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5万字,第一策请看上篇,若你是韩信会采纳吗?)
【韩信献策二:越过太行山进入河东郡和关中】
楚王芈心闻项梁兵败,立即率军北上,迁都彭城。
此前项梁如九关虎豹,控制兵权和朝政,芈心一直韬光养晦,如今项梁已死,芈心尽显王者风范,在宋义的辅佐下,满朝文武,再无人能左右他。
几天后宋义、刘邦、吕臣先后抵达彭城,拜见楚王芈心,纷纷表达忠心。
楚王收吕臣之兵,以吕臣为司徒,吕臣之父吕青为令尹,再加上先前任命陈婴为上柱国,楚王在彭城的兵力有三四万人,再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时项缠、项它、项羽三人,都不甘心丧失竞争宗主的机会。留守胡陵的范增,游走于三人之间,提议项缠、项它,暂时尊项羽为宗主,代表项氏与楚王交涉,项缠、项它仍各自统兵。项它的兵力不比项羽少,算是勉强接受,项缠却不太认同这种方式,谁料英布率军突入项缠大营,闯入中军大帐,夺了项缠大印,项氏内斗才告一段落。
楚王封项羽为长安侯,号鲁公。以宋义为上将军,号为卿子冠军,北上兼并项氏军队,卿子是尊称,冠军是在诸军之上。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桓楚、英布、蒲将军等,名义上是楚国将领,而非项氏私兵。幸好项羽的亚父范增,游走在各方之间,若没有范增,项氏自己可能就先打起来了。
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授砀郡长(相当于秦朝的砀郡太守),率本部人马攻击砀郡。当时刘邦有军队近两万,战斗力仅次于项氏,作为偏师攻击砀郡,可解除楚国西面的威胁。至于这个砀郡长,也属于遥封的性质,刘邦只有打下砀郡,才能名正言顺称砀郡长。
除了这几个人,韩王成与魏王豹也因项梁阵亡,急引兵东归,来请楚王出兵相助。楚王比项梁要大方,各给数千兵力,魏王豹去东郡,韩王成去颍川郡,重新立国。
楚王芈心昭告天下:“诸将麾兵西向,先入关中者,当立为秦王。”
楚怀王拜宋义为上将军,号曰“卿子冠军”,意为国卿之子,勇冠三军。总率诸将,督天下兵马,以鲁公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带兵前往救赵。
宋义率楚军由彭城誓师出发,北上救赵。楚军沿泗水北上,走留、沛、胡陵、亢父,一路兼并项氏兵马,来到无盐(今山东东平)附近的安阳时,宋义下令就地驻扎,不再前进。
项羽急于解赵国之围,给叔父项梁报仇,宋义则有自己的算盘,想用赵军消耗秦军,也想等齐国派援军再一起增援。
十一月,大雨倾盆,天气寒冷异常,雨中还夹着雪花。楚军士卒,个个淋得和落汤鸡一般,饥寒交迫,楚人不习惯冬季作战。
这天宋义出了大营,送儿子宋襄到无盐县城,大会楚将和齐使,张筵饮酒。原来宋义还真有点本事,不但与齐国结盟,还让齐王田市同意宋襄出任齐相,借机控制齐国朝政。
次日天色大明,宋义将宋襄送上马车,这才率众返回楚军大营。
项羽率范增、英布、蒲将军、龙且、恒楚等出帐迎接,刚打个照面,项羽忽拔出越王剑,怒斩宋义人头,快如惊雷疾电,劲风吹叶。宋义麾下亲兵惊甫未定,项羽提首级道:“越王剑可断蛟龙、斩犀牛,殷通、宋义死于此剑之下,已不负此生。”
宋义人头落地刹那,数十里外,钟离眜也一枪刺穿宋襄身体,他是项梁极为信任之人,项羽对其也青睐有加。
楚军次将项羽杀上将军宋义,自号为楚上将军,统领楚军主力。项羽遣桓楚南下,楚王芈心只得遣使承认项羽上将军地位。
为什么要派桓楚通知楚王呢?几年前桓楚还与项梁齐名,会稽太守殷通为了自保,准备以项梁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正落草为寇,项梁借口让项羽入太守府,接受联络桓楚的任务,项羽才有机会击杀会稽太守殷通。
桓楚手上的兵力,从北渡长江的千余人,发展到六七千人。项梁在定陶兵败时,桓楚逃得很快,几乎完整保留了手中兵力。
一天之内,项羽杀宋义宋襄父子,夺了桓楚大半兵权,手段干净利落。
随后楚军兵分两路,项它率五万余嫡系军队,渡过济水,攻东郡濮阳、白马津方向。项羽率十六万楚军主力沿汶水进入济水,来到济北郡历城(今山东济南)附近伐木造舟,然后北上走平原津渡过黄河,去解巨鹿之围。
楚军渡过黄河后,破釜沉舟,烧帐篷,持三日粮,以示与秦兵决一死战,不求生还。楚军上下知道有进无退,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们来看巨鹿城附近的情况。
秦上将军王离率十万秦军,围困赵国巨鹿城,城中兵少粮尽,万分危急。赵王歇和赵相张耳在城中死守,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巨鹿城外的赵军,还有陈馀部三万,张敖部万余人。
陈馀令张黡和陈泽率五千人试探王离,结果全军覆没,城外赵军从此不敢主动攻击秦军。此外巨鹿城外还有两只赵国援军,齐国田都部有两万,燕国臧荼部也是两万,但都不敢攻击秦军。
巨鹿城内外呈对峙状态,但章邯攻灭项梁后,立即渡黄河北上增援王离,形势对诸侯极为不利。
章邯实际兵力约十四万,分布在河内、邯郸、东郡广大地盘上,除去各地守军,机动力量约有八万。
章邯并没有把大本营部署在邯郸这座废城,而是将中军大帐设在洹[huán]水西岸的棘[jí]原,兵力有五万余人。章邯在棘原与巨鹿之间修筑甬道(粮道两旁筑起壁垒),有数万民夫往来期间输送粮草,也有多支军队在沿线跟随保护。秦军粮草从敖仓到白马津,再走陆地运到安阳,然后走洹水运到棘原,只要粮草供应充足,秦军可说立于不败之地。
项羽令当阳君英布与蒲将军率两万精锐为先锋渡过漳水,攻击棘原与巨鹿之间的甬道,目的是切断王离的粮草供应。
甬道上的军队是跟随运粮车队移动的,一名秦军都尉率两千人,与上万民夫一起,正押送部分粮草辎重。
英布与蒲将军攻破甬道壁,利用局部优势兵力,杀秦军都尉,击破这支押粮军,民夫则一哄而散。秦军甬道切断了,而且英布军还以战养战,获得了大把粮草。
王离把军队分成八组,亲率两万,其余五万六千人分成七组,由七个将军统领,分别是:涉间、苏角、孟防、韩章、李迈、周熊、王官,各统领八千人。甬道被断后,王离令苏角率兵八千救援甬道,又令孟防率八千人马紧跟二十里。南边的章邯则派章平率一万人增援,配合王离军。
不过王离和章邯都低估了英布和蒲将军,这可是项羽麾下最能打的两员战将,项羽知道此战的意义,把精兵利器都派给了英布。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苏角折一阵后,立刻令孟防杀入战团,并向章平求援。章平是章邯之弟,自然不会为王离去拼命,只是来回在战场边缘骚扰楚军。
此战苏角、孟防损失了一半人马,被迫撤兵,章平则损失了数百人马,也向南撤退。
甬道是决不能丢的,王离改变战术,他与涉闲留守巨鹿。然后派韩章、李迈、周熊、王官的三万两千人马,加入战团。章邯也派长史司马欣率五千人马增援章平,这几乎是章邯援军的极限数,他在棘原的兵力已不足四万,面对的是郑昌的五万楚军。
秦军的将军,章邯与王离都是上将军,一个统率中央军,一个统率北军,章邯排位在王离之前。其次是裨将章平、涉间、苏角,这几个是副将,相当于中将。再次是孟防、韩章、李迈、周熊、王官等,相当于少将。
此时秦军在甬道分为两部分,总投入四万九千余人。北边以苏角为主将,率孟防、韩章、李迈、周熊、王官五将,领四万秦军迎战。南边的章平、司马欣主要是策应,率近一万四千多人马伺机增援。
项羽则派心腹郑昌率偏师五万迫近棘原,牵制秦军章邯主力。项羽则亲率龙且等猛将,领九万楚军,并先前英布与蒲将军的人马,合计近十万余人,杀入战团。
这是一场大混战,双方杀得昏天黑地,各自战损上万。秦军八个将军参战,未能击退楚军,甬道彻底被断。
章邯在棘原,面对来势汹汹的郑昌军,对方却只是骚扰,反而筑垒城挖壕沟,只等章邯派军增援王离,这支楚军就会见机行事抄秦军后路。
此时甬道眼看守不住了,苏角下令执行第二套战术,撤回巨鹿。原来秦军在巨鹿有所布置,早前设想是在巨鹿迎战诸侯军。苏角令各路人马撤回巨鹿,利用防御工事对付楚军。楚军虽然截获了一批粮草,但最多只能供二十万楚军吃两天。
巨鹿存粮虽然不多,但耗下去楚军肯定先崩溃,所以退守巨鹿城外,反而是上策。
战场一片狼藉,满目都是敌我双方的尸体,以各种各样的姿势纠缠躺倒在一起,生者发出呻吟,地上各式武器浸泡在逐渐凝固的褐色血液里,疲惫不堪的战士躺在尸体上呼呼大睡。
项羽骑乌骓马巡视,眼前出现可怖一幕,只见一名浑身泥土混杂血液的将军,伏在一匹快死的战马上,用利刃割开动脉,大口喝着马颈上喷出的鲜血,他一脸马血,见项羽来了,转过头硬挤一丝苦笑。
项羽从盔甲上认出是英布,关切问道:“英将军还能战否?”
英布从战马上弹了起来,用水袋清洗脸部,嘶哑喊道:“血不是我的,还可再战五百合,不死不休。”
章平率败军回到章邯阵中,其他秦军向巨鹿撤退。北边的秦军六路齐退,苏角总揽大局,自己一路放慢脚步,确保其他五路顺利抵达战斗位置。
苏角遇到英布,是这辈子最倒霉的一件事。只见英布虎背狼腰,风神峻烈,一道杖影,七上八下,连戳带扫,击倒秦军数十人马。惹得苏角性起,率一队精锐亲兵杀来。双方缠斗不休,山摇地动,天日无光。苏角终于不敌,英布用执铁的矛头插着他的首级示众,楚军士气大振。
楚军从杀一都尉截断甬道,到战胜八位秦将,可谓九战九胜。特别是阵斩苏角,气势如虹,自信心爆棚。
项羽亲率楚军九万余,在巨鹿郡的沙丘附近渡过漳水,来到巨鹿城下。
楚军望见巨鹿城上虽有守兵列着,已是残缺不全,城下的秦营,好似围棋一般,四面密布,杀气腾腾。
诸侯在巨鹿城北修了几十座垒城,看到秦军甲仗整齐,人马雄壮,楚军虽然人多,但衣服简陋,步伐粗疏,散布在方圆十几里范围内,徐徐向秦军方阵靠近。
诸侯都在作壁上观,竟然无一出城相助,王离把他们杀怕了。诸侯感叹楚军勇气可嘉,必然步周文、吴广、陈胜、项梁的后尘。
项羽毫不畏缩,仍然拨马当先,率九万余人徐徐推进。
王离军有五万人,摆下数个方阵,却并不向前迎战,而是诱使楚军过来,好用强弩射之。可项羽早看破这点,这才排出一个松散的鱼丽[lí]阵,好让对方强弩射出的绝大部分箭簇落空。
楚军进入秦军射程内后,忽然变阵,队形变成十八长枪阵,也就是十八个单人纵队,向秦阵发起突击。项羽、英布、蒲将军披坚执锐,亲冒矢石,挥师猛攻。
秦军强弩阵是面积打击,对方阵型越紧密伤亡越惨重,楚军各队之间距离几十步,将伤亡降低到了可控的程度。而且秦军的弩箭早就消耗殆尽,五万人竟只有三万余支箭矢。
故秦军第一轮射击后,并没有第二轮箭雨,楚军先锋便杀到跟前,向秦阵涌入。人人奋勇直前,呼声动天地,怒气冲斗牛。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观战的诸侯将士目瞪口呆,不寒自栗。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陈馀、张敖,见楚军不落下风,便率军冲出垒城参战。过了一炷香功夫,田都、臧荼、田安也加入战团。
秦军抵敌不住,开始退后。城内的张耳见此情形,怒吼一声,令心腹部将司马卬、申阳率六千多人出城助战。赵王歇大手一挥,李左车、程黑、许瘛、彊瞻等顶盔掼甲率八千余人杀出城来,巨鹿城反而成了空城。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激战一天,双方各自损失万余人,秦军已不足四万,诸侯军的兵力优势扩大到超过五比一,秦军败势已成,除非章邯把所部五万余人全部带来,并不断调动其他援军。
实际上章邯未能调动三川、颍川方向内史保、赵贲的军队,只从白马津调来杨熊的部分人马,守棘原没问题,若分兵去增援王离,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次日列阵再战,王离站在望车上,伸手感受空气变化,这日阴云密布,气温骤降,开始刮风了。王离自言自语道:“大雪终于要来了,天助我也!”
几里外的楚军营地,范增骑一匹老马,赶上项羽的乌骓马,喊道:“上将军,留步。”
项羽翻身下马作揖,只听范增说道:“上将军,昨夜我观天象,今日必起大风,今夜便是雨雪纷飞,上将军今日要速战速决,我带民夫去附近砍柴,寒冬还是来了!”
范增一口气说完,已经气喘吁吁,却丝毫不停留,打马而去。项羽心中涌入一股暖流,除了项梁,范增是这世上对他最贴心的人。
这日王离改变战术,全面放弃营垒外围,为了减少伤亡,把骑哨都撤回垒城,准备死守一天,等大雪降临。
项羽却出奇地冷静,没有下令全面攻击,而是率十几位将领,策骑沿着秦军垒城外围,用一炷香的时间,跑了一圈。
项羽马鞭指向秦军垒城,问诸将道:“我们只要找到王离所在的垒城,不计代价攻击,杀了王离,其他秦军便会不战而溃!”
诸将无人敢接话,各自疑惑,英布忍不住问道:“项上将军,秦军数十个垒城都差不多大,王离在哪座城中?”
项羽似没听到问话,侃侃而谈:“十五年前,楚秦大战,先祖(项燕)与王翦对峙一年多,暗中在陈城修筑数十里防御工事,然后诈败,将秦军引向陈城。在撤退的过程中,先祖派一支奇兵,绕到秦军原来的营垒处勘察,发现秦军留下一部人马,正拆毁垒城,堵上地道。”
众人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没想到王翦扎营,不但修垒城,还挖地道。那么眼前秦军主将王离,正是王翦的孙子,岂不是也会挖地道?
项羽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继续说道:“这支奇兵人数太少,终究难以靠近。可惜王翦没有追击先祖到陈城,而是去了寿春,掳了楚王,否则那得秦人在关东猖獗。”
众人跟着项羽一道惋惜,当年楚秦大战,项燕确实有机会战胜王翦。只听项羽又道:“过了几年,叔父从关中逃回来,带上我和一百多勇士,来到当初楚秦对峙处。我们白天藏在小山中,晚上出来挖土,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搞懂王翦扎营的方式。”
项羽终于说到关键处:“秦营外围的垒城,都没有挖地道,想必是怕被我们发现。中间的垒城,几乎全都有地道,但并不是四通八达,而是两座城一组,应是为了在遭受攻击时互相增援。地道挖出来的泥土,都塞在垒城的石头和木头缝隙中,所以到我们撤兵,都不知道秦人竟然挖了地道。”
项羽接着冷笑道:“我们在秦营中,找到了三座距离较近的垒城,三城之间各有地道。想必王翦就在这三座垒城中,即使意外遭受攻击,也可迅速增加两倍兵力,再不济也能逃走。”
项羽说完,脸现不屑之色。诸将肃然起敬,项羽能有今日之成就,是并非凭其一己之力,而是三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项羽的祖父项燕、父亲项渠、叔父项梁,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英布勒马道:“项上将军,刚才我没看清,不如再跑一圈,把王离的位置锁定。”
项羽淡然自若道:“集结所有骑兵,围着秦军垒城跑一圈,王离的三个垒城并不在最中间,可不要看走眼了。”
过了一会,楚军的骑兵涌入秦军营地,对垒城中呼啸而来的弩箭、长矛视而不见,各自抛出绳索,登上秦营西北部的三座垒城。项羽果然猜对了,楚军生擒王离,压着他挨个到其他垒城前示众,秦军不敢射击。
涉闲是王翦一手提拔起来的,见王离被擒,哪里还能固守,召集数个营垒的秦军前来劫人。楚军当然是早有防备,数次击退秦军。
此时秦军兵力已不足三万,多个垒城在楚军的控制下,涉闲也冷静下来,当机立断决定放弃王离,率众突围南走。
涉闲下令点火,将带不走的粮草辎重全都烧掉,然后兵分几路向南突围。涉闲自己率一军断后,被楚军蚕食殆尽,涉闲眼看突围不成,便反身冲入大火中,免得早受楚军侮辱。
秦军约有两万人冲出包围圈,南逃到章邯控制区内,巨鹿之围解开了。
宿命之战,项燕之孙项羽战王翦之孙王离,不能说王离打得糟糕,天道有轮回,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
巨鹿之战,楚军如神兵天降,楚上将军项羽生擒王离、破秦军,赵相张耳、赵将陈馀、燕将臧荼、齐将田都、田安,都来楚营祝贺项羽。
各国将领来到楚大营前,只见营门口有人手持长枪,枪上挑着一个血淋淋的首级,正是秦军大将苏角,可惊可怖。
诸侯将领都有惧色,至项羽大帐内,余光扫见项羽一股威慑众生的气度,且双目瞪来,便涌起长跪下拜的冲动,俯伏地上报名,不敢举头仰视,好似奉诏入觐天帝。
项羽故意迟慢,好一会才命起身,诸侯将领又叩头称谢,慢慢地立起来。
项羽此时真是天帝下凡,尊严无比,由此威震天下,诸侯军将领尊其为统帅。
赵王歇最后一个入楚营,入大帐表明谢意,项羽这才下座相迎,与赵王歇等分坐左右。
赵王歇拱手称谢,却甚为不爽,和项羽谈了数语,便起身告辞。
按照战国时的规矩,东周衰落成那样,赵魏韩三家分晋,三位主公还是要跑到洛邑去拜见周王,请求封一个侯爵,正式立国。再往前到春秋,宋国会盟齐晋鲁楚等诸侯,宋国国君要上座,因为他是第一等的公爵,这和国力无关,体现的是尊卑关系。
项羽和赵王歇平起平坐,在赵王歇看来,是大不敬。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一月,大雪还未完全融化,赵王歇忽然率军北上,定都冀县,改名为信都,将军李左车、程黑、许瘛、夜、彊瞻跟随他而去。信都在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陪都之一,在巨鹿以西,即今天的邢台。信都这个名称有陪都之意,但信都仍在秦军手上,赵王歇便将冀县改为信都,此后原来的信都就更名为襄国。
按照尊卑来说,赵王歇与楚怀王是平起平坐的,赵相张耳、赵国大将军陈馀与楚国上将军项羽是平级。
巨鹿城破坏严重,赵王歇搬家也算合情合理,他与楚怀王都不必亲临战阵。然而赵王歇带走了一万多人,剩下的赵军则分成两派。
此前张耳、陈馀的理念都是帮助六国宗室复国,按照这个思路,张耳、陈馀应该听赵王歇调遣。然而张耳、陈馀产生了矛盾,张耳怪陈馀不肯发兵猛攻王离,解巨鹿之围。陈馀则认为自己已经派出五千兵且全军覆没,况且张耳的亲儿子张敖都未发一兵。张耳火气也上来了,说陈馀公报私仇,害死张黡、陈泽二将。
张耳给陈馀扣的帽子,无论是不救巨鹿城中的赵王,还是害死张黡、陈泽,将来秋后算账,都是死罪。陈馀心一横,既然这样,要死也死在赵王手里,我现在就率军追随赵王去了。
张耳色变,此时正是用兵之际,若不率军跟随项羽南下战章邯,后果不堪设想。况且张耳在巨鹿时,就因为兵权问题,与赵王歇不愉快了。
于是双方围绕陈馀的两万五千兵,进行了一次瓜分,张耳在张敖、司马卬、申阳的帮助下,削夺了陈馀大部分兵权。最后张耳率三万余人跟随项羽南下,陈馀率四千多人追赵王歇而去,两人决裂。
项羽痛骂赵王歇忘恩负义,却无力去管赵国的内部矛盾,他率诸侯兵南下棘原,与心腹郑昌会师,盛赞郑昌守住了章邯,许诺日后封王。
章邯兵力不足,遂引兵退后以避之。项羽率众追上,秦军且战且退,一直撤到漳水南岸,仍然抵敌不住,几天后再撤到洹[huán]水南岸,重新形成对峙局面。
章邯接受王离的败兵后,总兵力有二十四万,几乎都是秦人,其中正规军十六万,民夫八万。章邯在洹水一线,正规军约有十万,民夫有三万。诸侯军在漳水北岸有二十五万六千余人马,其中项羽有十八万余人,赵国的张耳有三万余人,齐国的田都有两万,田安有六千,燕国的臧荼有两万。
双方从一月对峙到三月,为了巩固后方,确保粮草充足,项羽令张耳率本部人马,陆续进占邯郸等原赵国城邑。
图-巨鹿之战后
形势
项羽一时难以突破章邯的防线,执戟郎中韩信第二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三万越过太行山,从河东郡进入关中,那时秦朝廷必然令章邯撤兵,届时就只需追着章邯打。
项羽没有采纳韩信之策,此刻章邯的主力还在黄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内史保、赵贲都是硬骨头,而联军赵王歇等拖了后腿,项羽在正面战场面临的压力很大。项羽的战略不是迅速灭秦,而是在战争中不断消耗秦军,同时壮大项氏,为战后的分封做准备。
何况关中并没有乱,秦人在关中至少还有十万兵力,项羽不可能拿自己的项家军给韩信去冒险。
项羽不急不缓,派亲信项冠、项悍率军一万,从平原津方向渡过黄河,然后南下薛郡。项羽是楚王芈心(楚怀王)封的鲁公,封地包括曲阜在内的几个县。项羽令二人以曲阜为中心,伺机蚕食薛郡其他秦军控制的城邑。
随着项它在东郡攻城略地,项冠、项悍在薛郡站稳脚跟,刘邦在砀郡给秦军制造麻烦,魏王豹在东郡不断壮大,韩王成在颍川郡游击,项羽反而不急于入关中,局势的发展有利于诸侯军,更有利于项家军。
【韩信献策三:南下太行山袭击章邯背后】
项羽章邯对峙期间,刘邦在黄河以南打得风生水起。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率军从芒砀山出兵,沿砀郡与陈郡的边界西进,绕过睢阳,来到高阳县,郦商率四千人投奔。
图-刘邦取陈留
接着刘邦兵不血刃取陈留,得大批秦军兵器,不仅有强弩、箭簇、戈矛、木盾、盔甲,还有攻城锤、投石机、云梯等重型武器。
刘邦占据陈留,招兵买马,加上城内原本的兵马,很快就招募到万余人。算上郦商的四千多人,兵力增加到四万五千,其中己军两万八千,友军一万七千。取得陈留武库后,刘邦的队伍才真正像一支军队,也就是从此刻起,刘邦与太尉卢绾开始筹划西入关中。
秦军赵贲部来攻,刘邦斩首和掳获秦军四千余人,赵贲于是龟缩在大梁城不敢再战。
图-
刘邦破赵贲和杨熊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三月,刘邦兵分三路,自己亲率三万二千人北上白马津,试图攻击杨熊部。卢绾率一万人留在陈留休整,这部分人很多都是伤兵。郦商率本部四千人,攻击陈留西南方向颍川郡的长社。此战刘邦卢绾大破杨熊军,杨熊率七千多败兵,退守荥阳。赵高以秦二世的名义下诏,杨熊征战不利,斩首示众,由赵贲并其军。郦商率本部人马,攻占颍川郡的长社,也为刘邦铺好了进入颍川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