕾
老程序猿,全栈攻城狮,CTO,与你一起讨论技术干货和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张铁蕾

年底盘点|我把本公众号的特色文章分了分类

张铁蕾  · 公众号  ·  · 2020-01-24 18: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到了跨年的时候了。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有些事情变了,有些事情仍然维持着原来的样子。


对于程序员来说,有些事情似乎永远不变:每天还是那么忙,开会还是那么多,睡眠还是不太够;产品需求还是那么多,做开发的女同事还是那么少;年会大奖依旧没有抽到。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是,经过持续不懈地努力,发际线总算维持在了原来的高度。


不过各位小伙伴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过去的一年也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呢?比如,年底奖金是不是多了一点?工资是不是涨了一点?心态是不是也更成熟了一点(新手变成老司机)?而且,年初的愿望是不是也实现了一点呢?




这个公众号从发布第一篇文章开始,至今已经三年零十个月了。中间 虽然 发文断断续续,但每天也都有新的粉丝进来。新关注进来的小伙伴,可能还不太了解本公众号的特点,正好借此年底盘点的机会给新的读者介绍一下。本公众号自始至终的定位就是:紧紧围绕「程序员」这一话题发表「有用」或「有趣」的原创文章。


总结一下,我过去发出来的文章主要有三种类型:

  • 技术文章;

  • 思考总结;

  • 有趣的故事(也可以称为小说)。


第一类:技术文章


首先是Redis源码解析系列文章,是我当年初次读Redis源码的时候顺手写下的。估计本公众号至少一半的粉丝都是追着这个系列进来的。这个系列文章目前总共有8篇:


然后是移动端开发相关的技术文章。在移动端开发中,「异步编程」是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课题,Android和iOS的工程师几乎随时随刻都需要跟这个问题打交道。虽然在服务端编程中也存在「异步编程」的问题,但远不如移动开发中那么普遍。因此我当时本打算写7篇跟「异步编程」有关的技术文章,但由于工作和精力的原因,目前也只写出了其中4篇:

虽然已经过去了3年多,但至今回头来看,「异步编程」在实际中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前后端如何配合进行异步模式的处理,即使工作多年的工程师也未必达到如鱼得水的状态。异步处理的逻辑错误,仍然是各种客户端崩溃问题的根源。所以,这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其它移动端开发文章:


还有一段时间,由于在研究图像处理以及OpenGL,所以本打算写一个坐标变换相关的系列文章,可惜挖了个坑也只填了两篇:

顺便说一句,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有意思的课题,与计算机视觉也有莫大的关系。


分布式和大数据:


机器学习相关:

今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向普通人解释机器学习的原理。在2020年本公众号在技术文章方面应该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


还要一些不太好分类的技术文章:


第二类:思考总结


这个类型的文章比较多样,也比较难以分类,基本是日常思考的一些总结。


首先是「认知」类的,如何学习,如何自我升级。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其次是「成长」类的:


有一点「自传」类型的,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我是谁:


跟编程有关的感悟:


其它不太好分类的「思考总结」类文章:


第三类:小说故事


为什么会写这类文章呢?很简单,因为「有趣」,也是写作练手。




每年年底的这几天,一般来说是这一年当中最「自由」的时刻。 因为在这些日子里,上班族可以不用考虑工作,学生可以不用考虑作业和考试,而是「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追求人的自由,是哲学中的终极课题之一。 在这个除夕夜,衷心地祝福各位关注的小伙伴,各位评论过、转发过文章的朋友,各位阅读过文章的读者,在新的一年保持好心情,做自己想做的事,逐步接近真正的「自由」的世界!


最后,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博:微博上搜索我的名字「 张铁蕾 」,与我互动。


扫码或长按关注微信公众号: 张铁蕾。


有时候写点技术干货,有时候写点有趣的文章。

这个公众号有点科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