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央发布了重磅新闻!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
作出的一项
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
全国意义
的新区,是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
政事堂读完新华社通过后,发现就在这不足100字的摘要
中,字字千金。
因此,政事堂决定先从这
字斟句酌
的摘要中,解析一下
雄安新区
。
阅读时,建议点击播放按钮,把音乐点开
雄安新区
第一个关键句:
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重大的战略选择”这个表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外
“一带一路
”,一个是对内的“推进城镇化”。
因此,
雄安新区
在战略上,是可以与
“一带一路”
和“推进城镇化”两者
相提并论
的。
同样作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一带一路”预计投入40万亿,“推进城镇化”预计投入25万亿,这俩不知道比当年的四万亿高到哪里去了。
因此,能与两大战略比肩的
雄安新区,中央对其投入规模,也将远高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此次通稿中,在
“重大的”
之外,还有
“历史性”
这个词。这是为啥呢?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十年前,同为河北省的另一个“新区”,
曹妃甸
自2005年4月起,一年之内,七位政治局常委先后视察曹妃甸,一时风头无二,蓝图宏伟
至极。
可现如今,
曹妃甸
依然还是一座“小县城”。
因此,
“历史性”
意味着,推动
雄安新区,是一个
长期性
的国家战略决策,
绝不允许被人为因素改变
。
将这1、2两个关键词合起来,就是中央将对
雄安新区进行
巨大的、
长期性的
投入
。
因此,搞产业新城的华夏幸福,在14年就提前在白洋淀大规模投入,这并非没有原因。
(画外音:政事堂在今年2月透露过老大的行程以及白洋淀要成为京津冀的新支点,不过似乎朋友们没有几个去投资的....很遗憾......)
雄安新区
第二个关键句:
堪比深圳、浦东的全国意义
。
新华社的通稿中,将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三足鼎立,定义为全国意义的新区。
要知道目前中国共有18个新区、5个特区,其中不乏大量的副省级单位。
为什么给予雄安这么高的评价呢?
我们看一下,
深圳、浦东和
雄安三个特区的获批时间:
深圳特区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次年
(1979)
浦东新区
批
于十三届四中全会的次年
(1990)
雄安新区
批
于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次年
(2017)
而这三次全会上,分别确立了三位领导人的核心地位!
所以通稿中才会有:这是以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
作出的一项
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因此,
雄安新区绝不会像当年曹妃甸那样,成为空架子,而会成为一个新经济下的标杆!
中央对于发展
雄安的决心,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此,政事堂预计
雄安新区的级别,不会低于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应该为副省级。
特区:
(共5个,按时间排序)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新区:
(共19个
,按时间排序
)
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兰州新区、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四川天府,湖南湘江、南京江北、福州新区、云南滇中、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雄安新区。
目前,雄安的远期规划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与深圳相等,是浦东的接近两倍,因此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对比,深圳人口两千万,浦东人口接近一千万
(含流动)
,因此,新区雄安,
疏纳北京一千万人口,也并非难事。
而且,截止2016年数据,深圳特区GDP1.93万亿,浦东新区GDP0.85万亿,而天津只有1.78万亿。
因此雄安如果能按照深圳和浦东发展速度,其经济体量,完全可能成为“京津安”的三个支点之一。
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和天津的距离,均为有100公里,三个城市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带。
交通上,京安城际预计和
京津城际类似,30分钟即可迅速进京。而且,
正在建设的北京新机场,距离
雄安新区也仅有60公里。
伴随着
雄安新区的成立,同日,深圳市委书记、市长
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预计将接替同时离任的省长张庆伟。
许勤从08年开始,就在深圳市政府担任常务副市长主持工作,拥有丰富的特区经验。
政事堂推测
许勤入冀后,将在协调和筹建新区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巧合,现任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也长期在深圳特区工作,担任过
深圳
市长、市委书记。
因此,围绕着京津安,又形成了一个改革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