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找人,虽然一字之差,但内涵,理念,流程,态度,方式,效果,却是千差万别。从“招人模式”跃变为“招人模式”,是招聘方式的降维攻击,是人才吸引的创新之源,是企业文化的洗心变革。
下面这张图体现了当今普遍实践的“招人模式”。用人单位高高在上,好像在给一个陌生人打招呼,“小子,过来,我们有一个机会给你。”。下面列举一些熟悉的场景。
公司招聘部门坐在办公室,收集各个部门的职位需求,撰写成文案,发布在公司网站上,或是提交到各大招聘网站。好一点的,财大气粗一些的,可能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或是目标网站上,买个广告,然后就等着简历过来。积极主动一些的,或是有招聘专员的,会在招聘网站上持续的搜索监控,期待先人一步发现合适的候选人邀请来面试。
如果不是FLAGS,不是BAT3M,不是Hot 的创业公司,上面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显然效果不佳。于是公司内推机制和内推奖应运而生。人力资源部门设计出一套内推机制,但往往激励机制和程度又不如专业服务公司,因为默认推荐候选人是员工的职责和义务。然后发个邮件,张贴宣传海报,有的还号称是公司员工福利,就期待有简历源源不断的来,万事大吉。这种方式,质量和效果虽有长进,依然不佳。
对于高端人才,或是急需人才,前面那些细水长流的模式,大多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求助于猎头,希望通过高额的猎头服务费,能让猎头能够招来合适的候选人。然后经过严格的面试流程考核,有败有成。不少的情形,可能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不是内心的折服。
再来看看“找人模式”,下面的图很好的说明了这种实践。社会上的各种人才都是“金银元宝”,都是财富,有的小荷才露尖尖嘴,有的深藏不露,只有努力去挖掘才能找到和收获人心。有的甚至需要放下身段,三顾茅庐才能感动和说服人才加盟。只要心在,“找人”的路子千千万万。
朋友聚会,有人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项目前景蓬勃发展。具有“找人”理念的公司的人会突然话锋一转,哪个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给CEO,创始人,或是老板,认识认识,也许大家能有什么合作机会呢。或是会问朋友们“最近有没有人出来,或是看新的机会”。
在商务交流场合,每次和客户见面,具有“找人”思维的公司的人最后收官的话一般会说,“我们在建团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你有没有熟悉的人推荐?”。
去参加行业会议,去参加技术交流大会,去听讲座,会时时把“找人”的目标放在心中,结交新的朋友,找到好的机会,或是发现了好的人才,想尽一切办法去和人沟通,试图把公司推销给他们,寻找合作。去创业咖啡厅,看看周围的人在干什么,聊什么,合适时机切入。
摸清竞争对手的组织,看谁优秀,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他们,增进感情,适当的时候吸引他们。听说过一些有趣的故事,一个公司的主管为了找到优秀的人才,自己经常去高科技园区周围的餐馆就餐以期发现志同道合的。甚至还申请了顺风车车主,在晚上九点后通过提供拼车以期发现不辞劳苦的肯干的人才。
“招人”模式,和“找人”模式,就算从表象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从深层次思考,更能明白“招人”和“找人”的优劣。
招人,给人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手握工作机会,还怕没人来申请。其实不然,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优秀的人才从不缺机会。而找人,必须放下身段,甚至三顾茅庐,以真诚打动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不是他求你,而是你求他。
招人,是一种被动的方式,让候选人发现公司,被动接受。这是在人才的供应大于人才的需求的时代的行事方式。而现在,已经是人才的需求大于人才的供应,尤其的高端人才,所以,必须升级为找人模式。找人,是一种主动的方式,让公司接近潜在人才,主动出击。
招人,是一种传统的流程化的作业,公司发布职位信息,接收简历,筛选简历,几轮面试,沟通待遇,背景调查,一环套一环,繁琐,效率低,感受差。而找人,是一种开放的创新的无拘无束,没有固定流程的限制,可以有特殊人才通道,特事特办,不只是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体验,更是提高了成功率。
招人,是公开意向的匹配。在人才市场上,公司有公开的需求,找工作者有公开的需求,招聘实现的是两种需求的匹配,但不一定是最优的匹配。而找人,是潜在的挖掘和发现。人才,可能不在公开市场,甚至没想找新的机会,这样需要努力去发现他们,以诚意去打动他们,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理想层面的。
招人,是尽力而为,尽最大的努力找到合适的人才。而找人,是尽心而为,是和人心的沟通。心心相通,才能成就大事。
招人,一般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主要是公司内部和相关渠道。而找人,无处不在,只要有人交互和接触的场合,就有发生找人的机会。
招人,经常被认定为公司专有部门的职责,一般来说,是人力资源部门。但找人,是全体公司员工的职责,尤其是公司的高管和中上层管理者。Dirk Graber,是Mister Spex GmgH的CEO及创始人,谈到CEO的职责时说,主要有三个职责,首先是为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才,其次是管理我们的投资者,然后是为企业制定战略、愿景,并将其与整个管理层沟通。可见,找人,成为公司至上而下的一种政策。
顺应时代,满足新的供需关系,找人,而不是招人,一定是新的趋势。最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香饽饽,都不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既然这样,那么他们肯定不是靠传统的流程招来的,都是要靠伯乐去找来的。谁能率先转变思维,跃变为“找人”模式,谁就会在人才市场独占鳌头。
最后,“无耻的”自我广告,敬请大家关注“待字闺中”。
一个由陈利人和他的朋友共同创建的公众号【待字闺中】,深度分析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切中实际应用场景,为大家授业解惑,间或,还会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有趣的面试题。
大家可能还喜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