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人  ·  抓紧上车,焦亡巨噬细胞 ·  4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mRNA疫苗:未来可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常见化工行业VOCs产排放环节及监管重点要点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4-09-02 17:57

正文

温馨提醒:字数较多,建议使用“ 听全文 ”↑

一、常见化工行业

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如炼焦、现代煤化工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农药制造、涂料制造等)、医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涤纶纤维制造、锦纶纤维制造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轮胎制造、塑料薄膜制造等)等行业。
二、常见化工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挥发性有机物产排污环节

1、制药行业

图1 化学合成类制药典型生产工艺及VOC s 排放环节

图2 发酵制药典型生产工艺及VOC s 排放环节

图3 生物工程类制药典型生产工艺及 VOC s 排放环节

2、塑料行业

图4 塑料制品制造典型生产工艺及VOC s 排放环节

3、橡胶行业

图5 橡胶制品制造典型生产工艺及VOC s 排放环节

4、涂料与油墨行业

图6 涂料与油墨制造等典型生产工艺及 VOC s 排放环节

三、常见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现场检查要点

生产企业现场 按照污染源项开展检查 包括 原料环节、涉VOC s 无组织排放环节、涉VOC s 有组织排放环节 台账环节 ,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图7 化工行业主要检查环节图

表1 化工行业现场检查工作表

1、原料环节

1 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物料VOC s 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VOC s 含量限值标准 主要通过资料检

企业生产、销售和使用的 涂料、固化剂、稀释剂、胶粘剂、清洗剂 等VOC s 物料应符合国家或地方VOC s 含量限值标准,详见表2:

表2 国家涉 VOC s 产品质量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点击链接跳转下载标准)

标准号

1

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1-2020

2

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2020

3

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24409-2020
4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30981-2020
5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 GB33372-2020
6

室内地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38468 -2019
7

船舶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38469-201 9
8

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GB38507-2020
9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 GB38508-2020
VOC s 含量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测定,检测报告应由具有CMA和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 如无规范的检测报告,可通过各原辅材料包装桶或规范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资料上的各VOC s 物质含量,结合原辅材料在施工(即用)状态下的施工配比判断,施工配比可通过查阅产品说明书等方式获取 。VOC s 含量也可通过现场采样,经第三方实验室分析确定。

(2)VOC s 物料的判别(主要通过资料检查)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V OC s 物料为VOC s 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物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

在实际生产中,因不同工艺环节进出料的变化,物料VOC s 含量在不同工艺环节是不同的,需按工序逐一核实是否属于VOC s 物料( VOC s 质量占比是否大于等于10%、有机聚合物材料 )。

物料的VOC s 质量占比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详见表2)进行测定,检测报告应由具有CMA和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如无规范的检测报告,可通过各原辅材料包装桶或规范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资料上的各VOC s 物质含量,结合原辅材料在施工(即用)状态下的施工配比判断,施工配比可通过查阅产品说明书等方式获取。VOC s 质量占比也可通过现场采样,经第三方实验室分析确定。

(3)储罐类型与物料是否匹配且满足运维要求(资料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

有机液体需根据真实蒸气压等化学品参数及储罐容积选择合适的罐型。 现场检查需根据企业环评、排污许可证副本、行业标准等资料判断储罐类型与物料是否匹配 有行业标准的(如制药工业,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等),按照行业标准判断,无行业标准的,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要求(详见表3)及物料储存罐型参考(详见表4)进行判断。罐体应保持完好,不应有漏洞、缝隙或破损。

表3 物料储存罐型判断

表4 储罐介质、适用罐型、常见储存温度一览表

固定顶罐附件开口(孔)除采样、计量、例行检查、维护和其他正常活动外,应密闭,应定期检查呼吸阀的定压是否符合设定要求,具体示意图 见图8

图8 固定顶罐示意图

浮顶罐浮顶边缘密封不应有破损,支柱、导向装置等附件穿过浮盘时,应采取密封措施,应定期检查边缘呼吸阀定压是否符合设定要求,详情见图9、图10:

图9 内浮顶罐示意图

图10 外浮顶罐示意图

(4)储库、料仓是否完全密闭(需现场检查)

检查VOC s 物料是否储存于密闭的容器、包装袋、储罐、储库、料仓中;盛装VOC s 物料的容器或包装袋是否存放于室内,或存放于设置有雨棚、遮阳和防渗设施的专用场地;VOC s 物料储库、料仓是否为密闭空间,场所是否完整,是否与周围空间阻隔,门窗及其他开口(孔)部位是否关闭(人员、车辆、设备、物料进出时,以及依法设立的排气筒、通风口除外),详见图11、图12:

图11 盛装 VOC s 物料的容器存放于室内

图12 盛装 VOC s 物料的容器未按要求存放

(5)容器或包装袋是否密闭使用或保存(需现场检查)

检查容器或包装袋在非取用状态时是否密闭保存,盛装过VOC s 物料的废包装袋、容器是否加盖密闭。

废涂料、废油墨、废清洗剂、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应分类放置于贴有标识的容器内,密封并存放于安全、合规场所,如图13所示情况为 不合格

图13 非取用状态时未密闭保存

(6)涉VOC s 物料转移过程是否密闭(需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企业 涉液态VOC s 物料是否采用管道密闭输送,或者采用密闭容器或罐车;涉粉状、粒状VOC s 物料是否采用气力输送设备、管状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设备

(7)物料装载是否符合要求(需现场检查)

挥发性有机液体应采用底部装载方式;若采用顶部浸没式装载,出料管口距离槽(罐)底部高度应小于200mm。装载物料真实蒸气压≥27.6kPa且单一装载设施的年装载量≥500m 3 的装载过程 (重点地区还包括装载物料真实蒸气压≥5.2kPa但<27.6kPa且单一装载设施的年装载量≥2500m 3 的装载过程) ,排放的废气应收集处理并满足相关行业排放标准的要求 (无行业排放标准的应满足GB16297-1996的要求) ,或满足处理效率要求 (一般地区不低于80%,重点地区不低于90%) ,或将排放废气连接至气相平衡系统。

顶部浸没式装载:鹤管从槽(罐)顶部插入罐车内油面以下,鹤管大约1.5m以上,详见图14:

图14 顶部浸没式装载示意图

底部装载:物料通过车辆底部进入罐车,详见图15、图16:

图15 底部装载示意图

图16 底部装载现场图

现场抽查汽车、火车运输有机液体是否采用底部装载或顶部浸没式装载。

2、涉 VOC s 无组织排放

(1)是否开展LDAR工作(主要通过资料检查)

载有气态VOC s 物料、液态VOC s 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的密封点≥2000个(见图17),需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建立动静密封点台账,保存动静密封点的检测报告。

图17 密封点现场示意图

现场依据企业动静密封点台账和检测报告,判断挥发性有机物流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动静密封点是否开展泄漏与修复工作。部分化工行业不涉及气态VOC s 物料、液态VOC s 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如橡胶制品制造等,不需要开展LDAR工作。

(2)LDAR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主要通过资料检查)

企业密封点检测频次及相关要求详见下表:

表5 动静密封点检测与修复要求

(3)生产环节废气是否全部收集(需现场检查)

企业涉及的VOC s 物料的投加和卸放、化学反应、萃取/提取、蒸馏/精馏、结晶、离心、过滤、干燥、配料、混合、搅拌、包装、移动缸及设备零件清洗、研磨、造粒、切片、压块、分离精制后VOC s 母液收集、真空排气、循环槽(罐)、焦化生产冷鼓、库区焦油各类储槽及苯储槽等环节,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应排至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法密闭的,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措施,废气应排至废气收集处理系统。重点地区移动缸的清洗环节应采用密闭系统或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排至VOC 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载有VOC s 物料的设备及其管道在开停工(车)、检维修和清洗时,应在退料阶段将残存物料退净,并用密闭容器盛装,退料过程废气应排至VOC 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重点地区实验室若使用含VOC s 的化学品或VOC s 物料进行实验,应使用通风橱(柜)或进行局部气体收集,废气应排至VOC 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一般地区宜参照重点地区要求。

(4)废气收集设施效果是否满足要求(需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企业废气收集设施是否与生产工艺设备同步运行;采用外部集气罩的,距集气罩开口面最远处VOC s 无组织排放位置,控制风速是否≥0.3m/s;废气收集系统的输送管道应做到密闭、无破损,如下图所示:

图18 局部集气罩控制风速的测量位置示意图

(5)废水集输系统是否符合规定(资料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

现场检查企业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集输方式,其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品原料药制造和医药中间体生产排放的废水(重点地区还包括生物药品制品制造、药物研发机构排放的废水),应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如采用沟渠输送,应加盖密闭。其他化工企业集输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①采用密闭管道输送时,接入口和排出口与环境空气隔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