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生当如李健,不负好时光。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4-06 21:28

正文

把日子过成诗



在歌手第九期,李健挑战了他并不熟的曲风,一首《十点半的地铁》艳惊四座。清华哥哥气质脱俗,举止优雅,一直是贵圈的一股清流。少有人像他一样,能够在大红时因为价值观不同而急流勇退;又一直游离在圈外朴素度日,最后用扎实的作品回归大众视野。

我们喜欢他,不单单是喜欢他的歌,更是他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吧。

——今日编辑阿庚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1、开挂的人生是从找到兴趣开始的


李健的童年很是无聊, 除了上学和做作业外,他的生活就剩下翻跟头和练唱腔,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京剧武生。


可令父亲大失所望的是, “五六年下来,李健还是没有爱上京剧。” 父亲终于死了心: “随你吧!”


闲下来的李健反而陷入了迷茫, 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读书之外学点什么好。


1988年,刚上初一的他, 偶然看了一部电影《路边吉他队》。 “男主角弹着吉他,好帅好拉风。” 李健眼里,一下燃起了火苗。 “妈妈,给我买一把吉他吧!” 母亲觉得儿子是该培养一个爱好,便花了两月工资给李健买了把红棉吉他。接下来的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李健把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吉他。“ 有了吉他,生活一下变得生动起来。”


1993年,清华大学搞了个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 正读高三的李健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以一首《说句心里话》技压全场,夺得第一名,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多年后,李健万分庆幸自己小小年纪便找到了爱好, 开挂的人生是从找到兴趣开始的,一个人倘若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并发现兴趣,生活的意义就丢掉了大半。”


2、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

李健大学读的是电子工程系。 这个系是清华最好的四个系之一。 “我在中学成绩很好,没太费什么力就能做到前几名,但进了清华就不一样了。”


李健同宿舍五位兄弟,个个都是学霸。 人家不费什么力就能考个九十七八分,而李健使出吃奶的劲也只能考个六七十分。 “我终于明白,很多事情是需要天赋的。”


于是,李健决定把时间花在弹琴写歌上。 他辅修了多门关于音乐艺术的课程,学习基础乐理、曲式分析、艺术概论……他加入了清华的合唱团, “半年后,别人无论唱什么我都能和声。” 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练习吉他, “从简谱到五线谱,再到和声学,直到最难的巴赫复调音乐都能表现。”


两三年下来,李健就成了清华的牛人。


当时,清华的学生们组建了多个乐队, 而李健竟在九支乐队担任了吉他伴奏,可见其吉他技术和乐理知识有多牛逼。


20年后,李健回清华演讲时说: “当你找到兴趣后,就要对之经营和投入,把它培养成更大的乐趣。”


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但李健懂得: “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 所以,他整个大学时间都在竭力做一件事——让才华能够匹配梦想。

3、没为梦想拼搏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毕业后的李健老老实实地当了一名网络工程师。 这份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并不让李健觉得很开心: “天天往那一坐也不知道做什么,基本就是拎水、接人送人这些杂事。”


李健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


2001年底,他突然接到清华老友卢庚戌的电话: “别上班了,出来和我一起唱歌吧!” 几句交谈后,李健立马答应: “好。”


“现在想起来,很多人会觉得我武断, 如果你唱歌没唱出来怎么办?但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勇敢一点儿。”


李健很喜欢电影《飞越疯人院》,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麦克说: “我要进城看棒球赛,谁愿和我一起去?” 比利说: “麦克,你出不去的。” 麦克指着花岗岩洗脸池: “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户。” 比利说: “你举不起它。” 麦克搓搓手,使劲去抱,没搬起来。再搓搓手,使劲去抱,还是没搬起来。他有些无奈,但大叫起来: 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这正是李健想说的——没为梦想拼搏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又心怀梦想,那为什么不走出去试试呢?”


即便失败了又如何,至少你了无遗憾。


李健辞掉工作,与卢庚戌组成了“水木年华”。 5个月后,两人推出了专辑《一生有你》,一炮走红,拿下多个音乐大奖。


4、只有做自己,才能独一无二


2002年,水木年华最火的时候, 李健却选择了退出组合。2007年,李健作客《鲁豫有约》透漏: “当年离开水木年华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我和卢庚戌在创作上产生了分歧。”


卢庚戌想做更摇滚、节奏感更强的流行音乐, 但李健想做更人文更内敛的音乐: “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平实的朴素的,娓娓道来,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动。我觉得这样的音乐才是真正好的音乐。”


那时,正风靡R&B、电子、中国风, 所以很多朋友劝李健: “你写这种歌,完全是逆潮流。” 但李健却非常固执: “一个歌手应该做自己最喜欢的音乐,而不是做市场最需要的音乐。我不迎合大众、也不迎合潮流,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自己,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我一直不太明白李健这句话的意思, 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方才明白—— 只有做自己,才能独一无二。


5、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退出水木年华后, 李健找了个偏僻的四合院住了下来。每天就是读书、听曲、弹琴、写歌。那些日子,李健过得十分清苦。四合院很颓败,没空调,冬天他得天天起来生锅炉。水管经常被冻,他只好自己安水泵。


最糟糕的是,他几乎没什么收入。


2005年,父亲患癌。 但李健手里只有几万块钱。他把钱全部交给父亲时,父亲哭了: “给你添麻烦了。 ”李健转过身,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但无论生活多么清苦,李健从没气馁过。 特别喜欢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体验,并不是说非要达到一个目标,理想实不实现得了,我们都应该好好活着。人应该活在过程里,而不是活在目的里。” 李健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都化成了歌。


比如,为抵抗冬天的寒冷,他写了《温暖》。 多年后,鲁豫听到这首歌就哭了: “我在雨中听,在雪后听,在回家车流中听,忧伤、平静、烦闷、快乐,我将不为人知的心绪全然交付给他的歌声。”


李健的歌,总是简单而朴素, 但能让人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这些歌是从他心里长出来的。



6、把自己做到极致


“你看你离开水木后,人家还上了春晚。” “而你现在呢,连演出都没有。”“你这人没名气,还坚持什么呀?” 那几年,很多人这样嘲笑李健。


李健只一笑,便埋头写自己的歌。


四合院期间还发生过一个有趣故事:一个小偷盯上他家,经常半夜来打探,但每次来都撞见李健在写歌,小偷盯了许多天,都无法下手,最后熬不住,只得放弃。


李健说: “这一幕都被我楼上邻居看到了。”


正是凭借这股不妥协的劲儿, 他写出了《传奇》、《风吹麦浪》、《异乡人》……


2006年,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 李健夺得极具分量的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大奖。慢慢地,他开始被圈内人所知晓。2010年春晚,王菲演唱了李健的《传奇》,这首歌的爆红,让李健开始被大众熟知。


2015年,湖南卫视邀请李健参加《我是歌手》, “清华哥哥”一下火成了“万人迷”。记者问他: “从小众歌手进入主流视野的秘诀?” 李健回答: “把自己做到极致就是主流。”


“这个世界太浮躁,大家都很心急, 急于看见成果看见收获,却没有耐心把时间花在耕耘上,我能成功只是我甘于寂寞、敢于寂寞。” 真正的奖赏,都是时间给予的。


7、做人需要边缘姿态


参加《我是歌手》大红后, 无数采访和商演蜂拥而至,但节目一结束,李健就躲去了美国。很多人想尽千方百计活成头条,但李健却努力不让自己活在娱乐圈中心。


“生活一定要远离那些灯光和关注, 因为人有时候被过度关注了,会丧失很多最基本的东西。”


电视台出高价让他参加真人秀, “对不起,我不适合。” 电影公司出高价让他拍电影, “对不起,我不适合。” 很多品牌出高价让他拍广告, “对不起,这种我不接。”


他的助理说: “我主要工作就是拒绝90%的活儿。” 朋友叹息: “你这是把钱往河里扔啊!” 李健却说: “任何行业,做人都需要一个边缘姿态。”


姿态一定要边缘,作品一定要直中靶心 ——这是他奉行的准则。


他离开喧嚣,依然安静地去写他的歌, 似乎一切并没有发生改变。很多人说: “李健难得,拒绝名利。” 但李健说: “我不是拒绝名利,我只是不想让名利影响私人生活和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


作为歌手,写好歌唱好歌就可以了。 “音乐人是我唯一的社会身份。” 他以一种边缘姿态把舞台和生活分开,若即若离的存在于娱乐圈。沉浸于音乐里,又消隐在歌曲之外,和这个世界保持着刚刚好的距离。


8、爱就是寻个相称的人虚度时光


很喜欢李健对婚姻的诠释: “你说的话,不一定是你真实的呈现;但你选的人,一定是你人生观、审美和追求的总和。好的婚姻,就是选一个对的人。”


李健的妻子叫孟小蓓, 但李健一直叫她“小贝壳”。李健第一次见到小贝壳的时候,他10岁,她才5岁。李健爸爸说: “这小姑娘长得像俄罗斯姑娘。”


这句话,让李健从此记住了小贝壳。


李健上了清华后,小贝壳很崇拜, 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久而久之,两人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只是后来我没想到,她会读到博士,知道的东西比我还多。”


李健在四合院写歌的那段清苦日子, 小贝壳一直默默挺他,甚至还养他。如今,李健火成“万人迷”后,记者问他: “你知道么,很多女人都爱你。”


李健说: “我对女人充满了关爱和尊敬, 但我不会跟女性走得太近,也不可能离婚。我也喜欢很多女孩子,但远远欣赏就够了。我们可以欣赏很多人,但不一定要去占有她。”


李健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李健自小到大的偶像是苏菲·玛索,一次电影节,朋友说可以安排与她见面。李健却说: “算了,不见了,我远远喜欢就够了。”


李健只喜欢和他的小贝壳虚度时光。 有一天,记者意外发现了小贝壳的微博,让我们看到了李健和小贝壳爱情的一鳞半爪:


2015年2月25日,休假先生倚在门边看着我整理茶室,轻含笑意说了句: “咱俩现在这状态打一成语。”“是什么?”“袖手旁观。”


2014年9月22日, 我在小园浇水,昨晚回来的出差先生隔着纱窗说, “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时钟无意义的游摆……” 风儿吹过来,小花草纷纷跳起舞。


2014年8月13日, 咖啡先生精心做了一杯极好的浓缩,我就挑了黑松露巧克力球搭配,他看着我说: “你哪来这么多好吃的,还都藏起来了,像个小松鼠!”


2014年7月26日, 午餐准备了牛排西红柿面地中海色拉,我说: “今天营养充足了,晚上素吧。” 健身先生说: “我感觉身体里缺鱼~”


2013年5月30日, 时差先生中午醒的。我说我一早上做了好多事了: “浇花草写作业发邮件,还去办公室开了个会。” 他说: “我也做了不少事,做了好几个梦呢!”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