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只是个气急败坏的老头
之前巴菲特的言论,只不过是简短的说不看好比特币,
这是他的年龄和对高科技行业理解的局限造成的
,再进一步的话,就是因为他富国银行和JP摩根股东的身份,
使他因为利益的关系站队
,仅此而已,没必要做过度解读。
但这次巴菲特的表态,明显是有“气急败坏”的感觉,说比特币是老鼠药,不会有好下场之类的话,基本上是不想讲道理,直接下结论的做法。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也补刀说:比特币不能创造任何东西。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直接笑崩了。一个纯粹做金融投资的公司,竟然能说比特币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我只想问:他们的伯克希尔股票,每股高达29.999万美金,
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分红的股票,请问,这个股票创造了什么东西?
如果把比特币看做未来全球最大金融系统的股票,可能是一个比较靠谱的类比,那比特币能创造的东西,可比伯克希尔股票多多了,
以比特币为基础的整个区块链行业生态系统完全是伯克希尔无法比拟的。
现在伯克希尔的股票市值是4920亿美金,比特币的市值才1593亿美金,只是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三分之一,在我个人看来,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金融系统的股票,
比特币市值超过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市值,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如果一旦这个事情发生,对伯克希尔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信心的溃败,巴菲特的神话将不在。
这是我刚才新浪股票查的数据。所以,这才是巴菲特气急败坏的原因。
对他来说,比特币确实是老鼠药。至于比特币有没有好下场的事情,以巴菲特的年龄,应该是看不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巴菲特能成为投资大师,是特定的时代造就的,我始终把成功看成30%的努力和70%的运气。
我之前研究过巴菲特,他其实就干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奠定他投资大师地位的第一件事情是他1964年(当时他34岁)收购伯克希尔公司,第二件事是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在这两件事情面前,他的其他投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不要神化巴菲特,特定时代有特定的机会。
如果把他合适的投资年龄放在日本的泡沫期,搞不好就是投资失败的典型,但这样的典型是没有人会记得住的。
至于巴菲特、芒格、盖茨等社会精英对比特币嗤之以鼻,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无聊,我有个类比,你们肯定会笑。
就像一个3岁的小孩,对你说:我要打败你,你一定会嗤之以鼻的,并且会认为他不过是个熊孩子!但是,20年后,你可能就不配做他的对手了,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另外,我不觉得会有什么恐慌问题。
区块链行业,懂得人就是懂了,不懂的人就是还没懂,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两个不同投资观念构成的世界里。
在这个世界里,巴菲特不是神,不过是一个气急败坏的可怜老人,那个他看成老鼠药的东西,正是这个行业里每个人期待拥有的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
如果我是赵长鹏,也会没朋友
关于红杉和币安谁占理的事情,我不是当事人,仅仅凭大家发出的文字的东西,我是很难正确判断的,我甚至无法判断是不是存在红杉所说的违约问题,我相信法庭能做出正确的判定。这个问题,其实外人无解。
如果我是赵长鹏,我当然会选择对己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因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际是股东利益和用户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事情上,己方利益和股东权益和用户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顶尖聪明的人从来都是孤独的。
所以,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朋友,换做我,也认了。
我得搞清楚有多少人在这个群里,哈哈哈,那我硬着头皮来了。
火币和OK的关系一直很好,除了经营主体不同,很多事情一直都是神同步的。
他们成立得时间相差不多,最早他们在一个楼里办公,后来两家公司距离也相隔不远,两家的老板在2013年前后也常常一起喝酒撸串,本来私交就不错。
下面开始得罪人了。后来两家一起用免比特币交易费的方式,直接导致了BTCC被边缘化。两家在差不多的时间上线了杠杆交易,2014年9月份在北京相隔两天都作为主场开了场面盛大的会议,我也是在这个会议之后,加入李笑来的貔貅团队(后来的云币的)
。最后一个神同步 :2017年3月8日两家更是同一时间停止了比特币的提币,同年9月16日同步宣布停止比特币交易。
所以,如果你非要说这纯粹是巧合,那我只能说你智商感人,哈哈哈。感觉气氛很凝重。
另外,有个历史性事件是赵长鹏和徐明星之间当年因为 bitcoin.com 的域名合作协议的事情有过严重的争执,是当时圈内讨论的焦点,我当时还写了篇文章评论,刚才我去巴比特看了一下,我的专栏竟然找不到了。狠话来了,千万不要揍我,这件事情应该彻底的终结了他们之间本来可能还存在的一点友谊,这事件之后,
我觉得赵长鹏和明星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另外,我不觉得主流交易所之间是同一条船,但火币和OK成为一艘双体船倒是可能的,其他的交易所在他们看来,或许甚至没有构成友军的资格。
说到这里吧,估计要几年没人请我吃饭了。
区块链项目融资要拿产品说话
之前白皮书就能融资,也是市场因素决定的。投资和被投资,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买卖关系,我说得这么直接,行不行?
资本太多,投资标的少的时候,啥都能端上桌子,但现在投资标的已经太多了,能被看得上眼的就少了。
今年元旦宣布我个人不再进行任何投资,一方面,是我已经没有赚钱的欲望了,另一方面,也是很难有被我看得上的项目,毕竟看过太多项目,这个行业里,自我感觉将来会成为独角兽的不少,但实际上,
大多数项目能像羊驼一样活着就不错了。
羊驼的别名你们懂的。
我愿意以年为单位,去等待一个霸王龙级别的存在。
但投资机构和我的做法肯定不同,他们本来是有投资的使命,也是他们的业务模型,所以,选择一些靠谱的有成长空间的项目去不断的投,是合理的做法,但项目越来越多,他们选择更多,必然变得更为挑剔。
所以,对于创业者,没有真刀真枪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区块链行业创业,是用一生的信用去下注,一切都是用信用来承载的,如果你下注失败,可能后面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所以,我现在做事非常小心,我每一件事,都是用信用在为自己背书。
硬币资本的投资依据,应该依然是李笑来开源的区块链投资原则。
另外,我现在并不负责投资的事情,所以,是否有新的变化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既然是原则,就不会轻易改动。这个问题到这里算是回答完了。
https://github.com/xiaolai/INB-Principles/blob/master/Chinese.md,这个网址,是区块链的投资原则,李笑来的GitHub。
EOS超级节点是我创造的
让我先吹个牛逼,超级节点这个词最早出现,应该是从我 3 月 9 日的公众号《风雨飘摇之际,我选择做个超级节点》开始的,我在谷歌搜索了下,在这个日期之前是没有这个词的。有订阅我公众号的,可以翻出来看到。
其实我不只创造过这个词,在创造这个词之前,我还创造过一个词叫“区块链资产”,之前这个词也是没有的,
你到现在去谷歌搜索这个词,排名第一的还是在我当时做COO的云币网页。另外一个可以证明是我创造这个词的人是沈波先生,不知道他在不在这个群里。
让我再吹最后一个牛逼,然后说正事。
我还创造的一个东西叫区块链行业指数,这个指数2017年1月1日是1000点,现在是12464.23,
这个我们以后再说吧,这个话题很大。之所以连续吹几个牛逼,是想证明我能够独立创造一些东西,有的在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没那么重要,但如果我的这些小创造,能给行业带来哪怕一点点的便利,我都会很自豪。感谢王峰,感谢火星,给我这个吹牛逼的机会。我们inblockchain.com的网页上有指数,也有说明。
说正经的了,对于EOS的超级节点之争论,其实是被中国区块链媒体和互联网过分夸大了,在国外,这还是一个技术圈子的小事件,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会占到将近三分之一的竞选团队。我有时候想,是不是因为我的加入,而让超级节点的竞争在中国看起来变得更加白热化了,但是,我对这个竞争白热化是乐意见到的。
EOS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区块链基础平台,有足够多的高质量节点来保障其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我觉得竞选的激烈程度还不够,我鼓励更多有实力的团队来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