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之下,看书,喝茶,淡淡岁月,
不知不觉已是一杯茶的功夫。
茶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如此简单,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
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一几,一壶,一人,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优雅背影。
在一杯茶面前,世界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最纯净的自己,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
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
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品茶时注重:得趣、得神、得味,而且泡茶、斟茶、添茶都有讲究,茶满欺客、先客后主、新客换茶……所以饮茶时,也要懂得“饮茶暗语”,免于失礼于人。
久泡之茶味才淡,百折之人心方宁。浮沉俱显真滋味,取舍常知假与凭。
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诗词君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