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昨天  
掌中淄博  ·  冲上热搜!申公豹“代购药单”火了 ·  昨天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哪吒2》爆了!你知道汉中有个“玉虚宫”吗? ·  3 天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哪吒2》爆了!你知道汉中有个“玉虚宫”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真露骨!六旬老人放肆一次,炮没约成人却先死了…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1-14 12:01

正文



2023年,伊朗,德黑兰。

老太太玛欣,从餐厅里迅速结了账,一路尾随对面桌的老头。


得知老头是出租车司机,她请求对方送她回家。


车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天:我叫法拉马兹,退伍后开出租车;

我丈夫原本也是军人,我是护士;


我独居…

我也是…

话锋一转,玛欣问他:要不要,来我家坐坐?


对方笑了笑:好的,你等我去买个药。

他要去买伟哥。

而玛欣,似乎也能猜到,今晚的走向…


现代社会,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要干什么也是人家的自由。

只是,这样的行为,发生在伊朗,那可称得上是,视死如归了…

而让他们不怕死的原因,是多么简单:孤独。

《我最喜欢的蛋糕》

玛欣,今年七十多岁,但已经守寡三十年。

作为一位寡妇,玛欣经验十足:

早上起床后,一杯红茶,一根烟,起身去浇灌花园里的花草;


下午到公园闲逛,去市场买几天的菜食;


在沙发上织着没完没了的围巾和毛衣毛毯;


晚上和已经移民的孩子们视频…


在旁人看来,玛欣的生活已经很不错:有一间房子,不需要服侍老头,子女在国外定居,生活稳定。

但生活这一袭袍子,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它的针织和裁剪,到底是舒适耐穿,还是漏风扎肉:

经常失眠到早上,幸运的话能浅睡一会儿,醒来头痛欲裂;


原本一个月一次的姐妹聚会,因为这些年大家都住得远,变得只有一年一次;


独自在公园和大街徘徊,一呆坐就是几个小时;

和女儿视频,满心欢喜想秀一下新做的毛毯,说一下近况,但那边也是一摊子事要忙活,没能说几句就要挂断;


对着镜子化个浓妆,久久端详后睡去,出门前又默默卸掉;


听到电视机传来研发出“陪伴”功能的AI,忍不住心动;


空荡荡的房子,电视的声音是治疗失眠的法宝,但醒来是无尽的空虚…

玛欣知道,相比起很多人,她有瓦遮头,有饭吃,已经很幸运…

对年轻人来说,独居是福音,但对老年人来说,独居的恐惧、寂寞和空虚,漫长得令人生厌。


这天,玛欣在家照旧去平时的饭店,打算吃完饭后,再像平日里一样,坐一个下午。

但这天,她遇到了法拉马兹,一个同样独居的孤寡老头。

法拉马兹说:我回到家,就是对着四面墙。


也许实在太寂寞,遇到同类的玛欣,上了法拉马兹的出租车,还邀请他去她家玩耍。

神奇的是,两人一见如故,安静的房子,久违地出现了欢笑声…

正当他们准备“深入了解”时,法拉马兹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


今年2月,伊朗电影 《我最喜欢的蛋糕》 在柏林电影节上放映,豆瓣评分7.6,获得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还有金熊奖提名。

导演是一对夫妻,玛利亚姆·莫哈达和贝塔什·萨奈哈,此前,两人已经轮流担任编导工作,合作过多部电影:《闭幕》《白奶牛之歌》等。


关于伊朗电影,乌鸦写过不少:《小鞋子》《无邪》《无熊之境》《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天堂的颜色》《出租车》…

伊朗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或多或少,在电影里被提及:法律量刑、妇女权益、教育理念、阶层矛盾、宗教冲突、政治环境…

但严苛的审查制度,不仅让伊朗本土电影严重停滞,还让不少电影从业者裹足不前,甚至身陷囹圄…

但伊朗的创作者,即使冒着锒铛入狱、甚至性命不保的危险,都坚持要“戴着镣铐,跳悲壮的舞”:

在作品里隐喻或明喻伊朗的社会环境,为妇女、为年轻人、为各级弱势阶层,发出沉重的怒吼…

电影《无邪》

电影《无熊之境》

电影《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

虽然和其他影片相比,《我最喜欢的蛋糕》里,对于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的呈现,已经相当轻柔,但观众还是能从类似的镜头里,看到表达:

在公园里散步的女人,突然被道德警察逮捕,原因是:头巾没有完全把头发包裹住;


情侣出来约会,会被逮捕进监狱。

因为在伊朗,法律对情侣约会和婚前性行为有严格的限制,情侣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可能会被盘问、逮捕;


民众之间相互“监督”:带朋友回家,多事的邻居会跑过来警告:我老公是道德警察,专门盯着那些“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抓;


玛欣前往酒店时回忆:我们当年可是能穿低胸礼服裙,踩着高跟鞋去酒店听演唱会的呢,哪里像现在,只让我们穿长袍戴头巾…

更讽刺的是,酒店以前的原名叫“海德”,后来改名成“自由”。

但除了名字,在酒店里外发生的一切,都和这个词的关系越来越远…


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个体的行为,如果不严格遵照宗教法典的清规戒律,都将会失去安全和自由的保证;

更别提,不少人对于“老年人就应该无欲无求”的不合理要求和刻板印象…

所以,当片中玛欣邀请男人来自己家时,要承担的,是道德和法律的双重风险。

如此大胆和前卫的行为,是对日复一日乏味得虚无的生活,周遭越发限制的世界,一次小小的反抗。

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夜色保护的房子里,犹如身处一个临时乌托邦,尽情诉说和触碰彼此的生活和过往。

法拉马兹得意地说:自从酒禁之后,我偷偷买来200公斤的葡萄,和朋友一起捣碎放在陶罐里,埋在花园里,骗过了警察。


我觉得活着没意思,为了口吃的奔波,每天过得都一样…但此刻,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今天,遇到了你…


玛欣说:我男人死了三十年,孩子也早就离家,有时我搞不清自己,是坚守在这里的人,还是被遗弃的人…


法拉马兹帮玛欣修好花园电灯,玛欣做了一桌的美食,打开了满瓶的葡萄酒,烤了平时吃不完不敢烤的蛋糕;


两人在花园里饮酒谈心,在盆栽前自拍留念,在沙发上分享情事…


法拉马兹提出一起洗澡,玛欣害羞,提出穿着衣服洗…两人穿着衣服淋浴;

甚至不顾被人发现的危险,灯火通明、开着音乐,放肆地笑,放肆地舞;


夜晚的家是一个时光机,初相识的两人,在时间的坐标上随意游走…

一时是无所不谈的年轻恋人,一时是亲密恩爱的中年夫妻,一时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在餐桌上大快朵颐,在花园里窃窃私语,在浴室里握手湿身…

和外面世界的压抑和控制相比,两人从初遇到约会,都是那么疯狂和离经叛道:邀约陌生男人来家、互问情史和炮友数量…

偏偏是这个,被误以为早已心如止水、没有情感和生理需求的老年人,在被孤独包裹的当下,能够一腔孤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