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把科学带回家
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把科学带回家

他带了一个红色餐盘去上课,结果整个学校被紧急疏散了

把科学带回家  · 公众号  ·  · 2025-04-02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源:网络
撰文 | 苏澄宇
审校 | Skin

2021年1月9日11点15分左右,一阵突如其来的紧急广播,打破了新泽西一所高中的宁静。
“全校立即疏散——请有序撤离教学楼!”
事发现场 图源:Chris LaChall/Courier-Post
学生们面面相觑,老师神色凝重。几分钟内,整个学校的人群涌向操场。紧接着,警车、消防车、以及一辆写着“Hazardous Materials Unit”(危险品处理组)的卡车呼啸而至。
事发现场 图源:Chris LaChall/Courier-Post
一个消息在学生中悄然传开:有人带进了“放射性物质”。
事发现场 图源:Chris LaChall/Courier-Post
而引发这一系列恐慌的,竟是一个学生带的一块小瓷片,一块从家里带来的、碎了边的古董盘子。
几天前,他收到了一件圣诞礼物——一台盖革计(Geiger Counter),用于测量放射性。他是个酷爱科学的孩子,看到仪器上那跳动的数值,会忍不住想继续探索。
他和父母特意跑到古董店,找来了这块盘子——费斯塔 (Fiestaware),一种20世纪生产的彩色瓷器。它是由 Homer Laughlin China 公司生产的彩色餐具,以其艺术装饰风格和鲜艳的颜色而闻名,尤其是其标志性的橙红色。
图源:Funranium Labs
为了让瓷器的橙红色更加明亮,在釉料中使用了铀氧化物(如 UO₂ 或 U₃O₈)。
这种做法在20世纪早期至中期很常见,因为铀化合物能为陶瓷和玻璃制品提供鲜艳的颜色,如黄色、绿色和红色,而其中又以红色最突出。
之所以可以让红色更明亮,是因为铀氧化物是一种强效的着色剂,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能够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
费斯塔"放射红"收藏系列 图源:图源:yesterdaysnews
研究表明,铀氧化物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 纳米)的吸收峰集中在蓝色区域(400-500 纳米),反射出红橙光(600-700 纳米),这一特性源于其电子跃迁和配体-金属电荷转移效应。
这一光谱特性解释了为何铀氧化物被广泛用于生产鲜艳的黄色、橙色和红色陶瓷。相比其他着色剂,铀氧化物能提供更明亮、更饱和的暖色调。
工人在窑中运送瓷器 图源:yesterdaysnews
另外,在陶瓷烧制过程中(通常在 800-1400°C),铀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融入釉料的玻璃基质中而不分解。它在高温下形成均匀的分散状态,使颜色分布一致且持久。这种稳定性确保了釉料在冷却后仍能保持明亮的视觉效果,而不像一些有机染料或不稳定的金属氧化物会因高温退色。
根据过往研究,铀氧化物在釉料中的浓度和烧制条件直接影响颜色强度,浓度越高,颜色越饱和。
这系列瓷器中其他颜色如象牙白也可能含有微量铀,但红色通常放射性最强。
1938 年彩色费斯塔陶瓷广告  图源:yesterdaysnews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费斯塔瓷盘的命运。由于铀被美国政府征用用于曼哈顿计划,红色款式的生产被迫中止。虽然其他颜色继续生产,但缺少标志性红色的产品线明显削弱了其市场吸引力。
1951 年推出的费斯塔新色系 图源:yesterdaysnews
战后,随着铀资源的可获得性恢复,公司于1959年使用贫化铀(放射性较低的铀副产品)重新推出红色费斯塔瓷盘。这一举措迎合了消费者的怀旧需求,同时保持了品牌的标志性特色。
1947 年和铀相关的健康宣传海报 图源:yesterdaysnews
1969年,产品线更名为“Fiesta Ironstone”,形状略作调整,并新增颜色以适应家居装饰潮流。然而,含铀釉料的潜在健康风险逐渐引起关注,生产工艺虽有改进,但公众对放射性物质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1973年,费斯塔瓷盘因多重因素全面停产,包括对铀釉料健康风险的担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美国对含放射性消费品监管的日益严格。虽然在1986年后费斯塔瓷盘重新生产,不过此时的红色瓷器再也没有任何铀原料了,含铀的红色费斯塔永远成为历史。
图源:Fiesta Factory Direct
那问题来了,含铀的盘子会有危险吗?
研究显示,红色盘子的铀含量可达重量20%,约4.5克,辐射暴露率在3-10毫伦琴/小时(mR/h,30-100 µGy/h)。日常使用可能导致每年0.4毫希沃特(mSv)的有效剂量,低于平均背景辐射(约3 mSv/年)。
然而,更大的风险来自铀浸出到食物中,尤其是在餐具有裂纹或破损时。研究估计,日常使用红色陶瓷茶杯可能导致嘴唇每年吸收400毫伦琴(4 mSv),手指1200毫伦琴(12 mSv),并可能增加胃肠道肿瘤和癌症风险。美国环保署建议避免使用  Fiestaware 盛放食物或饮料,以降低健康风险。
回到事件本身,这名学生在网上查到,这类瓷器虽然带有微量放射性,但已被科学界广泛用于教学和公众演示,甚至能作为盖革计的测试工具。
正在用盖革计数器测试古董盘子 图源:youtube
他带到学校,原本只想给科学老师展示一下实验结果。他以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科学小演示——却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消息传出后,舆论一度紧张。尽管校方后来澄清,这次疏散是“预防性行为”,现场没有任何人受伤,检测也未发现危险暴露,但这位学生是否应当为“带放射性物质进校园”承担后果,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但几天后,一封来自科学界的联名信改变了风向。
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核工程研究生Jake Hecla发起,45位来自核能、物理、工程与国家安全领域的科学家联名上书校方及地方检察机关,为这位学生发声。
他们在信中写道:
“我们坚信,这位学生的行为出于科学探索的兴趣,绝不应受到惩罚。费斯塔瓷盘是常见的家用瓷器,它的放射性远低于危险标准,常用于教育演示。”
这封联名信 图源:burlingtoncountytimes
科学家们担忧,如果对这类行为予以惩罚,反而会打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甚至阻断他们动手实践、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世界需要更多怀有热情、愿意动手的年轻工程师和科学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而不是惩罚他们。”
这封信最终送到了校长Robert Fisicaro手中。虽然他拒绝对信件内容做出回应,但在发给家长的通知中,他确认学校当天确实没有遭遇任何真正的威胁,疏散是出于谨慎考虑。
最终,检方并未对这名学生提出任何指控。

参考资料

[1] 《Fiestaware (ca. 1930s) | Museum of Radiation and Radioactivity》

[2] 《Systematic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Exemptions for Source and Byproduct Materials (NUREG-1717)》

[3] 《Dose Rate Measurements in the Beta-Photon Radiation Field from UO₂ Pellets and Glazed Ceramics Containing Uranium》(Piesch et al., 1986)

[4]https://www.orau.org/health-physics-museum/collection/consumer/ceramics/fiestaware.html

[5] https://www.burlingtoncountytimes.com/story/news/2021/01/11/scientists-back-haddon-twp-youth-who-brought-radioactive-plate-school/6625767002/






将“把科学带回家”
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条有趣科学推文!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