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照明保持稳健
,
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
公司长期从事LED照明的生产和制造,品牌和技术优势明显,智能化和工程照明方案规划实力强劲。随着疫情修复,海外代工业务修复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预计公司营收稳健发展,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新兴照明构建新的业绩增量
。
公司积极开拓照明新赛道,依靠丰富的政企合作关系,研发优势和前瞻性战略眼光,重点布局三大领域:(1)海洋照明市场主要由外资掌握,公司与中科院成立深海研究院,推出多款海洋照明产品,国产替代前景广阔;(2)植物照明有利于植物生长,在花卉、粮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国内市场空间大,公司有多款产品与相关企业合作,利于新赛道开拓。
汽车照明拓宽第二条成长曲线
。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5年国内照明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行业空间广阔且集中度较低,国内外头部企业主要以外资为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高,带来车灯行业竞争格局重塑,新车灯技术发展促进竞争格局重塑,单车价值量也大幅提高,拥有技术和生产实力的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并购
南宁燎旺和
国星光电
,
强化车灯产品实力
。
南宁燎旺2022 年切入部分造车新势力,单车价值量较先前低端燃油车客户提升明显,530 万台套车灯产能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购上游 LED 封装龙头国星光电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技术赋能下公司有望在新客户突破和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52%、7.41%、7.3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43%、17.78%、10.89%,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3 /0.27/ 0.30元,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通用
照明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车灯业务不及预期
,业绩预测和估值不达预期。
经营效率不断提高,擅长多元化并购。
公司先后通过收购科龙电器、约克中国和日本三电,与日立合资等方式,实现了家电行业的多元化布局。主营产品涵盖冰箱、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冷柜、洗衣机、厨房电器;日本三电的并表赋予企业进军汽车
热管理
领域契机。公司
股权混改后
,引入更多市场决策机制,有利于公司提升经营效率。
传统三白存量竞争,公司有望从三个方向稳增长。
国内三白基本做到每户家庭覆盖,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从三个方向深挖细分市场:(
1
)聚焦新风空调品类,主打空气健康和消菌杀毒,细分
品类市占率
不断提升;(
2
)
聚焦养鲜和
超薄冰箱品类,满足居民更好存放蔬菜和水果的需求,提供更大的容积率,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实力;(
3
)体育赛事赋能,通过赞助欧洲杯和世界杯顶级赛事,海信在海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通过打造国际品牌,加快海外渠道出口。
中央空调景气度上升,海信日立有望拉动业绩增长。
受益数据中心、轨道交通、
5G
基站等
“
新基建
”
项目和房屋精装渗透率提升,
工装和家装渠道
对央空需求
增长
。日立、海信、约克三大品牌梯次清晰,实现了高中低端用户全覆盖,日立和约克在压缩机、水系统和
氟系统
方面持续为海信构建技术壁垒。公司线下持续推进销售网点建设,解决安装和技术普及的消费痛点。
并购日本三电,盈利改善可期:
日本三电是汽车空调领域的老牌制造商,技术和产品实力过硬;
前几年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经营陷入困境。海信收购日本三电后有望发挥协同优势,从原材料供应端、员工培训和组织优化、财务结构优化等方面为日本三电注入活力,促使三电盈利能力改善。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依托三电的压缩机和热泵系统技术,公司有望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2.9%、11.3%、10.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7%、13.8%、11.6%,公司2024至2026年EPS分别为2.41 /2.74/ 3.06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业绩预测和估值不达预期。
核级海绵锆投产在即,固态电池电解质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核级海绵锆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公司
2025
年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目前,国内核电站在运行装机容量约58GW,已核准(包括已在建)装机容量约55GW,为核级海绵锆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我们保守假设:1GW核电站首次装机需要60吨核级海绵锆,在运行核电站的核级锆每年需要更新1/3,根据以上假设,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核级海绵锆的市场需求超过1000吨,
2025
年国内核级锆需求
或将
超过
2000
吨
,2030年国内需求或将接近3000吨。此外,目前国内仅国核维科、中核晶环、朝阳东锆等少数企业能生产核级海绵锆,行业竞争格局较好,未来有望维持较高价格。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公司年产1300吨核级海绵锆项目计划于2024H2投料试产,
有望成为
2
025
年公司
重要
的业绩增长点
。
锆铪分离在研中,有望为核级锆降本,铪或能贡献更大利润
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公司在研项目包括基于锆基卤化物复合材料进行锆铪分离富集铪的研究项目,目前已完成新工艺方向设计、设备方案设计,正在订购分离试验设备,处于工艺小试开发验证阶段。该项目若研发成功并落地产业化,核级氧化锆或将为公司核级海绵锆的生产降本增效,同时,锆铪分离环节会产生副产品铪,锆铪比例约为50:1,铪价格高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有望贡献更大利润。
公司固态电池电解质取得较好进展,有望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1)氧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目前,公司氧化物电解质已完成送样、供下游客户组装成固态电池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已完成中试线设计,正在进行相应设备配套工作;(2)氯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公司已建设锆基氯化物材料制备工艺小试开发线,并提供给下游客户及相关科研院所进行氯化物电解质合成及组装固态电池验证,整体性能表现优良,
目前锆基氯化物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工厂实现小批量供货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65/15.32/18.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79/2.15亿元。
伴随公司进军“核电+固态电池”领域,以及电熔锆产能的逐步爬坡,后续成长空间充足
,
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在研项目的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下游应用不及预期风险;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