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义乌之狼
百日方可筑基,千日才有寸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爆改“小破店”,拯救吃不起好饭的打工人 ·  6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资讯|“抗流感神药”,又被抢断货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外公离去,一个“90后”替母亲挑起了“大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义乌之狼

义乌之狼:马拉松比赛报名是否中签是随机的吗?(知乎回答5300字)

义乌之狼  · 公众号  ·  · 2024-09-15 12:10

正文

谢邀,我来回复一下吧。

首先要明白马拉松比赛的基本报名原则和规则。

最基本的逻辑是先到先得,也就是你先报名了,那么你排在整个报名人数的前面,那么你就中签了。当然你要进行缴费。

以前先到先得的比赛还挺多的,最近5~6年基本上都得靠抽签,甚至平均一场马拉松有将近10万人的人次进行报名,而一场全马或半马的总名额也才2万来个人。

很多人知道某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了,但很多人不知道某某城市马拉松的赛后服务运营方,他可能也是承办某某其地方马拉松的赛事方。

这里因为有地域因素,所以就不举举例子了,比如说在北方的某个城市的某场马拉松,他的幕后赛事承办方可能也是承办南方某一个城市马拉松的的责任人。

把这个基本逻辑搞清楚了,再讲一下举办马拉松的目的,宣传城市,打响知名度,如果有一些旅游城市资源的话,那么政府投入的资金会更大。一场马拉松能够带来的酒店,交通,住宿,饮食,餐饮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大。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福州马拉松办了这么多届,还是要从狭窄拥挤的三坊七巷作为途经的路段,就是要宣传这座城市,所以哪怕再拥挤,也是从这个地方跑的。

毕竟有一些来这个城市参加马拉松的外地选手,可能前两三天就到了。吃喝拉撒娱乐旅游一下,有些人是跑完之后,待在福州两三天,同样的吃喝拉撒旅游一下,这些都是马拉松所带来的旅游性的经济。

当然有些人是请假来比赛的,可能今天跑完了,明天就回去上班了,我只是举例子,请不要装牛角尖,因为普通人根本没这么多时间来外地参加一场马拉松就几千块钱的食宿交通费用了,普通人怎么扛得住?

所以把马拉松基本盈利模式大伙搞清楚就行了,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投入,然后一些中型大规模的比较知名赛事,会有运动品牌商和各类广告的赞助。包括特步安踏360,还有怡宝,康比特,各种能量胶运动补剂厂家,我就不多说了,他们也没有给我广告费。

除了政府扔点钱支持一下,广告商的金主爸爸,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逻辑就是大家的报名费。毕竟马拉松上万人的规模,这个报名费的费用最少也是上千万的金额,而且,现在也已经涨价了。

现在很多城市半马的报名费是100 120 130,不确定(因为每个城市的定价不太一样,但是基本都是100多块)全马基本在150~200块左右,外籍选手可能会更贵一点。健康跑/欢乐跑/亲子跑/赛事可能50-80块左右。

如果大家把这个逻辑点搞清楚了,就会知道了如何提高你的中签率?或者马拉松报名中签到底是随机的吗?

很明显你是外地来跑步的,既然这个地方要宣传城市,提高他的旅游gdp,因为本地居民他自己有房子,直接三站四站地铁站就到比赛场地了,它无法产生本地的经济餐饮饮食交通的消费,所以这个比重就倾向于外地选手。

也就是国内大多数马拉松比赛,基本上外地中签率都大于本地选手中签率。

其实跑马拉松,基本上男性报名会多于女性,而一些赛事虽然女性的报名人数也多,但总体的比重上来讲就是你是作为一个女性,你去报名某场马拉松赛事,那么你的中签率就会普遍高于男性。如果你有之前的参赛成绩或者你的跑步成绩很牛逼,那么你的中签率更会翻一倍,就会更高。

当然一些赛事他们会进行特征分类,人群分类和权重分类以及等级分类。

从性别分类来讲,就是女性的普遍中签率会高于男性,从区域分类来讲就是外地选择中签率会大于本土选手。

1,之前有参加过马拉松赛事的,并且顺利完赛的。

2,参加过上一届的赛事的。

3,照顾一下本土的成绩牛逼的选手。

4,比如南昌马拉松或者是厦门马拉松,你连续参加xx届,然后获取直通的。

5,永久号选手(参加过多场马拉松或为本地城市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某一些跑步相关贡献的)

6,很明显门槛就是男性破三的中签率会高于没破三的。女性也是,女性破330的,会高于400开外的选手。

7,而且我们要理解一个逻辑,就是直通的政策,并不是每一个赛事都通用的,有一些比赛会设置直通名额,你的成绩达到了,那么就可以中签。而有一些比赛,是看你最近几年成绩来综合判断的,而另外有一些是区分年龄属性的。

还有其他情况比较复杂,不要急,我们继续聊。

一小部分的小赛事,没有抽签这个说法,就是先到先得,你想报名,报名了,缴费了,那名额就是你的了。

还有就是一些选手,看你是否参加过金标或白金标的赛事,如果你的成绩厉害,你参加过这种赛事,那么中签率就会比较高一点。

如果官方系统里面还是没有办法中签,其实还有几种迂回的方法。

最核心的就是赛事赞助方,因为大型的马拉松比赛都会有赛事的赞助方,他们会有一些名额给到选手,但这个名额并不是很多,有一些相关的商品类的厂家,他们只会让你购买某某大礼包,比如999套餐,1299套餐,说白了,就是你买他的套餐,送你个比赛名额。

如果有一些公益跑的名额,那更贵了,甚至很多都得上千块。你想报名没点内部关系,还不给你。

有一些运动品牌方,他们会在某某赛事之前在自己的公众号里面发布一些招募团队的信息,那么基本招募人数在30~40人左右。当然看参赛规模,赛事要求和他们公司的营销战略。

基本逻辑就是全程穿着他们提供的衣服帽子,鞋子,跑鞋,完成比赛,然后赛前需要做一些互动,然后接着要按照上面所讲到的成绩,跑进某一个固定的成绩区间,那么你就能够获取他们所提供的服装甚至还有额外的奖金。

当然防止放鸽子,所以有一些合作商,会要求你上传身份信息提供押金,然后按照他要求的成绩跑完全程。接着押金退还给你,衣服全部归你,甚至跑得好还有奖金,这种就是一种双面营销。

你想白嫖他的鞋子帽子,相关补给装备,那么你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成绩,他则宣传他的跑鞋衣服帽子达到营销的目的。

当然这边指的是大概全马300-240左右的选手,如果能够跑进230-220的话,那就不是那一些厂商找你了,特步安踏耐克361°等大品牌也会找你。

如果大兄弟你还是想跑,又没有办法中签,还有两三个方法,那就是第一是报名兔子,第二是报名急救跑者,第三是以某种特殊身份上场,比如说警察同志。

基本上这三种方法都属于少数人的方法,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办法采取。首先哪怕是报名兔子随便一场比赛,官网提前一个月进行组织活动,你想报上名,都有几百上千人和你竞争这30个配送员。

当兔子配送员也并不是不可能,首先是你以前担任过配速员他的入选率就会更高,有稳定的完赛成绩甚至能够在官方得个配速区间前前更快的成绩完成,而且要稳定。也就是综合判断这七八个方面来判断,还有一个核心点就是要稍微帅一点,好看一点,特别是女配速员。当然这一条并不是决定性的指标,因为我发现某个比赛。官方计划招30个配速员,最后招了40个。并且里面有一大半的年龄,要求和速度,都不匹配,具体猫腻我就不多说了,自己去查吧。

所以普通跑者,就不要想着通过配速员,急救跑者和警察同志这三个模式中签了。因为从侧面来讲,首先是你中签了,然后他在里面去发布一些招募人员的公众号文案,然后再去挑人。

当然还有就是公益名额或者换一个说法,慈善名额,当然这一种名额也比较少,也很抢手,价格也贵,普通人也扛不住。

有一些中签也比较玄幻,你没有参加过比赛的,也没有其他完赛记录,成绩也很一般,但是你就中签了。所以这个就是很神学,没有说你没有参加过比赛。你就中签不了,绝对没有这种所谓极端的说法。

有一些因为疫情或其他原因推迟赛事的,他下一次再举办赛事,那么可能会有保额名额这一种选手,还有就是大多数成绩达标的选手,还有本土的永久号。

还有各种名额也会被某一种逻辑分出去,比如说组织方邀请精英选手,或者处于a区的一些热门选手,以及各大跑鞋能量胶补给的邀请选手,赞助选手。我说的再直白一点嘛,比如说福州马拉松,他们后的承办负责人之一就是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以你会发现,现在今年的比赛。名字叫2024福州左海马拉松。如果你是左海集团内部的工作人员,然后你想参加这个比赛,下一句话我就不多说了,嗯嗯嗯,,。懂就懂了。

国际田联在08年所推出的三个标准评判系统和等级就是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赛事的级别就是全马半马和其他赛事。说的再简单点,就是有一些经验老道的跑友,他们比较热衷参加这一些金标赛事,或者有田协认证的a类赛事,很多降维b类赛事的他就可能不感兴趣了。

比如说2024年天津马拉松,他现在就是田协b类认证的赛事的,而不是a类。具体原因自己找一下。

再比如说厦门马拉松,他的全称叫建发厦门马拉松,他的运营机构是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

再举个例子,2023年第1届平潭马拉松,他的运营单位也是厦门文广体育公司。还有平潭海峡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但是核心的运营指导和操办单位其实还属于厦门文广。因为别人是老牌子,有的是赛事运营推广经验。

再比如说哈尔滨马拉松,它的运营公司是哈尔滨城投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而南昌马拉松他前一届的运营主体是智美体育,这个名字大伙应该都听说过了吧,现在应该换另外的体育公司运营了。而厦门文广体育公司运营了宁夏银川马拉松以及长春马拉松。

时间有限,我就不多啰嗦了,大概你知道就是举办一场马拉松,政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一些专业的体育文化发展传媒公司,他们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招募员工,设置广告牌,公众号推文,摄影摄像,赛事整体流程以及传播发行,都是大工程。

只是一个公众号报名入口,账号崩不崩,他就决定了这一个服务器的承载能力或者赛事方核心的运营能力。

所以回复一下问题,马拉松中签是随机的吗?答案,不是,但有一小部分比赛是。

特邀选手是不需要抽签的。

当然有一些城市可能比较有格调,比如说上海马拉松,本土选手就比外地选手多一点了,甚至北京马拉松也是这样的逻辑。

2023年全中国总共的马拉松赛事是699场,当然这边也包括了其他规格的赛事。这里主要讲马拉松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赛事。全马完赛人数是106万,半马完赛人数237万。

全马男女比例是4:1,半马男女比例是3:1。所以全马比赛的话,三个大老爷们才能围住一个小香风。

所以你有半程马拉松的完赛记录,那么全程马拉松中签率会稍微高一点。

当然有一些马拉松比赛会照顾本土选手,你是本地报名的话,中签率反而会比外地的高。

还有一些马拉松比赛会照顾外地选手,本来就要发展旅游餐饮经济,肯定是外地佬过来比赛能够多耗点gdp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