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今年最高分动画电影,为什么戳中了年轻人泪点?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这部电影,何以成为年末“最强港片”?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小学四年级的弟弟,成了我的“人生导师”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12 12: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你又可爱了
前段时间父母外出旅游,我也就担负起了每天早起送弟弟上学的任务,然而本该在七点按时响铃的闹钟今早却“失约了”,迷迷糊糊之间看到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七点五十分”,一边心想着“完了完了”,一边快步走到弟弟房间叫他起床。

两个人的动作像是被按下了快捷键,三下五除二便完成了出门前的准备工作,弟弟几乎是被我拖着走的,虽然嘴上不时说着“姐姐你慢点”,脚下的步伐却跟着我越走越快。

掌控方向盘的那一刻,我的内心终于安定下来,正当我跃跃欲试要抄近道以最快速度送弟弟去学校的时候,弟弟一边摸着肚子一边可怜巴巴地对我说:

“姐姐,我想吃馄饨,好饿。”

“都快迟到了。”
没有犹豫,我一口回绝了弟弟合理的请求,并从包里拿出一袋面包让他带去学校吃,他不开心地撅着嘴接过面包,正当我感慨自己真是个深明大义的姐姐的时候,弟弟肚子咕噜作响的声音一阵阵地钻进我的耳朵里,不断推挤着我那“可以不吃但不能迟到”的安全防线。

“好吧,但是你要吃快一点。”我看了一眼时间,随即败下阵来和他一起在路边的早餐摊位上吃起了馄饨。

《我的姐姐》剧照
弟弟全然没有我小时候那种快要迟到时的紧张与害怕,相反,他十分享受吃到美味的这一过程,不时和我感叹着这一家馄饨有多好吃,他享受的表情让我看着有些许不真切,不禁好奇地发问:

“你不怕迟到吗?”

“怕呀,可是我已经迟到了呀。”

“你们老师不会罚你们吗?”

“要罚站,不过现在吃不吃馄饨我都要罚站。”
我用勺子不断拨动着碗中油光滑嫩的馄饨,抬头看着弟弟的馄饨在他口中嚼了又嚼,思索片刻就把自己的那一碗也推到弟弟面前,叮嘱着,“你慢慢吃,别烫着”,或许是觉得我在着急,弟弟加快了吞咽的速度,抬起头腼腆地对我笑着说,“姐姐你放心,我吃很快的”。

《小舍得》剧照

弟弟到学校到时间正好是八点半了,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松弛感,看见门卫还会主动问好招手,甚至在进校门前还会一直挥手让我注意安全。

看着他那小小的背影在众多教学楼之间越变越小,不禁想起读书时曾因害怕迟到而紧张落泪的自己,那时的我害怕很多事情:害怕迟到、害怕老师点名提问的问题我不会、害怕自己值日时班级被扣分、害怕每一个在师生视线内批评教育的瞬间,尽管这些“害怕”让我变得不那么差劲,甚至成为了师生眼中的“三好学生”,我依然存有着“害怕”的心理,哪怕出现一丁点儿错误我都会不断地自责,我无法衡量那些事情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可这种害怕带给我的重量确切地压得我喘不过气,所以听到弟弟那一番话时,我是欣慰的,也是开心的,我欣慰他小小年纪就有着大人都不曾有的觉悟,也开心着他不会因为规矩的约束而感到不自在,是啊,人生哪有那么多重要且非做不可的事情,既然都晚了,那就来碗馄饨吧。

心态很大程度影响着我生活的状态,学生时代的“事事重要”的心理到最后也慢慢演变成毕业后对人生极低的容错率,“考研必须上岸,考公最好也一次性上岸,留学学校的qs排名必须前100……”这些都在为我们打上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标签,一旦目标没有达成就会陷入“我真的那么差吗”的自我怀疑当中,从而忘记了人生并非只有考研考公留学这三条路,如果内心执着于一条狭窄拥挤的道路,最后也很容易让自己落入“无路可走”的境地。

《二十不惑》剧照

大学考研复试被刷的我在梦中情校附近的榕树下暗自神伤时,猛然回想起吃馄饨时弟弟的那番话,起身准备回酒店的时候碰到了附近很难买到的阿姨鸡柳,索性就吃上了。

“事已至此,先垫个肚子吧”,神奇的是,我现在回想起考研失败这件事的时候,内心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难过,更多地是回味着那家阿姨鸡柳的酥香焦脆。

米兰·昆德拉曾写下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那咱们往哪走啊?”

“往前走。”

“哪是前啊?”

“我对你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宣告着失败,那就先让胃“如意”,低头赶路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前行途中能量的积攒,结果藏在生活的每一个“前方,也藏在脚下的路。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馄饨事件”也推翻了以往我对弟弟的认识,然而他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对于“规矩”的态度上。旁人总说他写字难看、上课爱开小差、调皮贪玩,可当你真正走进他的小世界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热心助人、温柔踏实且负责任的小男生,每当那些“恶评”在他耳边循环播放时,他会委屈、会难过、会改正,但不会因此认为自己就是师生眼中的“差生”。

相反,他总会笑盈盈地拿出几张来之不易的奖状对我说“老师说我有进步”,我赞扬他进步的同时,也欣慰着他不被社会所规训,他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他人眼中的自己并非真实的自己,我想这也是需要我学习的——不受限于他人,无需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人眼中折射的只是万分之一的“我”,构不成真实且完整的自我。

前几天和妈妈再度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妈妈和我感慨着“他就是这样,感觉天塌下来都不怕”,正好弟弟在旁边看电视,我不经意问他不读书以后想做什么,弟弟毫无犹豫给了我一个答案:“想当厨师,因为我很喜欢吃”,听到这个答案的妈妈一边摇头一边无奈地笑,这确实不是大众眼里的“标准答案”,可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童来说,没有标准反而是一种标准,他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他的人生本就不该拘泥于世俗观念之下,生命有万般种可能而非其中一二。

成长路上充斥着很多种声音,这些嘈杂且凌乱的声音无数次试图左右我的人生方向,我曾友善的、认真地去聆听它们,但也因此打乱了自身的成长节奏从而模糊了真正的自己,如果人必须成为谁的聆听者,那么这个主体一定是自己,不妨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凪的新生活》剧照

所谓随波逐流、大势所趋它也只是一个趋势,不应该成为你的唯一选择。

小时候人们总说着女孩子当老师的各种好处,“听劝”的我一路上了师范大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可当我真正踏上教书育人的人生舞台时,我才恍然发觉我并不喜欢十几年以来坚持的东西,零散琐碎的教学任务让我疲惫不堪,各类公开课论文指标让我严重内耗,在每一个深夜备课崩溃大哭的瞬间我才意识到:在纯文学领悟和教育领域,输入和输出二者相差甚远,我只是喜欢文学而非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

总会有人在你耳边不断地重复着“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到了该做什么事的年纪”,“你应该……”。

我想,必要时你或许要成为一个裁判及时去叫停、去审视这些看似正确的违规行为,森林茂密繁盛不只是因为有高大挺拔的大树,还因为地上遍布着野蛮生长的株株野草,有人成为树,就会有人成为野草,人人都深知“根深树高”的人生哲理,但未必人人都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我允许自己无法成为树,也允许自己成为地上那株向上野蛮生长的野草。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