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PT研究院
站在PPT演示前沿,提供最新的PPT理念、技巧、素材,快乐PPT,快乐交流,尽在PPT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我学个P  ·  橙色的PPT怎么做得高级? ·  13 小时前  
旁门左道PPT  ·  PPT数据可视化,到底有多少种方式? ·  昨天  
曹将  ·  春节学习笔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PT研究院

许知远X李诞:开心的尬聊

PPT研究院  · 公众号  · PPT  · 2018-03-03 09:58

正文

公众号:天奇同学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 2010年5月,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之后,许知远撰文《庸众的胜利》炮轰韩寒:


“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蓬松的卷发,充满年代感的衣着,把时代、精神、文化挂在嘴边,一个纯粹的的知识分子,以笔为刃,将时代的浮躁与喧闹割开给人们看。

李诞,有多重身份:作家、一米八三大诗人、编剧、脱口秀演员。别名蛋蛋,爱好染发、光头、闭着眼说话,凭借《吐槽大会》声名鹊起,用一支麦克风,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我就悄悄说一句,虽然许知远老师肯定瞧不上我,但我特希望跟他对谈。”

“我惊讶于他的多重身份,也对他代表的某种年轻人的语言系统感到好奇。”


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因为《十三邀》这档节目,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说实话,《十三邀》这档节目,很无聊,两个人就这么干坐着,许知远总像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向对方发问,让对方经常接不上话,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尬聊。但就是在这种缓慢的节奏中,在许知远和李诞一个个细碎的讨论之间,我们恍惚发现:

一个对时代充满质疑,充满失望的人,骨子里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在舞台上嬉皮笑脸的人,却总说着一句:人间不值得,仿佛天生带着绝望。


在长达几个小时的对话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二人关于创作这件事的看法。


李: 我读过您的文章,我不知道这个话对你是不是冒犯。

许: 你说。

李: 我觉得你在自我里,陷得太深,或者说纠缠得太深,就对读者极其不友好。

许: 对我来说,任何好的创作者,都是陷在自我里极深的,如果一个创作者不是在表达自我,他在表达什么呢?如果你不是表达你,你在表达什么呢?你能表达别的什么呢?

李诞: 对对对,那行,我就是想活在浅薄里,我不希望,说我还有什么更深刻的东西,我对那个东西现在都排斥,我就希望活的流于表面,人是为别人而活的,我希望给人带来快乐,我不想给人添堵。


这段对话,让我想到了一位前辈对我说的话: 写作,不是要表达自我,而是要自我表达。


许知远不停地在表达自我,表达自己对于时代、对于娱乐的质疑,同时对于某些文化传统抱有绝对的乐观和自信,而李诞,则是通过自己,表达着这个时代的丰富多彩,给大家带来欢笑。


许知远,是为自己而活,李诞,是为观众而活, 谁会更让人喜爱,一目了然。



《十三邀》这样的节目,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讨论,因为节目中探讨的,是时代,是精神,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内心息息相关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虽然人们的思想深度和思考方式不同,但谁都可以插上几句。


在网上,大部分都是骂许知远,夸嘉宾的,今天说许知远怎么怎么迂腐,明天说许知远怎么怎么尴尬,而对于嘉宾,基本都是夸,今天夸马东的可爱,明天夸李诞的随性。


但大家好像都忽略了,许知远是这个节目的总制作人,这个迂腐,带着偏见的知识分子会不会是许知远刻意营造出的人设呢?那些在网上受人诟病的问题,会不会是许知远故意问的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