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我们是一线教师,我们都热爱数学。本公众号旨在传播数学文化,科普数学知识。你可以走近数学名师,追寻牛娃成长之路,还有烧脑趣题,数学教学经典案例分享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为什么有些书宁可不读也不可随便读?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研究生和导师恋爱了,又分手了...发帖问课题 ...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刘彭芝:我心目中的完美教育 | 名家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 公众号  · 数学  · 2019-06-24 18:00

正文

文章 来源: 京城教育圈


刘彭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名誉校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中国人重血统,血浓于水,遗传基因和家风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学统,天地君亲师,校训校风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一个人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血统和学统是相通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的是这种相通;人们把自己毕业的学校叫母校,说的也是这种相通;同学如兄弟姐妹,说的还是这种相通。我们可以通过父母去了解他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学校去了解它的学生。这样的了解总是靠谱的。 当父母,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办学校,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那么,我们办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


第一,我们要培养体格和品格同步成长的学生。 我们的女学生,不能是病美人,我们的男学生,不能是弱夫子。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应该是内外健康阳光的学生,都应该是身心向好向上的学生。


第二,我们要培养守规矩能创新的学生。 社会文明的进步主要有两大标志,一是越来越注重法治,二是越来越注重创新。守规矩能创新,才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学生,就应该是于法度中出新意的学生。


第三,我们要培养在吃苦中快乐的学生。 学习很辛苦,所以当学生必须刻苦;少年是无忧的,所以必须快乐。这两个一个不能少。如何才能鱼和熊掌兼得? 一靠树立理想,知道为什么学;二靠掌握方法,知道怎样去学;三靠激发兴趣,有滋有味地学。 有了这三个法宝,我们的学生就是吃苦并快乐的学生。


第四,我们要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 人人生而平等,这是原则,必须坚持;每个人的秉赋不同,这是事实,必须承认。因此, 我们既要有教无类,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 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有通才是成功,有专长也是成功。健全的社会总是由通才和专长共同支撑的。


第五,我们要培养小我大我融为一体的学生。 小我,是有独立人格的我,是能自己承担任务的我,是独善其身的我;大我,是有团队精神的我,是有民胞物与胸襟的我,是能兼济天下的我。 小我大我融为一体的人,才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


第六,我们要培养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学生。 世界是个地球村,人类是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是中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有中国情怀,坚守国家利益至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同时,又有世界视野,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格局和境界。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连相通的。我们培养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学生,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才能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才能让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七, 关于灵魂境界:人活在世上,有三种生活: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灵魂的生活。 今天,我们培养人,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停留于物质的境界,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欣赏文艺的法门,停留在精神的境界。 我们培养人,一定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让他们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 说到底,教育事业就是灵魂事业,教师是灵魂工程师。


第八,关于儿童:有学者这样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世界焕然一新;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世界的另半边天撑起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世界更加充满阳光和美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这第三个阶段,发现儿童的阶段。我们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还是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 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拨云见日,发现儿童,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教师的还给教师,把家长的还给家长,最后,让学生显山露水,真正成为主角。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


第九, 关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而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 孔子讲的“有教无类”是教育公平,孔子讲的“因材施教”也是教育公平。 给能吃一个馒头的孩子三个馒头吃,和给能吃三个馒头的孩子一个馒头吃,都是不公平的。教育也一样,给天赋秉异的孩子提供一样的教育,是形式上的公平、实质上的不公平。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