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不止智驾 全面进化 | ...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助力通勤一路顺风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腾势N9全球预售启幕 ·  2 天前  
蔚来  ·  你与春天的距离,就差一场雨 ·  6 天前  
高工智能汽车  ·  AI汽车新风向:「死磕」AI底盘,引爆线控底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开学还剩一周,魔都妈妈群炸了:暑假有人自学微积分,有人还在补作业……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8-25 12:24

正文

快开学啦!我平时潜水的几个妈妈群,这两天画风比较清奇。

Gaby的儿子Josh在魔都顶尖的国际学校读书,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不但成绩拔尖,还是辩论队Leader+校游泳队“健将”。

这两天Gaby开启了焦虑模式:先是在群里秀孩子在美国读夏校的照片,从课堂头脑风暴到结业的舞台演讲,但是,重点在最后,Gaby竟发出了这样的“悲鸣”:

说好暑假自学微积分的,结果学一半就出去浪了。

这牢骚一发,炸出了许多放养妈的焦虑:


Josh妈,我家孩子暑假作业还没补完!

Josh妈,我儿子暑假唯一成就是打通了《王国之泪》……

但更多妈妈表示:娃这两天啥都没干,只做一件事——补作业。

拖拖拖,不到最后一刻不翻开《暑假作业》,很多爸妈纳闷儿,这部“赶作业”大片热映了几十年,怎么就没消停过。

面对家里鸡飞狗跳补作业的现场,爸妈们痛并快乐着,一边是神兽归笼快熬出头的快意,但也碰到一个超棘手问题:

散漫了60天,如何让娃快点进入开学预备状态?


手机成瘾、学习拖延、不良饮食…… 面对一整个暑假养成的恶习,最近身边的家长们,纷纷表示:开学后孩子的“生存几率”会直线下降。

为了将娃的作息调整到“学习模式”爸妈不得不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些问题:

重度嗑屏怎么戒?

各种拖延症如何改?

如何击退懒散的精神面貌?

……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特意请来上海宝山世外的韩老师,提供一份 一线老师的“锦囊秘籍”。 韩老师将带大家了解一本100万人亲测有效、豆瓣评分8.6的习惯养成书籍《掌控习惯》(又称:原子习惯),利用书中的定律,结合多年教学经历,讲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给出具体的操作范例。

作者詹姆斯·克利尔是美国著名的习惯研究专家,在书中使用了56个案例讲述习惯养成的四大定律。

本文作者:韩旺旺
宝山世外,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

欢迎真棒粉丝家长们

👇加入真棒学习群👇

某天,两个说好一起戒烟的人去参加一个新朋友的聚餐,朋友拿出好烟招待二人。此时,两人异口同声表示回绝,但只有一人最后抵制住诱惑没抽。来看看他们怎么回绝的:

  • 一人说:“不好意思,我最近在戒烟。”

  • 另一人说:“不好意思,我这人不抽烟。”

显然,后者最后坚持到了最后,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次身份的升级,即认定“我是一个不抽烟、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

每个行动体系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无论我们谈论的是个人、组织还是社会,都存在相似的模式。体系是由一整套信念和假设塑造的,它就是隐藏在习惯背后的身份。

当你越以自己身份的某个方面为傲,你就越有动力保持与之相关的习惯,相反地,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也就不会持久。

很多人想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偶尔某一次的读书也确实给自己带来愉悦,但如果你不改变行为背后的信念,那就很难坚持下去。改善只是暂时的,除非他们成为你的一部分。

所以不妨尝试升级自己的身份:

成为一名 读者 ,而不是目标定为读完一本书

成为一名 跑步者 ,而不是目标定为跑一场马拉松

成为一名 音乐家 ,而不是目标定为学习一门乐器

成为一名 自律的青少年 ,而不是目标定为每天准时完成作业

所以家长、老师们,要想让孩子真正改变习惯,先 让孩子思考自己想拥有什么身份,然后从身份出发,找出与追求该身份相符的习惯。

在帮助孩子确立某种身份后, 我们要通过不同方式、场景来帮助孩子强化该身份,让孩子引以为傲,孩子就有动力一直坚持。

下面就是 亲测有效的4个定律——



# 第1定律
让它显而易见

上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禁运引发能源危机,欧洲人开始普遍关注能源消耗情况。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郊区,一些住户发现同样的房屋大小、电价一样,邻居使用的电费却少了30%。

经过一番考察,他们和邻居的房屋结构基本一致,只有一个差别:电表所在的位置。 有些人装在了地下室,有些人装在了屋内的走廊上。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装在走廊上的家庭电费使用更少,因为当他们更易察觉到电量使用情况,从而采取一些节电措施。

我们的每个习惯都是由提示引发的,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显眼的提示。 因此,习惯养成的第一定律就是让习惯显而易见。

想让孩子多吃水果,把水果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餐桌上;

想让孩子多喝水,买小瓶装的矿泉水,放在房子各处显眼的位置;

想让孩子暑假多练习乐器,那就把乐器放在客厅的中央;

想让孩子每天自觉按计划学习,把学习计划和作业时间表张贴在墙上;

当然,如果想让孩子摒弃某个坏习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 让提示少出现,远离视线。

想让孩子少玩手机,建议孩子学习期间,把手机放在客厅,远离学习区域,并且设置静音模式;

想让孩子少看电视,把电视搬到家长房间,客厅不放电视;

想让孩子少玩Switch,每次用完Switch把插头拔掉,装好机器放到柜子里。

但有些习惯,比如单词打卡、英文阅读,很多孩子容易忘记去做,可能坚持个2-3周就忘记了。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采取 “习惯叠加” 的方法帮助孩子。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些固定的习惯不会忘记,比如起床、洗澡、刷牙、吃早饭、上床睡觉等,那么我们可将新习惯和旧习惯绑定,即 “我在做完当前某个习惯后,我会立马做新习惯“ ,而且越具象越好,将习惯和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 点整合。

我每早7点起床后,我会先喝一杯水。

我每天吃完晚餐后,我会背20分钟单词。

晚上上床后,我会立即把明天的学习计划写好。


# 第2定律
让它有吸引力

爱尔兰都柏林 的电器工程专业学生罗南·伯恩非常喜欢奈飞的各类电视剧,但他也因缺少锻炼的 肥胖 而焦虑不已。

于是,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黑进自己的健身脚踏车的程序,把它连接到自己的电脑和电视上,然后他写了个程序,只有在他以特定速度踩脚踏板的时候,电视才会播放奈飞的节目。

对于很多人而言,持续锻炼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在锻炼初期,但罗南利用 “喜好绑定” 的方式让健身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

“喜好绑定”在商业中非常多见,比如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电商的双十一,都是将特定日期与消费绑定的案例,让无数消费者大掏腰包。

对于青少年而言, 由于意志力和成年人差别较大 ,大多还无法理解与掌握“延迟满足”,所以家长和老师需要将好习惯与愉悦的奖励联系在一起,增加好习惯的吸引力。

相反地,想要摒弃某个坏习惯,就是让它变得 有害、无趣、甚至幼稚

学生可以设立学习目标,每次达成目标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看一集喜爱的电视剧、吃一颗心仪的巧克力等,增加学习的愉悦性;

学校可以设立学习奖励制度,每次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优异时,给予奖励,如表扬信、奖品或与校长共进午餐等,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孩子戒掉暴饮暴食,培养其健康饮食的兴趣,让孩子学习如何烹饪美味又健康的食品,增加对健康饮食的吸引力。还可以让孩子记录每天的饮食习惯和餐点内容,对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评估;

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孩子的底层需求是和他人建立联系和结合,那么可以带孩子多参加同龄人活动满足其社交需求;

帮助孩子戒掉电子游戏,孩子的底层需求是通过游戏在同学中获得地位、声望与成就感,“段位”越高越开心。那么家长可以通过搭建大型乐高、参加机器人、编程等比赛让孩子同样获得成就感。



# 第3定律
让它简单易行

1949年,神经心理学家发现,当人的某种行为重复次数越多时,大脑结构变化就越多,从而能更高地进行那项行为活动。随着每一次的重复,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得到改善,神经连接更加紧密。

神经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率先发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赫布定律:“一起激发的神经元连在一起。

科学发现,在音乐家中,对于拨吉他弦或拉小提琴等身体动作至关重要的小脑比非音乐家要大。同样地,数学家的顶下小叶中较常人则有更多的灰质。

科学家曾监测一个人养成每天早餐后散步的习惯,虽然每次仅10分钟,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自动化程度也会增加,直到这个行为在大脑中尽可能简单和自动化。

这一发现揭示的道理是: 习惯是基于重复次数而不是时长 。重复的次数越多,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连接就越易被激活,从而逐渐将习惯自动化。

既然重复次数最重要,那么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 简化好习惯的步骤,降低好习惯的阻力,使之更易于执行。 书中的作者提出了使用 “两分钟规则” ,即“在刚开始培养新习惯时,它所用的时间不应该超过两分钟”。

把“每晚睡前读30分钟书”变成“每晚睡前读1页”

把“每天做50个俯卧撑”变成“每天做2个俯卧撑”

把“每天打卡背50个单词”变成“每天打卡3个单词”

很多孩子,包括成年人,在制定计划初期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而“两分钟规则”就是习惯培养初期最好的方法,业界也称“Atomic Habit原子习惯”,虽小但积累起来的威力很大。待重复次数逐步增加后,可再增加习惯执行量。


# 第4定律
让它令人愉悦

20世纪90年代,在巴基斯坦卡拉奇,6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肮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让各种疾病蔓延,儿童患病率非常高。

但调查发现,当地的居民没有洗手的习惯,极大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几率。因此,一个国际医疗组织和宝洁合作,向某个贫民发放舒肤佳鼓励当地人多洗手。

没过几个月,研究人员就发现,这一区域儿童的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腹泻率下降了52%,肺炎减少48%,细菌性皮肤感染下降35%。后来经过访谈,该区域的人群已经养成了洗手的习惯,而养成的关键是:

舒肤佳香皂很容易起泡,能产生丰富的泡沫,而且舒肤佳味道很香,洗手变成了一件愉悦的过程。”

同样地,如果将 将好习惯与即时的奖励联系在一起,增加好习惯的愉悦感 ,习惯也就更容易养成。我们熟知的一些保健品、中药产品,原本非常苦涩难咽,但是经过改良后,大家并不会抵制,甚至还慢慢喜欢上。针对孩子,我们家长和老师可以这样做:

学生可以建立 学习或打卡日志 ,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和成绩进展,每次看到进步,都会带来满足感,增强坚持学习的动力。

给孩子建立一个 储蓄账户 ,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即可存进一定数额的钱,用于购买孩子特别想要的东西。

在学习或者运动的过程中设置 趣味性游戏 ,让学习、运动不再是枯燥和无聊的,让孩子享受其中。

「 写在后面的话 」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通过不断努力,学生们可以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未来的挑战。

如果你能帮助孩子掌握转变行为的四大定律,他就拥有了一套工具和策略,可以未来构建更好的系统和养成更好的习惯。

欢迎来留言区也聊一聊,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助力通勤一路顺风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腾势N9全球预售启幕
2 天前
银教授吐槽  ·  偷车
7 年前
亿邦动力  ·  找电商工作,看他就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