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成都大中小学开学时间! ·  昨天  
爱否科技  ·  小米 15 Ultra 开启官网预约,官宣月底发布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1995.6万人次,172.1亿元!成都有多火?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1995.6万人次,172.1亿元!成都有多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日报

世界首台,武汉多家三甲医院已经用上了

长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27 14:09

正文

·




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世界首台

肺癌等疾病早期诊断新利器







研发者说

肺部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已在三甲医院和科研单位开展临床应用研究
讲述人: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世桢

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世桢。记者许魏巍 摄(资料图)


胸透、CT等当前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信号来源于我们人体中水的信号,而肺部是空腔组织,肺部成像往往是一个无法看清的“黑洞”。这些传统的临床影像检测设备,虽能看到肺里明显的肿瘤等病灶,但难以探测肺部疾病早期气血交换功能和微结构的变化。肺部似乎成了人体健康的“治安死角”,疾病种子容易在此坐大成势,成为危及性命的元凶。


能不能研制出一套更精密的照亮肺部的设备,还肺部一个“光天化日”,就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疾病在那里刚一冒头就被发现进而精准处置, 实现肺部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13年,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周欣 在武汉牵头启动这种仪器的专项研制工作, 带领我们团队研发出了全球首台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它包含超极化技术、医用氙气体发生器、可穿戴式成像探头等一系列突破技术。


现在,患者只要穿上一件特制“小马甲”,吸口特制气体,这台成像装备3至5秒后就能得到一幅其肺部磁共振3D影像。


陈世桢给 患者穿上特制“小马甲” 记者许魏巍 摄(资料图


特别要说说这特制气体。它是作为肺部造影剂的氙-129,安全无毒,在肺部功能探测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将它吸入肺中作为磁共振的信号源,再通过激光增强技术将氙气体信号显著增强,解决了肺部空腔气体成像难题。最后所得的影像中, 气体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其肺部微结构等一目了然,对肺部疾病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目前,“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全国十余家三甲医院和科研单位开展临床应用研究 。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将该技术运用于身体更多器官的检查。


·






大众点评

目前已经做了几百例检查

效果非常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