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陈凯歌几年前导演的电影《搜索》。
电影讲述了女主叶蓝秋获知自己身患癌症,巨大的打击让她心灰意冷,回公司的公交车上她拒绝给一个大爷让座,引起围观群众的指责,而这一过程又被人用手机拍下,随后上了新闻。
大家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一周疯狂的网络媒体暴力后,叶兰秋跳楼自杀了,而之前口诛笔伐的众人也开始反思。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感到心凉和恐惧。有人说电影表现了网络暴力的可怕,但我认为这不仅是网络暴力,更是一种道德绑架。
电影开头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当叶蓝秋拒绝让座后,大爷竟说“就当我把这个座让给这个姑娘了”。
动图来源电影《搜索》
可要知道,这座位本来就不是他的,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在尊老爱幼的道德法则下,这个座位就已经成了他的了。
当这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结合之后,可以轻松化身成一支无形而又锋利的杀人凶器。而道德,则成为一个有力的伤人武器:
老人用尊老爱幼争夺公交座位;穷人用有钱就该多出力谴责不捐款的首富;熊孩子仗着自己小就可以胡作非为。
尼采曾经说过,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所谓的“道德”来评判、约束其他人呢?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从小,就学着用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但语言却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这导致我们,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从小孩,到大人,到老人,大家都喜欢批评、指责、辱骂......给人归类,非好即坏。
但人非物品,何以类分?衡量好与坏、是与非都是需要参照物的。你说“道德”是你唯一的参照物,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你喜欢日漫、美剧、外国货,你不爱国!”
“马云每天挣那么多钱,捐款就捐那么点?”
“这事对你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为啥不帮个忙?”
可以看出,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某一时刻的三观为标准,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判,从而给他贴上标签。
也正是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如今“道德绑架”的盛行。它让我们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却又用“道德”来评判他人。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指出: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做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道德绑架,也许是现实生活中的少数情况。但道德评判,处处可闻: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象个木头”;
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而这种道德评判,正是损害人与人之间关系最致命的因素。
有一个朋友,他是从农村到大城市来打拼的,去年过年买了一辆车开回家过年,本来一家人都挺高兴的。结果有些邻居却说有能力买车,应该把那钱留起来给你父母养老,自己快活,于心何忍?
朋友为此很是痛苦不不解,他说我每个月都会给我父母寄钱,父母老了我也会负责到底,可是我买辆车开着怎么了?难道我不能买车吗?
当你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变成客观标准,又完全忘记了当事人的主观想法的时候,这就是道德评判。而道德评判,正在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教授O.J.Harvey的研究课题是,语言与暴力的关系。他从许多国家的文学作品中随机节选了一些篇章,然后统计某些涉及道德评判词语的使用频率。
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评判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而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结果是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
道德评判带来的沟通方式,一心在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造成彼此疏远和伤害。
我们要知道,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还有很大的一块区域,在好与坏之间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不爱洗澡,不是所有的南方人个子都不高,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会开挖掘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过什么样的日子,怎么处理自己的财富,这都是应该由自己决定的。只要不违法违纪,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昧良心做事,他人实在没有必要指手画脚。不能因为别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于自己,就横加指责。
一个法律老教授曾这样讲道德与法律:
“法律是防止人变坏,道德是让人变好。法律必须人人遵守,道德则是自我约束。当你用道德来约束别人,而不是自己时,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希望下次,你无意识地想要对人进行道德评判时,请认真剖析自己的想法,多去聆听别人的需要,多使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不要让人与人的关系成为错误沟通方式的牺牲品。
最后,分享一句诗人鲁米的话:“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点击直达200人共学的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