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大集团BGI
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开展一系列重要动植物、人类健康、生物能源的基因组研究,致力于人类健康服务事业和科技应用领域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内蒙古  ·  锡林郭勒盟委网信办召开2025年第3次理论学 ... ·  昨天  
网信内蒙古  ·  锡林郭勒盟委网信办召开2025年第3次理论学 ...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 ·  2 天前  
政事儿  ·  莎拉·杜特尔特被提出弹劾 ·  3 天前  
政事儿  ·  美方希望接管加沙地带,中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大集团BGI

重磅推出│华大集团首期13311iDCSM临床科研培训

华大集团BGI  · 公众号  ·  · 2024-04-02 20:58

正文


项 目 介 绍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华大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尤其是在基因组学(DNA Omics,简称“D”)、细胞组学(Cell Omics,简称“C”)、时空组学(Spatial Omics,简称“S”),质谱(Mass Spectrometry,简称“M”)四个重点前沿领域,为新兴技术赋能科研加码提速。


"13311i"是华大提出的创新健康评估体系:通过一个基因组,三管检测物(血、尿、便),三个影像组(CT、B超、核磁),一个可穿戴设备,一个内窥镜,构建个人的"Life Index"。它将医学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疾病,实现精准医疗和健康管理。


面向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华大集团特别策划了 首期13311iDCSM临床科研培训 ,内容涵盖了临床科研项目设计、多组学数据分析和解读以及实验操作,旨在帮助您深入了解和把握DCSM核心工具和平台所带来的创新机会,深化医学科研、诊断与治疗的综合实力,推动医学前沿的持续创新。


培 训 信 息

【培训时间】

模块一(必修)

基于DCSM的临床科研

2024年4月9-11日   面授培训

模块二(可选)

DCSM数据分析和解读

2024年4月12-14日   面授&实操培训

模块三(可选)

DCSM实验操作

2024年4月15-19日   面授&实操培训

【培训地点】

华大集团全球总部

深圳·华大时空中心


【主办单位】

华大集团

深圳市华大教育中心


培 训 对 象

临床和医学科研工作者


培 训 特 色

1

国际领先的技术平台

华大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创造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的新纪录;

华大一站式单细胞工具——DNBelab C系列单细胞产品,具备单细胞研究中湿实验和数据分析的全流程;

华大自主研发、超高分辨率“生命全景照相机”——Stereo-seq,被全球科学家信任和选择,成为前沿组学研究的关键引擎;

2

专业一流的讲师团队

Nature、Science、Cell 文章作者亲自授课,分享DCSM前沿领域研究进展、科研设计和一线实战经验;

专业老师现场解答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自备问题&案例);

3

实用的实操实践

精心挑选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DCSM实验技术实操培训;

Cell Omics(C)与Spatial Omics(S)实验流程介绍与实操,为新兴技术赋能科研加码提速。


培 训 安 排

点击可看大图

注:具体课程信息以实际上课为准,课程最终解释权归华大教育中心所有。


专 家 介 绍

部分授课专家介绍(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 奥

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时空组学首席科学家,正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空间组学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研究。


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发表 Cell 2篇,以通讯作者发表 Cell  Research 1篇,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 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华大集团最具价值个人奖、“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主要完成人、“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主要完成人, 参与国家、省市级基金项目包括国家863测序仪开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方 晓 东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生物信息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基因组学大规模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的科研和基因组中心的运营管理工作。熟悉基因组学、细胞组学和时空组学的技术特点、数据特征和分析思路,擅长科研项目规划、技术路线设计及分析结果解读。通过对多模态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探索生物的适应性演化分子机制及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重点关注中药-菌群-宿主互作关系及组织器官免疫微环境。


研究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国家和省市级项目10项,并参与多项国内外合作项目,以共同一作或共同通讯身份在Nature, Science, NBT, NG, NC, PNAS, JCI, Microbiome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


赖 毅 维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 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1. 全方位认知衰老进程: 在多个层次全面认识衰老,包括从宏观的人群、个体、组织器官水平,到微观的细胞、亚细胞、基因组,结合多种生理如磁共振成像、细胞生物学,关联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一步定位长寿相关基因、基因组调控元件或组织特异性衰老-抗衰老细胞类型/亚型,最终构建衰老细胞图谱,建立新的量化衰老方法 ;2. 发展细胞、组织器官再生策略: 全方位识别衰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发展全新的组织再生、抗衰老疗法。


研究成果: 近年在 Cell Nature Nature Genetics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Protocols Zoological Research 等高水平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多篇,主持国自然基金及广东省基金多项

雷 莹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灵长类大脑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转录特征和分子调控网络。


研究成果: 揭示灵长类大脑功能区域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细胞组成、基因表达特征和转录调控模式;解析灵长类胚胎早期发育的典型生物学特征和细胞的命运决定机制等。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2019年10月31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 “Dissecting primate early post-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using long-term in vitro embryo culture”的研究论文。

2. 2022年11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成年猕猴大脑皮层空间分辨基因调控和疾病易感性图谱》的文章。


李 桃

深圳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主任科学家,日本国立信州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教授、外籍专家, 华大优秀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导师



研究方向 基于数据开发了血管退行性疾病发病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预测模型。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建立首个“中国人群血管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学背景及风险预测模型”。前瞻性心血管队列研究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等多组学分析相结合。


研究成果: 以一作发表在Ophthalmology,Brain,Blood等杂志,累计发表SCI文章44篇(共一或通讯14篇),申请专利7份。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老年血管形态功能变化的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国家科技创新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研究-痴呆的临床队列研究”。广东省国际及港澳台高端人才交流专项“银龄专家”基金。代表性论文、摘要及国际学术会议100余篇。

王 文 婧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华大优秀导师,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在华大研究院带领团队专注于组学技术的疾病研究和应用开发。目前开展的研究方向:1)基于基因组、转录组、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等组学技术,研究发育和遗传性疾病的机制;2)开发液体活检新技术,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开发疾病无创预测、诊断和监测工具。主导开发了游离RNA测序、溯源分析与妊娠疾病风险预测等应用技术,其中与游离RNA测序及疾病预测应用相关的专利族已形成逾千万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主持/参与国自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创委项目共10项。


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发表于Cell Stem Cell,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AJHG等杂志,累计发表SCI论文28篇(一作或通讯16篇),申请和授权专利共计19项。

王 岩 琦

深圳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 专项负责人,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 带领团队进行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智慧实验室、数据应用的交叉学科项目设计与落地。目前在华大基因负责多组学主动健康专项,以预测疾病“治欲病、治未病”为目标,统筹管理多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临床数据的智能化实验采集、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治理、大模型数据基准制定等工作,建设惠及人人的健康量化模型Life Index


研究成果 :2020年作为项目执行层负责人,实现国内首套临床测序百万通量级全流程自动化流水线的研发落地,随后主导完成以“粪便样本前处理系统”、“功能岛无人值守单元”为代表的多项分子生物学黑灯工厂重难点项目攻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