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盛玉雷(人民日报编辑)
◎来源丨人民日报
在贵州丹寨县采访,偶然拍下一张照片,在刚落成的丹寨万达小镇入口,一个身穿民族服饰佝偻而行的耄耋老妪驻足,细细打量一排崭新的共享单车。行走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却能随时随地触摸到一线城市生活的脉搏,让不少外地人略感讶异。
如今的“云上丹寨”现代而美丽,令人“忘记时间的流淌,在虫鸣中睡去,在鸟啼声中醒来”,但这里曾经是一块多年未能啃下的扶贫“硬骨头”。它的华丽转身,是脱贫攻坚久久为功的结果。
丹寨的基础不算好,当地曾经流传一句话,“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脱贫,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幸运的是,丹寨成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试验田。万达集团在县里投资建设旅游小镇,为丹寨打开了一扇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展示窗。
然而,有了帮扶资金和带动项目,只是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整个县域经济怎么发展仍然是考验。丹寨曾计划建设土猪扩繁场,却发现周期过长,贫困户积极性不高;谋求布局硒锌茶叶加工厂,却产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直接招聘当地劳动力去企业打工,却遭遇尴尬,能打工的人大多早已远赴他乡。即便是把建设旅游小镇的资金直接发放到全县人口手中,人均不到4000元,显然是杯水车薪。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丹寨放弃了“企业出钱、政府发钱”的老路子,探索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新路径,形成了“劲往一处使”的基本共识和操作机制,避免让扶贫成为政府的“独角戏”或者帮扶企业的“独奏曲”。
基于当地风土人情、旅游行业强力辐射、帮扶企业市场优势等综合考量,当地决定围绕旅游业来做一篇大文章。在卡拉村,村支书筹建鸟笼协会,统筹全村的生产销售,让昔日的穷村子成了现在“家家编鸟笼、人人是艺人”的鸟笼之乡。小镇将鸟笼技艺当做特色文化的代表,把鸟笼制品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村子则既是货源,村民能取得短期收入,也是品牌,背靠小镇放眼长期效益。
丹寨的脱贫实践,最大的启示在于找到了聚焦社会力量的“凸透镜”。政府、民营企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齐心协力,建立起脱贫攻坚的统一战线,资本、政策、旅游、文化、教育等资源集腋成裘,集中了力量,却不急于大干快上,或是复制什么“成功经验”,而是开拓思路,大胆尝试,最终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和脱贫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丹寨不是脱贫攻坚的“样板间”,更像一块值得研究借鉴的“试验田”。旅游小镇的扶贫效果,还需要经受市场的竞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当地公共生活重构等后续一系列考验。但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政企合作经验、齐心协力的精气神,无疑是丹寨脱贫道路上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不久前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在丹寨发生的扶贫故事,就像一部各方合力谱写的交响曲、一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生动素描。我们相信,当更多地方觅得自己那面“凸透镜”,就能上演更多小寨故事,书写“云上丹寨”般的扶贫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