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了下微博,在热搜上看到一个神奇的话题。
“5000块工资46个工作群”,直接炸出了一群人。
关键吧,今天还是个调休的星期天...
热度居高不下,疯狂霸榜。早上甚至一度登顶。
可见打工人现在的生活有多艰辛...
给一丁点工资,就要求你要“随地大小班”。
深夜10点了下班了在最后一趟地铁上回工作消息,到家了又特么开始线上办公,一干又干到一两点钟,然后对着月亮说个晚安,洗个澡睡觉。
一天天的,周而复始。
第二天上个班,又被莫名其妙拉了几个项目对接群,一看人名,还是那些同样的头像,同样的人,然后就是全员@,各种工作安排,老板没事还发个飚,你只能默默打个1,或者回复一句:“好的,收到”。
写着无数
没用的
日周月报,画着无数给老板看的没用的PPT文档,开着无数
又臭又长的没有结果的会,整理着无数也不知道用在哪到底有没有人用的破报告。
还要再安慰着自己:
别慌,我们都有光明且美好的未来
。
真是流不完的帕鲁泪。
而今天,又是“平常”且“美好”的星期天。
嗯。美好的星期天。
只能一声叹息。
给大家分享一段广为流传的日记,来自托尔斯泰:
1858年9月19日:
很愉快。决定了,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
1858年9月20日:
在这个五一劳动节假期开始之际。
坦率的讲,作为一个AI博主,很多东西我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AI这个东西,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用途,就是提升效率。
而且可以偷偷的提升效率。俗称:摸鱼。
人生在世,开心快乐,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做自己快乐擅长的事情,才是最棒的。
回到这个热搜,
“5000块工资46个工作群”。
再各种各样的群里,其实很多工作时间,特别是那些无意义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沟通、交流、回复。
回复客户,回复老板,回复同事。把已经说过的话,说过的问题,再重复的说一遍又一遍。
而很多通用型的回复,我觉得完全可以用AI去解决,真的不用你亲自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亲自上,你的时间更应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更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真的。
大环境现在没法改变,那就用技术来武装自己。
而这种通用型的回复,比如类似与AI客服、AI咨询的角色,做起来真的很简单,去年我也写过一篇关于dify的教程,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我觉得有更简单对小白更友好的产品去做。
叫Coze(扣子),字节的。
https://www.coze.cn/
新建一个你自己私有化的AI机器人,把你自己的知识库扔给他,完事。
以后这些比如客户的咨询信息过来,如果是知识库里已有的信息,直接把信息粘贴到这个AI机器人里,他给你回复完以后,再复制粘贴给客户。
主打一个能不打字就不打字,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关键是:有手就行,还免费。
做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直接用你的抖音账号登录就行。
在主页里,扣子会开始跟你对话,你直接说:“我想创建一个Bot”
然后直接对话式的跟他说,你的要求,比如我就随便写了个:
“
我是一个苦逼的打工人,工资就5000,还得管46个群,一个一个回答用户的问题,真的要了命了,我想做一个摸鱼小助手,我给一些背景知识,到时候我把客户的问题复制进来,你就可以用亲切和蔼的口吻给出答案,我在复制下来粘贴给客户。
”
他说取名叫亲切小助手,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好,我喜欢摸鱼,我就跟他说:“名字不太好,我想要叫摸鱼小助手”
然后,一个专属于你的AI机器人就搞定了。
点进去,可以做一些配置。
看着很复杂很唬人,但是你毕竟是自己摸鱼,可以不用管那么多,只需要管两个东西就行:模型和知识库。
首先是模型,直接改成月之暗面的moonshot(128k),这玩意就是Kimi的底模型。
然后是知识库,顾名思义,就是你自己的文档,整理的越全,就摸鱼摸的越爽。
直接一步一步的,跟着创建一个知识库,然后在这个知识库里,添加你的知识。
知识支持多种,本地的、在现的、Notion的、飞书的等等,都行。随君自取。
我用本地的举个例子,我随手扔了几十篇我的文章组成的txt进去。
后面的数据清洗和分段不用管,全自动就行,无脑点下一步。
等个几分钟,就全部向量化处理完了。
然后点击确认,就不用管了,这个页面关闭掉,回到刚刚的AI机器人配置页面。把这个知识库添加进去。
最后,点击发布,出来的页面再点一次发布,就全部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