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弘丹
我的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wewriter)。有问题或转载文章可以后台留言。 爱上写作,一生笔耕不辍。定期组织“21天爱上写作”活动。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请访问 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BBHJ&type=0 获得合法授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弘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的少女时代

弘丹  · 简书  ·  · 2017-12-20 11: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在阅读茨威格的短篇小说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及《灼人的秘密》这三篇,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都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来写作,描绘了女性隐秘而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而茨威格是一位男性作家,他是一个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男性作家。

我想也不是我一个人如此赞叹茨威格,高尔基评论茨威格:“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他曾由衷地赞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当我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陌生女人少女时代的那些小心思。

作为一个毫不起眼的丑小鸭,当隔壁搬来一位看起来绅士、博学的作家时,小女孩的小心思可想而知。她的一举一动都围绕着这位作家,从见到他之后,她的一生都围绕着这位作家。而这位风流成性的作家,甚至都不记得她是谁。

成年后,她风姿绰约,成为了美丽优雅的白天鹅,令众多男子神魂颠倒,而她的心里依然只有邻居作家,她甚至为了她保持精神的自由,而成为了别人的情人,不愿意跟任何人结婚。在他人面前,她是高贵的白天鹅,而在作家面前,她一直都是那只丑小鸭,她想让他看见她,看见少女时代,那个羞涩的小女孩,那个为了他努力学习,练习钢琴,甚至上楼梯时用书包遮住校服裙子上补丁的女孩。

可是,他却从来没有“看见”她,不知道她是谁,那个女孩从来没有进入他的世界,跟不用说进入他的心里。即使她成为了高贵的白天鹅,他依然“看不见”她,他只看到了美色,而把她当做了妓女。

这个陌生的女人,却为他生育了孩子,她的孩子死去了,她自己的生命也将要消逝,她才决定给他写信。当信到达他的手里时,她也已经离开了人世。而作家,看完信,想不起她到底是谁,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

从她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为他生存的。而他,连她是谁都不知道。她为他生育孩子,一个人养育孩子,默默承受着每日的思念。而他流连于不同的女人,过着潇洒的生活。但她不怪他,她一刻都未曾怪过他。她的身体虽然长大了,她的心理还停留羞涩的少女时代。

茨威格的小说,并不是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以描写人性的内心冲动而令人印象深刻。就像以下这段评价茨威格小说的文字。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阅读这篇小说带给我写作上的启发。

第一,你读的是别人的故事,唤起的是自己的情感。

好的故事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读者虽然读的是别人的故事,回想起的却是自己的情感。好的故事能够唤起读者心中封存的记忆或情感。

在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初二时,学校来了一位帅气优雅的语文老师。幸运的是,他成为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隔壁班的班主任。那位语文老师,不仅语文教的好,而且还是非常出色的音乐老师。据说,他是拒绝了县城里最好私立学校的聘书,来到我们这个毫不起眼的乡村小学。

班级里总是会有他的传说,比如,他的笛子吹得特别好,每天清晨,都会早早来到办公室吹笛子,吹几首悦耳的曲子。

当我阅读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看着那个羞涩的少女对作家的种种好奇、窥视以及暗恋。我想起,曾经的我也有这样的情愫。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忘记了曾经的情感,或者觉得曾经的自己很幼稚。但那些情感在阅读的时候被唤醒。

我记得,我特别关注语文老师的一举一动,我偷偷地关注着人们对他的议论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编织着一个梦,一个“现实的“梦。语文老师就住在我家隔壁,我拜语文老师为师,跟他学笛子。也许那不是一个梦,是我编织出来的故事,至今还能模糊想起一些碎片的场景。而且,我真的买了笛子。

有一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回家,和同村的隔壁班的女同学骑自行车回家。她说:“今天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你了。说你成绩这么好,是因为你很努力,而不是你很聪明。”当她在讲那句话时,我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却怦怦直跳。我假装不经意的回答了一声”哦“,心里却惊喜不已:”语文老师居然表扬我了。“

然后,那位女同学,洋洋洒洒地表达了自己对语文老师的倾慕。我突然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女生心里默默”喜欢“语文老师,原来不少女生都有这样的小心思。听着她激情澎湃的讲述,我的心情却一点点暗淡下去。原来,我不是”独一无二的”,那种失落,就像是你花了一整个月精心准备着参加年会的服饰,到了现场却被撞衫了。

后来,听那个女同学说,语文老师喜欢上了学校里的一位女老师。再后来,我就转学了,然后,就没有了语文老师的消息。

我还记得,初二的我,曾在心里暗暗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语文老师。但后来,还是淡忘了。在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又想起了他,这些封存的记忆被打开。

我之所以讲述这一段,是因为我在写作《< 一个女人的自白>|十万字写书计划 》时,要学习茨威格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去刻画一个女人的心理活动。虽然经历不同,但情感是相通的。就像九十多年前的一个陌生女人,激起了我对少女时代的回忆。

在写作《一个女人的告白》时,虽然我讲述的故事可能只是发生在少数女性身上,但她们经历的情感,她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是能够引起不少女性的共鸣的。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去挖掘和刻画共通的情感。

第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茨威格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很感兴趣,他擅长用心理描写来讲述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斗争。

在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很惊讶,茨威格作为一名男作家,怎么能够把一个少女,一个女人的心理活动描述的如此精准?

我想起汪曾祺先生曾写的一篇文章《沈从文和他的<边城>》,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沈先生上创作课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要贴到人物来写。 ”他还说:“ 要滚到里面去写 。”他的意思是:笔要紧紧地靠近人物的感情、情绪,不要游离开,不要置身在人物之外。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拿起笔来以后,要随时和人物生活在一起,除了人物,什么都不想,用志不纷,一心一意。

首先要有一颗仁者之心,爱人物,爱这些女孩子,才能体会到她们许多飘飘忽忽的、跳动的心事。

沈从文先生讲的“要滚到里面去写。要贴到人物来写”的意思是,当你在写一个少女的故事时,写作者就“变成”了那个少女。当茨威格在写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他就不再是一位男作家,他就是那个”陌生女人“。

茨威格的《灼人的秘密》也让我赞叹不已,他把一个小男孩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描述地如此惊心动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少妇徘徊于出轨边缘,却是从她的儿子的角度来讲述。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就忘记了少男少女时的情感起伏。而茨威格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些细腻的情感。这是茨威格小说的最大特色。

第三,采用内心的独白的方式来写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情节并不是多么跌宕起伏,多么与众不同,如若不是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讲述,这也许是几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是那些内心独白。用写信的方式来讲述内心独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参考。

这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对我写作《< 一个女人的自白>|十万字写书计划 》的帮助。


组 | 迦南美地

文 | 弘丹

作业:L03E51-训练作家之耳

这次的作业,是和组里的成员讨论,选一本与自己的【10万字写作计划】气质相符的书,作为创作源头的参考书,吸收并进行再创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