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极圈
南极圈,深入面向全互联网的投资创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第二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大吉! ·  17 小时前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  22 小时前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  22 小时前  
红杉汇  ·  会议越混乱越好?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 ·  昨天  
格隆  ·  大跌眼镜!谁扛住了? ·  昨天  
格隆  ·  大跌眼镜!谁扛住了? ·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  2 天前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极圈

迅雷创始人程浩:寒冬之下,高效率企业才能跑出来

南极圈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0-04-15 21:00

正文

尽管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正在重创全球经济,中国的创业者们需要做好面对长期资本寒冬的准备。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资本寒冬未必是坏事。对于创业者而言, 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将大大减少;但相应的,业务必须更聚焦,更懂的以最少的成本创新,获得成长的机会。
4月11日,迅雷创始人、远望资本联合创始人程浩,在青腾汇一课中带来了主题为“疫情、精益与创新”的分享。在程浩老师看来,精益不仅仅是初创企业解决资本困境的最有利武器,对于成熟企业而言,他们同样需要用精益管理,在企业内部孵化出新的业务,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此次分享主要有四个主题:
第一,疫情和我们;
第二,疫情之下创业公司为什么更要精益;
第三,大公司创新管理同样要精益;
第四,关于创新的六个真相。

以下为直播课程文字版(内容有删减):

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之下,美国、欧洲的疫情与中国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制造业。中国是世界工厂,欧美订单取消,长三角、珠三角的制造业也将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帮助欧美国家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中国企业要做好长期资本寒冬的准备

从2018年下半年,资本寒冬已较为明显,而疫情来临之后,更是寒冬中的寒冬。寒冬中,最重要是现金流,企业能否顺利融资,渡过寒冬,至关重要。企业融资只有两个状态,money in bank( 钱到账 )和money not in bank( 钱没到账 ),没有中间状态!
而融资中,企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又有怎样的优先顺序呢?

第一,融资完成速度,速度是第一要位。记住,money in bank才叫完成融资,特别是寒冬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投资人的额外价值,投资人是否懂你的业务,未来是否帮到你;

第三,基金品牌,所带来的业界认可和品牌宣传效果;

第四,具体的条款,估值、投资金额等。

疫情之下,只有重视“精益”的创业公司才能活下来

资本寒冬并不一定是坏事,寒冬也有寒冬的好处。

一是市场竞争少。很多人担心市场环境不好,就不出来创业了。

二是业务更聚焦。

三是让企业回归常识。先在单点验证成功,再继续做规模,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然而在资本繁荣期,企业忙于规模扩张,这样的常识却极容易被忽视。

资本寒冬更多是对业务带来了挑战。企业应该如何渡过资本寒冬?创业者必须具备“精益”意识。

首先,任何一个生意,什么是第一重要的呢?有人说团队;有人说产品;有人说商业模式,以上答案都正确,但是让我选的话,我会选择“被需要”。任何一个生意“被需要”永远是第一重要。只有生意被需要了,才谈怎么找合伙人,怎么赚钱。如果不被需要,后面的因素都无从谈起。

其次,找准用户的痛点。想象中的用户痛点与真实的用户痛点千差万别,交集只有一点点,想象中的解决方案与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千差万别的。精益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很少一家公司未来做大的事就是当年创业时想做的事 我前两天参加 了梅花创投 圆桌讨论 ,有一个创业者问 创始合伙人吴世春 ,“你投了一个项目,项目发展特别好,我想了解一下,你当年想的事与现在做的事到底有什么区别?”, 他(吴世春) 笑了一下说,“除了人没变,其他全变了。

如何做到精益创业?

精益,就是要在众多变化中找到最简洁的一条路。

两个字概括精益, 那就是“试错 ”;

四个字概括精益, 就是“快速试错” ,一年的试错,可否用三个月完成;

七个字概括精益, 低成本快速试错”, 20万的试错成本比10万更加精益。

为什么寒冬下创业,精益就越重要?其实道理很简单,平时你融到1000万,花了500万去试错,还剩500万。如果今天是资本寒冬,融资只融到500万,如果再像之前一样去是错的话,企业就不能活下来了。

所以你一定要想,是否有办法让咱们别一年花500万,而是只用三个月去验证,或者一个月花50万去验证这件事情,这就是精益的价值。在钱多时,你可能不觉得这个很宝贵,在钱少时,你就会觉得这个极其重要。

寒冬下的精益,最大的价值就是给你多次尝试的机会。

资本寒冬中,创业公司需要比以往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中文翻译是“最小可行的产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比如,一个产品有十个功能,首先推出一个最符合用户痛点的功能,若这确实是用户的需求,再把另外9个功能加上。若这最确定的功能都没有用户买单,那么另外9个功能也不用做了。10个功能花半年,而现在一个功能花一个月,这就是精益。
以我自己在迅雷的创业经历举例。创办迅雷时,我们思考,一个下载工具有三大功能,一是BHO,就是从浏览器拉起迅雷;二是下载,能否更快;三是下载管理,比如几个同时在下,能够排一个优先级。传统方法是把三个功能全部做了。

精益的方法是什么呢?核心思考,回归迅雷想验证什么?是想验证BHO是否能实现呢?肯定不是的,竞争对手早就实现了;想验证下载后关机是否能实现吗?也不是;唯一验证就是下载是否比别人快,其他功能不要。如果能证明下载比别人快,其他功能可以尝试;如果不能证明下载比别人快,其他功能就不用做了。这就是精益的思维。
再以微商举例

传统方法下,卖面膜的微商花几千块钱买代理资格,再花几千块钱囤面膜,再学习一些网络营销的技巧,再开始卖面膜。而从精益的思维出发,则首先验证两件事情:
一是我的朋友圈里面是否有人对面膜感兴趣;
二是朋友之间到底能不能做生意?

所以你先尝试着将其它微商的广告词发在自己的朋友圈,看看是否有人感兴趣,是否有人咨询。如果咨询量很大,你再选择咨询量最大的那个面膜品牌试麦;如果咨询量很小,你就不用卖了。做一个代理成耗时且成本高,用精益这样一个小技巧可以使得MVP效率大幅提高。

成熟公司创新管理同样需要”精益“思维

小公司需要精益创业,大公司创新管理同样需要精益。

大公司创新比小公司难得多

因为小公司不创新就没有生存价值;大公司因为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对于创新的迫切性没有那么高。而且大公司会遇到小公司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大公司人员多,选谁做创新业务呢?是否需要空降一个高管?

大公司创新既然这么难,是否有好的方法呢?

首先,还是要精益,如果不精益就会费时间,费时间肯定就费钱,同时还费人。大家做着做着总失败,而且一做就做两年,士气慢慢被消磨完员工就离职了。

其次,前期要低调。举个例子,一个公司的创新业务启动前期太高调,在全公司大会上请创新团队上台宣讲,怎么有前景,怎么需要各部门支持。结果半年之后,这个项目失败,员工就肯定会怀疑公司老板靠不靠谱。

当然 ,大公司确实容易不精益。大公司有时一砸就是成千上百人,浪费也就更加容易。那么该如何管理呢?

首先,从团队组成上要注意三点:

· 要像 敢死队 ,人不能太多 做到风险透明化 告诉大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很正常,并且来去自愿。

· 只要精英,不要菜鸟。菜鸟可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你公司干了两个项目失败了,大部分会离职。但是 有经验的精英人才 经历的世面比较多,比较成熟,抗失败能力强。

· 保持小规模, 三五个人做不好的项目,三五十人也做不好。 如果有一件事本身就是错的,用户本身没有需求,跟你放多少人没有关系。如果人投放多了,失败的影响反而更大。

其次,管理上还要做到独立运作,具体可以分成三块:

第一,独立运作,甚至可以远离总部。

第二,对于产品转型不做任何约束。

第三,内部管理老板放手,不要天天追问进度。

创新业务要OKR,去 KPI

如果用成熟业务的KPI去管理创新业务,基本上就是南辕北辙。KPI是老板制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业务目标和指标,员工只需要刚刚完成就好。但创新业务,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制定一个明确标的,而且需要员工自己主动去想一个目标的。相比之下,OKR就是定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OKR的重点在「O」上, 你达到50%、70%都正确,如果你每次达到100%,我们会觉得OKR定得低了。

第三点,管理也要做到内部市场化。

大的公司,内部都有很多资源。但是如果不做市场化管理,不同创新团队之间的比拼很容易就变成内部派系。做到内部市场化,创新业务想在内部推广时,直接发虚拟币,所有的地方都明码标价,这就解决了脸的影响。虚拟币也会提醒创新部门,在产品未成熟之前,不要乱花虚拟币,在产品成熟之后才需要内部资源。

最后,则是团队激励方面的两个建议:

1. 做到有效激励,不 是物质激励,还包括精神激励。

2. 重奖轻罚,甚至是重奖不罚。尤其对员工的职级不要有影响。如果会影响到员工的职级或者股票,创新就变成了员工闻之色变的东西。

创新的出发点比创新的结果更重要

第一, 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记得以前有很多投硬币的老式电话亭,现在有人创新说,我在电话亭里放二维码,电话亭不就又活了吗?可是如果都能扫二维码了,不是可以直接打电话了吗?所以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第二,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是极大提升效率;极大降低成本;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就像现在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搜索引擎的生活。创新必须满足「极大」, 做到 极大 创新,叫颠覆式创新,做不到 极大 ,我们就管它叫渐进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对创业公司是最不可取的。

简单讲,如果你们在所处的行业,已经有一个NO.1了,你只做些微创新、做些渐进式创新是没有意义的,一律都是给市场NO.1打工。你想颠覆他基本没有可能。

第三,创新就像解四元方程式,变量越大越难解,变量越少越好解。比如你想做机器人,机器人有四个部件:胳臂、腿、眼睛、大脑。如果四部分你一个人做,可能两年这个产品都做不出来,而且这里面有一个部位没有做好,你就没有竞争力。

正确的方法是先控制住眼睛和大脑,看胳臂和腿是否有优化的空间,如果市场上的胳臂和腿不适合我,我再考虑自己研发。变量太多的时候,不要大包大揽,而是学会各个击破。

第四,创新需要天时,有些事情过去不成立,但现在却成立。而天时需要具备2个要素:

1. 市场。以前无市场,现在有市场;以前小市场,现在大市场;中国 GDP 人均 1 万美金,所以出了一个市场;中国老龄化所以出了一个养老的市场,这都是市场带来的「天时」。

2. 技术。市场以前是有的,但是技术做不到,现在技术终于成熟了,这叫技术「天时」

第五,划时代的创新需要两个主要「动力」:科技和人文的结合;交叉学科的融合。比如苹果的团队里面有的是伟大的建筑师;有的是著名作曲家;有的小说写得特别好。但除此之外,这些人恰巧还是最一流的电脑科学家。其实苹果创新的秘密正在于跨学科的融合,这也就是是苹果与众不同的地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创伙伴  ·  第二款免费红包封面:蛇年大吉!
17 小时前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22 小时前
希夏邦驴聊股  ·  20250206 迟到的红包
22 小时前
格隆  ·  大跌眼镜!谁扛住了?
昨天
格隆  ·  大跌眼镜!谁扛住了?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2 天前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2 天前
晚安少年  ·  VOL.602 你羡慕别人月薪几万
7 年前
插座APP  ·  撰写爆款文章结尾的6个技巧
7 年前
狮说新语  ·  港人港事:一地两检三战摆平?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