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新股开板后录得下跌新股、次新股板块曾在今年一季度掀起过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此后便快速归于沉寂。从交易数据上看,新股、次新股板块热度逐月回落趋势十分明显。
从新股上市后的连板天数上看,今年新股、次新股行情的最高点出现在2月份,2月上市的新股平均连板天数达到13.61天。此后这一数据逐月回落,从3月至6月依次为12.53天、9.71天、9.45天、8.94天。
新股连板天数的下降反映打新资金预期收益的下滑,而新股在开板之后的萎靡表现则反映出后续承接资金的疲态。
2016年以来,共有493只新股开板,其中只有54只个股目前股价高于当初的开板价格,占比仅为10.95%。而接近九成新股均在开板之后转入连绵下跌,其中有88只个股目前股价较开板价格“腰斩”。
传统周期性行业新股开板较早以申万行业划分,银行、券商、化工、纺织服装行业个股上市后的连板天数普遍较少。2016年以来上市的券商股平均连板天数为5.2天,银行股为6.3天。
新股、次新股行情回归理性综合上述数据,目前新股、次新股板块热度已明显下降,后续行情如何演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申万宏源认为,新股市场目前正逐步回归理性。一方面,当市场情绪回暖时,业绩突出的新股更容易受到青睐,而非过去的小市值公司。今年新股、次新股行情最为火爆的2月份,净利润高于7千万的新股开板市值出现明显峰值。
另一方面,在最近一轮次新股的大回调中,利润体量大的公司已更为充分地挤出估值泡沫。在今年2月,2016年净利润小于5千万的公司平均开板市值为50亿,净利润介于1亿到1.5亿的公司平均开板市值为111亿,后者是前者的2.2倍,而到7月份这个差距下降到了1.6倍。(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