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晒爱思PsyEyes
教心理学的唐映红老师个人专栏号。以心理学为基础诠释世间万象。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江湖事,无不可用心理学来诠释、解答。
51好读  ›  专栏  ›  晒爱思PsyEyes

人民性 |​“和而不同”的决策共识才坚实稳固

晒爱思PsyEyes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4-18 23:53

正文

题图:第2届伊朗国际漫画赛参选作品,作者:朱丞


GQ&A170418


  在现时代的复杂社会中,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在决策中常常需要面临如何凝聚决策团队共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大伙拧成一股绳以完成某项伟大事业的情形。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这样的情形确实能够给某项事业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面临灾害时的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就迫切需要达成这样的共识情形。


  因此,凝聚团队共识,以促成某项伟大事业就像一个美丽的彩虹,吸引着决策者动辄就使用这样的号召和方式来推进组织决策和目标达成。无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试图选择最优市场竞争策略;还是政府组织颁行一条政策法规,着手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这种强调凝聚决策团队共识,以促成某项伟大事业的做法却往往只是看起来很美,更多的时候未必能够取得期望中的良好效果;甚至常常会带来负面乃至灾难性的后果。


  为什么看起来很美的凝聚共识,大伙拧成一股绳以促成某项目标的达成会酿成灾难呢?这就要从“凝聚共识”背后的认知决策陷阱谈起。



  在一项群体决策中,如果决策的组织者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强调团结和凝聚共识,那么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所谓群体极化,简单地讲就是群体决策相对于个人决策更容易偏向某个极端,或者极端地冒进,或者极端地保守。


  那么,对于制定公共政策的决策者来说,在政策决策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和倚重凝聚团队共识,通过宣导、传达和学习来纠正不同的杂音,那么公共政策的决策几乎必然会蹈入群体极化的泥潭。造成如是结果的原因通常与下述几个因素有关:


  1、 人们大凡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从众倾向,而决策压力下每个决策参与者会更加的趋向和强化从众,以避免自己在群体中遭到排斥。


  2、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趋向从众,导致每个决策参与者都产生“一致同意”错觉,高估决策的有效性,低估决策可能的风险。


  3、 人们一旦对决策达成“共识”,就会过滤和排斥相反的资讯和观点,以维护“共识”,以致于忽略决策可能的缺陷或风险,错失掉决策实施前做出修正或纠正机会。


  当公共决策的决策压力来自雷厉风行的“领导”时,蹈入群体极化的概率和程度就会愈加地严重。越是独揽大权的支配型的领导,越容易导致极端的决策结果。


  事实上,由于现代社会结构的高度复杂性,任何一件公共决策的议题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多维影响因素交织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立场,对于同一个议题有着悬殊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和观点完全正常。而且,如果加上时间维度,许多公共决策的影响因素实际上都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参与者的态度、举措而动态变化。当这些错综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因素复杂程度超过任何一个人认知理解的极限,那么就会造成没有任何一个人可能掌握全部情况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决策。


  换言之,许多时候甚至无法从一项复杂多元的公共决策议题中简单的评估“谁更正确”,正确的意见蕴含在整个动态变化的舆论生态之中。也就是说,不同角度、层面、立场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他们加在一起才构成“正确”的可能;排斥性地选择其中任何之一都难免挂一漏万,蹈向极端。


  因此,要避免公共决策出现极化现象,就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凝聚共识”,而应该让不同的观点、意见都平等地参与到决策之中互相博弈,“共识”应该是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达成平衡的结果,而不应该是事先设定的目标,或者遵循“领导”的意志。



  举个例子,目前有几个城市针对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的现象,计划出台相应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报道,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的住房公积金中心近日在武汉召开联席会议,商讨鼓励在校大学生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措施。这项政策举措看起来很美,针对性很强,试图解决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的现象。


  问题不在于关键这项政策如何描绘其效用,而在于政策决策的程序和过程。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是由众多错综交织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可能的解决途径也是多元而非只有一种途径。鼓励大学生提前缴纳住房公积金,必然无形中增加大学生求学中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在就业不彰的社会大背景下面,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来说,不啻是饮鸩止渴。甚至,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本身就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全世界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头几年就能买得起房。


  这意味着什么?这几个城市试图出台的鼓励大学生提前缴纳公积金政策就很像一个极化的决策。如果政府要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压力,公共决策就不能只是政府部门的人员闭门讨论,而必须要引入和聆听相反的意见,让学校、学生和家庭的代表都能充分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然后在分歧中通过反复的谈判博弈来寻求“共识”。这样通过博弈而来的“共识”才是各方都能理解、接受的一致方案。因此,“共识”不能靠人为地组织“凝聚”,而应该是通过博弈来自然地达成。


  用孔子的话来讲,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在公共决策中,通过“领导”主张而“凝聚”的共识就是“同而不和”;通过充分博弈而达成的“共识”才是“和而不同”。大量的决策研究结论都显示,“和而不同”的决策共识才更可能坚实而稳固。


(本文编辑版首发于《南方都市报》4月16日个论版,版权属于南方都市报社,禁止转载。)



关联阅读

没有充分博弈的公共政策就是耍流氓

Q&A160228《一个企业频出“烂牌”最可能反映了什么?

Q&A141022《“皇帝的新装”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生吗?



2017-04-18

-------------------------------

(近期文章消失?可以去目录中的“来读禁书”或“去读禁书”中找找,没发出的文章,也在那里。)


推荐:坐谈风月最新发布文章为《父母要学会接受儿子像女孩一样生活》,欢迎移步阅读。

推荐

坐谈风月(ID:psyeyes2)。本师另一个专谈两性话题的公号,撰写和发表中国最好的爱情心理学和性心理学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