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推荐一门数据可视化课程。
主题是用可视化图表讲故事,当然不是故事有多荡气回肠。虽然确实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感人。
故事的主角不是我,唔,其实在故事中,我一直是反派。
在很多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场景中,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兜售自己的观点。而这恰恰是最难的。大家不妨想一下,自己在各种观点的争辩过程中,有没有真的说服过对方?
很少很少。
这也是数据分析师的困境,不管将自己的结论告诉Leader或者业务方,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一个难关,也是最难的一关,是让他们读懂我们的数据结论。
弄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报表,花花绿绿的解释一通?
弄一堆图形,但是不知所云没有重点?
我参加过不少数据分析的总结会议,往往是直接贴一个表格,然后一字一句的解释各种概念,但事后我依旧很难记住重点和结论。
这也是很多数据分析报告的顽症。
我一直推崇清晰明了的可视化作为报告,用一张图解释清楚观点。这也是我以前带新人的要求,不管是数据分析师,还是运营新人。
所以讲故事,我一般是被讲的那个。大家可以理解成守卫关卡的恶龙。一位数据萌萌哒的新人,辛苦加班、日夜操劳,终于做出了一份数据报告,结果最战战兢兢的时刻是汇报。
新人:“通过这张折线图,我们能XXX”
我:“图表画得很好,可图表有几个关键点还是表述不清楚,折线图只用平均数表示趋势,但是平均数并不完全靠谱,你觉得应该添加什么辅助指标判断呢?……”
我:“所以…重做吧。”
如此往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而恶龙始终是恶龙。
我:“报告什么时候改好啊?”
新人:“明天”
我:“明天?”
新人:“今晚!”
我:“嗯,乖”
我一直是挑剔报告的那位,
想要做好数据报告,可视化的道路远着呢。
当然,现在恶龙已经不拦关卡了。新人,在以前的公司,想必也足够成长了。所以这门课程,他是讲师,而我只是推荐。
我仍旧记得最初面试家福时候的场景。现在摇身变为讲师,我并不占主要的功劳,在过去教导的过程中,我也只起到领路的作用。成长,是他自己的。
这门课程,是家福自己的心得。
然而老大始终是老大。所以我要带点私人情感在这里推荐。讲的好,希望大家鼓励,讲的不好,也希望大家督促。
有几点需要说明:
1.家福的课程是和第三方合作的,所以工具也是用第三方演示;
2.课程有一点的收费门槛,当然只是早饭钱;
3.它是面向市场、产品、运营和数据分析新手向的课程;
4.在原文的讲师介绍图片,中间部分文案,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不报课也可以留意,尤其女孩子。这是我个人的心愿了。
接下来是课程的介绍,
报名链接需点击阅读原文
。
第一节:初识图表——做好图表的几个关键
为什么有些人做完可视化图表之后,还要加上一大段的文字叙述?
好的可视化图表有两个关键点:快速、准确!
本节会让你了解可视化图表的几个原则,以及在做图表的时候要把握的几个点!
第二节:图表家族——带你全面掌握图表类型
了解有哪些图表,在什么情形下选择最适合表达的图表,才能在制作报告的时候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我们把你常见的折线图、柱形图、散点图、饼图分为了四大“家族”。
从每个家族的共同点,到全部13个家族成员的个性,结合实际的场景,深入浅出的和你讲透每一个图表。同时还有5个不常用但十分炫酷的图表。
当你下次再做图表的时候,自然就会用起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