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看似一动不动,实则一站全动。
修炼站桩,目的在于养正,讲究动静相宜、阴阳相合,自有要义口诀配合。
世间万物皆有规则,作为修炼者,更要明白阴阳之理、五行之变,尤其是站桩,可以说就是修炼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生克原理。
站桩是一套传承古老的养生功法,根据修炼者的实用目的,其站桩的修炼方法也不同。
不过,作为养生桩法来讲,洗髓桩仿佛更加得到修炼者的认可,因为结合了阴阳五行制化原理,讲究心火与肾水相融,因此也称为五行桩。
修炼洗髓桩,其总诀共分为身八法,又分三八、二十四法,合为一法,是一套系统,更是一门整体,在修炼中没有先后之分。
修炼站桩,首先是身法正确,身正才能心正,心正才能气顺。
1. 身
前俯后仰,其势不强。
左斜右歪,皆身之疾。
正而似斜,斜面似正。
2.
舌
舌为内梢,卷则气降。
目张发耸,丹田津沉。
肌容如铁,内坚腑脏。
3. 肩
头宜上顶,肩须松垂。
左肩成拗,右肩自随。
随身到手,肩自所为。
4. 臂
左臂前伸,右臂在肋。
似曲不曲,似直不直。
过曲少圆,过直少夹。
5. 手
右手在肋,左手齐胸。
后者微弱,前者要伸。
两手皆捋,用力宜均。
6. 指
五指撑开,其行似钩。
虎口圆满,似刚似柔。
气贯到指,不可强求。
7. 臀
提起臀部,气贯四梢。
两腿缭绕,臀气内交。
低则气散,故宜稍高。
8. 腿
左腿在前,右腿后撑。
似直非直,似弓非弓。
虽有直弓,每见鸡形。
9. 足
左足直前,斜侧皆病。
右足势斜,前踵对胫。
随人距离,足趾扣定。
以上为调身九大步骤,在站桩修炼中,修炼中要时刻注意而不刻意亦可。
五行桩,以易学五行为基,主要分为三抱、三垂、三顶、三扣、三圆、三月、三挺、三敏等八大项,又细分为五行桩二十四法。
在修炼中,这是炼养五行桩修炼者自始至终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
1. 三抱
在洗髓桩或五行桩法中,丹田抱、心气抱、胳膊抱为行功三抱。
丹田合抱的目的是为了纳气于海、气不外散,就练必生营卫之气。
心气相抱,指镇定自若、安然泰只,坚持修炼,可令修炼者习惯于学会冷静,遇事临危不惧、临变不惊。
胳膊合抱时,沉肩坠肘间,可让气息出入不散、呼吸顺达。
三抱口诀:
丹田要抱气为根,心中要抱身为主;
胳膊要抱四梢挺,明了三抱多一行。
2. 三垂
洗髓桩之三垂,指气垂、肩垂和肘垂。
在呼气时,精气过鹊桥,则形成垂直一线之气,可自然做到气降丹田、身稳如山。
肩垂时,则臂长而灵活,肩垂可催肘;两肘略微下垂,则两膊自圆,在抱圆守缺间,可固两肋之效。
三垂口诀:
气垂丹田身为主,膀尖下垂意为真;
脚尖下垂肩为根,明了三垂多一灵。
3. 三顶
三顶者,主意为虚领顶劲,在吸气时,要求头向上顶,如有冲天之雄势。
修炼站桩,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内气自海底升起,从尾闾经命门直上夹脊玄关,经玉枕达到百会穴,一路通达。
双手抱圆守缺,手背外拒形成顶劲,犹如注入推山之功,令内气可以自胳膊外侧下行,直贯掌心劳宫穴和气达指尖。
舌顶上腭,犹如吼狮吞象之容,可令督任二脉相连互通。
此刻,真气自百会穴前拂面而下,入鼻经鹊桥后下存于丹田。
与此同时,自腰椎以上骨节悉数松开,尾闾上翻时配合提肛,使督任二脉在下部自然接通。
三顶口诀:
头向上顶顶如托,舌尖上顶顶上腭;
手掌外顶力推山,明了三顶多一力。
4. 三扣
修炼站桩功,肩扣,则气力到肘,掌扣,则气力到手,手足指趾扣则周身力厚。
在行功时,两肩相扣,肩胛骨自然放松,使脊背成混圆形;手背弓扣,则五指如同虎抓,气贯指梢。
双脚脚背成弓,则五趾抓地,涌泉穴回缩上提,使下气汇集于丹田,桩步自可稳固。
修炼站桩,全程牙齿微扣,则可令周身筋骨紧缩。
三扣口诀:
两肩微扣胸开阔,手足背扣气力厚;
牙齿轻扣任脉通,明了三扣多一精。
5. 三圆
三圆者,指脊背要圆,胸脯要圆,虎口要圆。
脊背圆则力推身,可令尾闾中正,从而实现精神贯顶。
前胸要圆,如此,两肋、两肘则力全。
在站桩过程中,心窝微收,这样呼吸就能更加通联,虎口要圆,以坐腕立掌,这样双手就有了裹抱之力。
三圆口诀:
脊背圆则尾闾正,胸脯圆则呼吸顺;
虎口撑圆气力大,明了三圆多一妙。
6. 三敏
心要敏,如飞狐捕鼠,这样就可以随机应变。
眼要敏,如雄鹰捉兔,这样就能观察机宜。
手脚敏捷,犹如饿虎捕羊,虽然一动不动,却有不怒自威之势。
三敏口诀:
心要敏锐应突变,根要敏则判断准;
手脚敏捷不落空,明了三敏多一神。
7. 三月
三月者,要求站桩修炼者在行功时要做到腰牌直曲,仿佛一轮新月,如此自可力富。
两肱之间宜曲,如此则力厚;手腕外顶,曲如半月,则力凑。
三月行功,一切皆要伸缩自如,不可刻意死板,这样才能气劲不断。
三月口诀:
胳膊似弓要月牙,手掌外顶要月牙;
腿膝连弯似月牙,明了三月多一能。
8. 三挺
站桩三挺,先是颈项挺,要求头部正直,这样才能精气贯顶。
其二是身法挺,如此可起分四方;脊骨腰挺,则可气达四梢、气行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