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首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东鹏公司新厂房建设工程建设现场。
初夏时节,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工业园区内,重庆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现场正紧锣密鼓地施工,挖掘机、运输车等工程设备穿梭其中,一派繁忙景象。
重庆东鹏公司利用的,是已有厂房周边的6亩零星低效地。据了解,通过共享现有厂区的配套用房,6亩零星地相当于20亩优质工业用地,而整个项目的亩均税收也将显著提升。
释放零星用地价值,企业实现降本提效,是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充分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契机,在九龙坡区探索盘活存量土地取得的实效。
东鹏新厂房建设工程是九龙坡区实施的首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
2022年,重庆东鹏亩均产值为490万元,亩均增加值为124万元,亩均税收58万元,制造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为A类。因为发展势头好,公司现有厂房难以满足当前生产需求,急需增资扩产。而该公司南侧有一块面积约6亩的长条形零星地,此前一直处于“沉睡”状态。
为支持优质项目扩能扩产,同时盘活低效用地,九龙坡区政府以规划为引领,将这块零星低效地整合给东鹏公司,结合现有产业用地一并开发建设。东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原本要去外地新建厂房,现在利用零星地扩建了厂房,配置了1条自动化生产线,加上共享已有库房,为企业节约了两三千万元的成本。据其介绍,正在建设的新型厂房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60余个。
同时,重庆东鹏的亩均税收预计将大幅升至81万元。通过对零星地的充分利用,九龙坡区真正实现了以亩均效益论“英雄”,让“寸土生寸金”。
多方共赢
在新建厂房的同时,东鹏公司利用原有用地和闲置零星地整合后形成的另一地块扩建货仓,该仓库可容纳30万箱货物。至此,整个项目再开发后容积率将由0.98提升至1.21,建筑面积由8.52万平方米增加至10.99万平方米,预计实现亩均产值692万元、亩均增加值202万元。
据西彭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线的扩建、仓储容量的增加,加上已有生产、办公和生活设施等,大大减少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卡点堵点,企业将进一步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一体化,从而释放发展动能,带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拿地成本,激发了企业投资活力,也让园区税收收益提升,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多方共赢。”九龙坡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九龙坡区成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以来,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立足区域特色,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产业用地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政策创新为支撑,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了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
正是这些举措,盘活了一块块低效用地,为一个个园区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政策引导
如何在实践中更加科学地做到“亩均论英雄”,是九龙坡局在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时面对的核心问题。
综合评价是前提条件。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重庆市九龙坡区关于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方案》,九龙坡局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坚持结果导向,相关资源要素优先支持亩均效益好的企业,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做好规划优化和资源要素保障。
在综合评价基础上,九龙坡局坚持规划引领,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同时,该局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前介入项目方案,在项目尚未正式申报前对方案设计提出指导意见,高效办理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九龙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土地要素为切入口,充分结合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项目、高效益领域集中,进一步优化完善改革措施。在守住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底线的前提下,按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有关要求,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实施,在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基础保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营造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