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杨丽萍的足迹多是世界巡演,9月15日却颇为罕见地开启了川渝之行,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
成都融创文旅城
主办的
“寻找成都最美小孔雀”
少儿舞蹈大赛。
如果串联起杨丽萍舞蹈生涯中的一些重要时刻,会发现,成都对杨丽萍一定有些特殊。
杨丽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对成都很有感情,是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城市。
成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热闹,富有激情。
他们来看我的演出,不像是旁观者,更像是参与者,永远怀着激情,看成都人喝茶就看得出来。
所以很难想象,对云南民族在地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表达的杨丽萍却是第一次来到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的都江堰,这里不仅诞生了多个世界级文化元素,保留了川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还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三遗”之城。
也因此,杨丽萍在谈到初见都江堰时,已被它深深折服:
我特别喜欢水,第一次看到都江堰的水,我就感叹他们是这样的滔滔不绝、汹涌澎湃,是这么的有力量,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的文化博大精深,有水、道,有熊猫,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元素,需要我们把它提炼出来,思考怎么在舞台上用肢体语言把它呈现出来,从视觉到听觉都更加艺术化。
老子有云“道法自然”,既通往“道”的法门就是遵从自然,道家修行之地通常都会选在与自然最为接近的山林之中,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自然深得“道”之法门,而其清幽之态更是对众生的一副馈赠。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优美逶迤的青城山,蜿蜒盘旋,俯瞰足下,白云弥漫。
作为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五大仙山之一
的
青城山
,从古至今便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而这山水交融的美景也引得杜甫为其吟出“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这样的佳句。
另一侧的都江堰,则将华夏民族与自然共存的治水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座凝聚着川西古蜀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的宏伟水利工程,造就了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之说。
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俗传说,也为其镀上了一层带有地域风情的神秘色彩。
继去年8月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都江堰便成为了全球屈指可数的“三遗之地”。
清幽雅致的自然,永远都是艺术创作无限灵感的来源,从杨丽萍对都江堰的溢美之词,已然可以看出,这里对艺术家们的吸引力。
而在“师法自然”这一点上,成都融创文旅城也颇有心得。
实际上,本次将杨丽萍邀请至都江堰的成都融创文旅城,始终致力于对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破除地域屏障,
将曾经佶屈聱牙的川西古蜀文化与民俗艺术推广至全国
,因此,才会一直邀请世界级艺术大师至都江堰,将四川传统文化精髓与无边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完成其弘扬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的愿景。
在杨丽萍之前,2018年10月13日,成都融创文旅城还主办了
“与郎朗同台•让梦想发声”
,相约郎朗•琴童选拔大赛,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担任特邀嘉宾。
而杨丽萍对都江堰的一番赞叹,已表明成都融创文旅城的努力已见成效。
除了线下活动,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本身也着力于输出“欢乐家庭”的生活理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川西在地文化,将文旅城塑造为独具特色、适合全年龄段的休闲娱乐旅游胜地。
作为中国舞蹈界的领军人物,杨丽萍一直热衷于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播发扬,舞台上宛若娉婷的优美舞姿,灵感皆来自于云南的民族文化中的收获与劳作等场景。
无论成名作品《雀之灵》,还是广受赞誉的《平潭映象》、《春之祭》等等,杨丽萍对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的推崇已成为其作品的灵感根源,这一点上,成都融创文旅城对川西文化的推崇与其可谓若合符节——
成都融创文旅城内,各个独具特色的业态与主题区域,都如同杨丽萍的舞蹈作品一样,
展示着川西民俗的独特魅力
。
比如水雪综合体,以羌寨搭配山水雪景,体现出青城山与都江堰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
蜀汉风云、羌藏秘境将古蜀三国、川西民俗场景高度还原;
天府耍都、飞天传奇则展示了成都人民生活场景和四川多处著名自然风光,甚至还有以大熊猫外形作为外立面的融创茂熊猫商业广场。
最值得一提的是斥重金打造的大型锦秀,重现了整个都江堰作为三遗之地的厚重文化内涵。
可以看出,无论杨丽萍还是成都融创文旅城,其精神追求均是展示自己身后宏伟壮丽的“在地文化”,这种默契,也成为成都融创文旅城邀请杨丽萍出席的底气。
按照此前的消息,成都融创文旅城将于明年5月30日盛大开业,目前主体已经基本完成,各大单体已经进入内装。
因此,参与的小朋友和家庭还能顺道提前体验成都融创文旅城的风采。
而本次比赛最吸引人的部分,当属舞蹈比赛最终获胜的“小孔雀”将获得与杨丽萍舞蹈团队同台演出的机会。
从成都融创文旅城举办的两次赛事不难看出,其对中国家庭“美好生活”场景的缔造一直抱有极高积极性,实现这一愿景的载体却并不仅仅停留在形而上领域,而是通过举办切实有益中国儿童的艺术赛事来完成,其务实作风可见一斑,如果将这种作风再落位于成都融创文旅城之上,项目值得期待的程度或许也将超出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