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非凡油条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也受到政治的反作用,深度解读全球政治财经动向的前因后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大部分肠癌都和它有关,一定要切吗? ·  昨天  
丁香医生  ·  黄瓜贴脸,能补水美白吗?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72% ...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5件真正「伤胃」的事情,2025年别再做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非凡油条

有的孩子是禽兽

非凡油条  · 公众号  ·  · 2019-11-17 23:52

正文





谁能制裁少年罪犯



今天10月底,一桩发生在大连的惨案上了热搜。


案情其实很简单,一个13岁的男孩(尽管他已经170厘米高,体格强壮)蔡某某,杀死了一名年仅10岁的女童,并抛尸花坛。


男孩的反侦察能力有限,案件的侦破很顺利。可案件的结局才是整件事引起热议的关键——这个用残忍手段杀害无辜女孩,且有故意藏尸意图(证明具有复杂的智力)的少年犯,仅仅是被收容三年,既不用偿命,也不用吃多年牢饭。



这才是戳中大众怒点的症结所在。


大众的关注也反馈在了权威官媒《人民日报》的时评中。只是法律神圣不可践踏,作为权威媒体的人日不能简单地像网民一样发泄情绪,更多是提出了一种调和法律与人情的思路,呼吁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多多关注民情和个案的特殊性,让公道得以展现。



可是调和法律与人情是法理学上最难的课题之一,尤其是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的处理,究竟多少岁算触犯法律,用什么样的方式惩戒犯法的青少年,如何减少乃至杜绝青少年犯罪现象……从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仅是在中国,也是全世界都热衷于讨论的舆论话题,上世纪50年代起,国外就出现了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文艺片,如法国的《四百击》、美国的《水果硬糖》、德国的《白丝带》等。近些年,国产电影也逐渐关注到了青少年犯罪现象,创作了此类题材的电影。12月20日上映的国产影片《误杀》,讲述的就是青少年犯罪的故事。





一张海报里的五双眼睛



先来看看电影海报吧,看看你能从里面猜出些什么信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面最上那位目光如炬的女警官,由陈冲饰演,她是片中代表执法权威的警察局长,那冷峻的眼神似乎能直接看穿人心。



而肖央、谭卓和两个孩子,普通人家,父亲眼神冷漠中带着一股狠劲,母亲畏惧的神情中带有一丝坚定,大女儿惊恐,小女儿受到惊吓。五双极具张力的眼睛,拉开《误杀》意味深长的开场序幕。






两重矛盾与三处悬念



《误杀》预告片仅仅一分四十秒,但信息密度不亚于一颗小核弹,链接在下面,可以点开看看。


我从这里面看出了两重矛盾,三重悬念。


第一重矛盾,是“情”。


大女儿被警察局长之子侵犯,情急之下,她”反杀”了那个男孩,惊恐万分的女孩想要报警,却被父亲拦住了:“我们才是受害者”,父亲说,身为一家之主,他现在必须站出来保护妻女安全。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倘若男孩不煽动那根导火索,则一切都不会发生。但当事情朝着“不可逆”发展时,矛盾将变得更尖锐。被反杀的男孩母亲,是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爱子心切的她,只会拼劲全力查寻真相。



两方都站在自己亲人的立场上,这是“情”的矛盾。


第二重矛盾,是“法”。


 “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当做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李维杰用这个方式安慰家人,更是说服自己,甚至还要让警察局的人,尤其是男孩的警察局长母亲也相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男孩侵犯女孩的“兽性”行为,到女孩的失手“反杀”,这注定是一场情法交锋。


矛盾的释放从来都是电影里最大的看点,在电影《误杀》“情”与“法”双重矛盾的释放下,埋下了三个悬念:


第一处悬念是,李维杰一家人怎样躲过警察的调查?



一辆黄色汽车被李维杰推入河中,沉入水里的,不只是这辆车,还应该有李维杰想要隐藏的证据。至于隐藏了什么证据,他还会怎么做,只有正片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李维杰紧锣密鼓实施“瞒天过海”计划,但警察局更不会放过李维杰一家。她是警察局长,也是一位母亲;她是执法者,也是当事人。



第二重悬念也就顺势显露出来:警察会怎么调查这一家人?


预告中,两个家庭分别的台词十分耐人寻味。


李维杰:他们现在没有证据,记住


拉韫(警察局长):我低估了这个李维杰,他很聪明,比在座的都要聪明。


很显然,在这场脑暴式斡旋赛里,警察局占下风,但是别忘了,警察拥有的权威、武力、智囊团是李维杰一家无法比拟的。是温情诱惑,还是严刑逼供?总之,查不出儿子死因的警察局长,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三重悬念出现了:结局谁赢?


“情”和“法”的矛盾最终会有总爆发,三重悬念终将揭晓。不管结局如何,这部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电影,一下子就牵扯到两个家庭的生与死,喜与悲,值得讨论和反思的内容,实在太多。

 





一部电影,两种思考



我最早关注到青少年犯罪和家长与法理的搏斗,是日本发生的一起类似案件。一个代号酒鬼蔷薇的14岁少年,接连杀死两名小学生,重伤一名。全国哗然。

 


后来日本国会通过法案,将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从16岁降到了14岁。孩子的刑事犯罪年龄降到多低是个头?没有人知道。法理和人情不能兼顾,正是这个文明时代的残忍之处。


《误杀》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带观众用一种激烈的方式,正视这个问题,把思考进行下去,把讨论进行下去,最终找到一个合理的解答。



但比起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题材,《误杀》还关注了另一个严肃的问题——“反杀”。


去年发生在国内的昆山“龙哥”案,混迹社会的“龙哥”用刀随机追杀路人,路人在刀脱手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拔刀向敌,杀死龙哥。



整件事发生在监控录像下,最终法官依法释放了路人,公众舆论也积极拥护法官的裁决。


可在更多的“反杀”案例中,证据链远没有那么清晰,事情也就变复杂了。


2014年扬州一位副教授被人停车阻拦,双方口角中对方向教授扔香烟,还殴打了教授的儿子。气愤难当的教授上车取了尖刀与其搏斗,并杀死了对方。


最终,教授被判入狱8年,以故意伤害之名。


寻衅滋事的是对方,先动手打人的也是对方。一如电影《误杀》中的大女儿,他们原本都是受害者。证据链不足,法官的判决合理合法,最初的受害者成了施害者。


所以,在类似情况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勇敢地站出来捍卫正义?在冷冰冰的法律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去争取一丝人文关怀的温暖?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法治始终在守卫着我们的权益,而且各项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和规范,相信未来,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争议会慢慢减少,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会建立起更完善的法律法规。



电影《误杀》用一种先行者的姿态,关注到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给予我们全新的思考,也为现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贡献了新颖而优秀的题材,希望这样的片子,以后能越来越多。如果看完《误杀》预告,你心里的疑问尚未解答,12月20日,欢迎大家走进影院,你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答案。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