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旁门左道PPT
旁门左道新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为什么有人总能把事做成 ·  11 小时前  
秋叶PPT  ·  同事用DeepSeek在小红书算命,春节期间 ... ·  23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我尝试用人话为你讲明白PPT配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旁门左道PPT

法拉利内部的这份PPT太炸了!同事:不愧是500万一辆

旁门左道PPT  · 公众号  · PPT  · 2020-11-07 19:19

正文

▲ 点击图片,了解双11活动



相信你应该听过法拉利这个品牌,但你见过法拉利的 PPT 吗?


前几天,我在寻找设计灵感时,无意中发现了国外一家 PPT 设计公司,为法拉利设计的幻灯片,不得不说,动画的创意太赞了:




如果各位感兴趣,可以查看视频版:





当然,我也截取了其中的一些动画效果,各位也可以查看动图。


比如像这个,汽车从手绘稿,变成实体车的动画:





还有像这个利用三维旋转,展示赛道的动画:





展示汽车性能的动画:





点击按钮进行汽车切换展示的动画:





点击按钮展示汽车从线稿到成品的动画:





等等…还有很多。


坐在我旁边的同事,看完这份PPT后问我,『这真的是用PPT做的吗?有点不可思议』。


是的,不用怀疑,这就是纯PPT制作。



这是我逐帧截取的画面



而且,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更惊讶的是,这些看似复杂的PPT动画,原来竟是用一些基础功能完成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动画的设计,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咱们挨个来拆解下。



首先是汽车切换展示&点击交互动画



这是点击按钮进行切换展示的动画:





这是点击按钮进行交互的动画:





如果想要完成这种展现方式,我们需要同时用到3个组合动画。分别是:





啥意思呢?简单说一下这套动画组合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先来说下如何实现产品切换效果。


比如说这是连续的两页PPT,灰色色块代表页面内区域,页面元素的位置大致就是这样:





而想要实现点击页面两侧的箭头,进行页面元素切换,需要有3步操作:


01. 在 P2 页, 确定元素运动后的位置:





02. 在两侧箭头处,添加动作按钮:



点击插入形状,底部就能看到动作按钮



并设置超链接到『上一张幻灯片』或者『下一张幻灯片』:





03. 为 P2 页,添加平滑切换效果:






来看下实际的效果:





❷ 再来说下如何实现页面交互效果。


比如说我们在第二页上,添加一个红色的圆形,想要实现的效果是,『点击红色圆形,白色色块,变成橙色』:


那该如何处理呢?分为两个步骤:


01. 先为白色圆形,添加强调动画,选择『填充颜色』:





并在颜色中选择橙色:





02. 在动画栏右侧的『触发』选项中,选择触发条件为『单击红色色块』即可:





咱们来看下实际的效果: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这个动画的实现原理:



无非是给图片添加了一个跷跷板的强调动画



为了便于各位理解,咱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操作一下。


比如说我们想要在 PPT 页面上,展示不同型号和颜色的手表:





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来做出3页 PPT :





为每一页的两侧,添加翻页按钮:





并设置对应的动作效果:





然后,我们可以添加触发动画, 当点击『查看更多色彩』按钮时,出现更多颜色的产品:





来看下最终的效果:





其次是手绘变实物的动画





这里的话呢,动画效果非常简单,利用平滑切换,或者是擦除切换,一键即可完成:





那我们该如何实现呢?很简单,分为3个步骤:


01. 先来找一张素材,比如我们要展示这个画面:





02. 复制一份,在艺术效果中,选择『铅笔灰度』,可以适当调节参数:





03. 把处理后的素材,放在前一页PPT上,并添加擦除切换即可:





怎么样?够简单吧?





在很多时候,用这种动画,来展示元素的变化过程,其实非常好用。


再延申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展示一幢建筑,从手绘图纸,变成产品的过程,该怎么做呢?


先来找到一个建筑物,假如就是它了:





接下来,处理成素描效果,为了更像手绘的效果,我用 PS 做了一些处理:





最后,按照上面的过程,添加动画效果即可:





来看下最终的成品:






最后是在三维空间展示赛道的动画





这里的话呢,动画很简单,主要是利用平滑切换:





创意的地方在于,它利用动画,展示了不同视图下的三维形状。


啥意思呢?啥叫不同视图的三维形状呢?


比如同样的一个正方形,在仰视图下,我们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立体深度,而在正视图下,好像一个平面:





所以,如果有两页 PPT ,前一页是正视图,后一页是仰视图:





那么,添加平滑切换后,就有这样的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